※本文摘錄「向山而行!給山女孩的野放手冊」
吃的、用的,全在這裡:登山背包
如何選擇你的背包?
大家在挑選登山背包時,不外乎是看能裝載多少東西、好不好揹、外型是否對自己的眼,但在這裡想要告訴你關於登山背包的小祕密。
背包的結構設計主要分為:背負系統、裝載系統,以及外掛系統。一個好的背負系統,就是要避免你「一肩扛起」所有必需品。它必須與裝載承重達到良好的平衡,才可以讓你在長途跋涉之間,身體仍感到舒適並避免局部疲勞。
所有專業的背包品牌,皆是以他們獨特的背負系統引以為傲,因為這是背包的設計核心,優劣全繫於此。如何達到個人化調整,則可仰賴雙肩背帶、胸帶、腰帶來進行微調 。此外,附屬的支撐裝置與通風裝置,都是分散身體受力與舒適的必要結構。
如何從五花八門的品牌中,層層過濾出合適的產品呢?其實,只要了解自己所需就好,在此提供幾項化繁為簡的挑選訣竅:
選擇喜歡的外觀設計與背負系統
百岳行程短則二至三天,長則一週甚至更長,背包做為「貼身伴侶」若是不能百看不膩,那有多麼難熬呀?也因為自己是個女生,不得不說外觀是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男女身形有先天上的差異,大部分的品牌都有分男女款。在此,列舉三個專注於背包開發的戶外品牌讓大家明瞭。
裝載容量
一旦鎖定品牌,再來就要考慮裝載容量了。但背包越大,「 越裝越多」 的風險也就愈大, 如何決定合適的裝載容量,可參考以下簡表:
若有過夜行程,就必須考量睡墊、睡袋的所需空間;隨著活動天數增加,糧食與燃料的需求量也會提高。
所幸,目前的包款都偏向輕量化的設計,背包本身的空間配置與重量已經有顯著的改善;加上商業登山團體經常推出免揹糧食與睡墊睡袋的行程,大幅減少入門者的負種壓力,可根據實際狀況適度減量。
評估需求與外掛系統
一個背包要能夠稱得上人性化,勢必得融入設計者的使用經驗。因此, 你和背包設計理念的速配指數,也相當重要。隔層夾袋的配置是否符合取用物品的習慣?是否有方便收納登山杖的縛帶? 是否內建防雨套與攻頂包?(攻頂包:如果山頭是在岔路上,或是有隔夜的行程,登山者通常會把大裝備放在營地,僅以輕裝登頂,因此有些人會另外準備一個小背包,但其實有些大包本身就有可拆解成小包的設計,大家可以多留意。)內部是否有隔層?當你必須把全部的家當都寄託到一個背包時,就必須相信它所有的設計都有其目的,端看你能否欣賞與應用這些巧思。強烈建議在採購背包時, 條列出不可或缺的功能,這樣將有助於你快速選出背包界的「Mr. Right」!
根據背負法則,若能將越多比例的重量轉移到髖部,就越能減緩負重的疲憊。因此,購買背包時,最好能請專業的店員在模擬負重的狀況下,協助你調整雙肩背帶、胸帶、腰帶,直到與自己身型最契合的狀態。接著,你可以嘗試著抬頭仰望,察看是否會碰撞到背包頂部;或是試著伸手從側袋和腰帶拿取物品,確認是否能夠靈活取用。
舉例來說,我通常會把水壺放在側袋,因此,它的包覆度與開口角度就是關鍵,目標是在無人協助的狀況下,輕鬆拿取與放回水壺。我也習慣在背包的頂袋放些糖果、小補給品與衛生紙巾等,通常只要雙手往後一彎,就可以非常便利地撈出它們。
這些模擬動作雖然是小細節,但能在行進間取物,可以大幅減少上下背包的頻率以減緩疲憊。若將背包拆解成上圖A-D四區,根據打包原則,A區頂袋與背包上層會放置行動中常用的裝備;B區則是較輕的裝備,如衣物盥洗用品等;C區則可放入比較重或硬裝備;D區則是睡墊睡袋等住宿裝備。我也會把拖鞋和雨衣放在B或D區,端看哪一區比較好拿取。雖然拖鞋和雨衣不是常用裝備,一旦下雨或到達營地時,它們一定是你三秒內想取得的物品。
在我認為,有了一個長程背包,再依據實際需求來調整內容物,這樣一包走天下並非難事。若入門者的預算有限,且避免大背包會造成「我若放棄登山就等於糟蹋它!」的心理負擔,建議可以選擇
40- 50升的背包即可。除了可以滿足2-3日的需求,還可以透過外掛物品來微量擴充;倘若真的無法經常投入登山活動,這種尺寸也很適合單純的背包旅行。正可謂進可攻,退可守的美器呀!
書籍相關資料
書名:向山而行!給山女孩的野放手冊:
行前知識、裝備解析、體能訓練及登山路線規劃
作者:李佳芬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