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6年12月27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海岸山脈孕育的潔淨水源,透過溪流一路奔流入海。途中流經靠近山脈的阿美族Dipit部落,澆灌水梯田、供給聚落民生用水,往下再穿過噶瑪蘭族新社部落,沿著水圳滋潤農田,最後進入海洋,由野生物、珊瑚礁來檢視沿途累積的物質。
最近Dipit(復興)與新社部落結合公、民單位,組成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為永續農村願景打拼,就是讓聚落守護山林和維護生計的好處,持續提供城市生態系服務功能!
從復興部落俯瞰海岸線。攝影:廖靜蕙。
自然與都市的橋樑 「我愛鄉村」多元權益關係人一起來
這項「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計畫,以里山倡議精神及生態農業技術,促進花蓮豐濱鄉新社村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和阿美族Dipit部落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農村願景」為目標。
今年10月,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邀請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及阿美族Dipit部落居民與協會組織、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及水保局花蓮分局等政府部門代表共同協商,為此項計劃的濫觴,由農委會科技處「促進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國際合作」支持。
那麼,誰是「權益關係人」?這個概念來自英文stakeholder,字義上是指「握有籌碼的人」,在博弈時,負責保管、並將彩金分配給贏方。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表示,這個概念用在生態環境保育,籌碼代表的是重要性和影響力,受到影響越大的人,代表其重要性越大。
權益關係人又分為主要權益關係人以及次要權益關係人。這項計畫關係居民的生活生計以及生態環境,最重要的權益關係人非當地居民莫屬。
另一方面,從影響力的角度來看,握有資源、能分配資源、執行法令的人,越具有影響力,次要權益關係者尤以政府部門最具影響力,其他包括在地組織、民間團體、企業,都是具有不等程度的影響力,都是次要權益關係人。而次要權益關係人的重要性,會隨著當地居民自主能力而改變。
李光中表示,里山倡議談多元權益關係人,是因為原本介於自然環境與都市之間的鄉村地帶,是生物多樣性重要的保護者,並連結自然環境提供生態系統服務輸送到都市,站在國土計畫立場,鄉村的繁榮或沒落,具有關鍵性地位;然而現實上,鄉村這個大環境概念,卻呈現整體衰退的狀況。
永續及活絡鄉村有助於農村居民生計和在地生物多樣性保育,並確保都市居民獲得生態系服務,在新社村與都市交流的過程,不但藉由生態旅遊的形式,讓都市進到鄉村與自然環境,也代表著透過部落生產的農作物輸送到城市。
只是這項任務,不能只靠當地居民,還須把相關具有影響力的公部門、在地團體、民間團體以及企業加進來。而里山倡議著重於農業生產地景的保全,因此先以與這項目標相關的單位加進來。
生態旅遊將都市人帶入部落山林。攝影:廖靜蕙。
啟動跨域整合 資源一點都不浪費
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的成員將分工合作,推動生態農業、水田復耕、地景多樣性營造、森林守護及林產物永續利用、農村再生、生態工程、原住民文化復振、環境教育、生態和綠色旅遊等工作,並開啟長期性海陸域農林漁業之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和監測、評估和增進地景/海景之回復力。
新社過去即有社區營造的經驗,此次搭建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最主要的是整合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達成活絡部落的目標。光是要讓政府部門之間齊心協力完成一件事,就是一項重要的突破。
一開始由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和東華大學召集,經過第一次工作會議,由當時的副場長(現為場長)范美玲提出,由三個核心公部門輪流召開,並達成共識。這在公部門間算是重大突破。李光中引述花蓮林區管理處處長吳坤銘的話說,這個作法非常創新,過程勢必會有磨合期,各種挑戰都須克服。
12月20日第一次平台會議,於新社國小活動中心舉辦,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負責召集。會中,政府部門相關單位介紹計畫成員,以及可以提供的政策工具與資源;幾個民間團體也將提供珊瑚礁體檢、部落地圖製作的技術以及志工人力;這項計畫也吸引在地業者入場,例如洄瀾風生態調查公司,以及後繼陸續邀請的行銷通路。
兩部落對這項計畫賦予期許。復興部落社區發展協會幹事張慧芬表示,部落已與林務局、水保局合作,透過林務局計畫進行田調,了解部落生活文化的豐富度,水保局則提供青年返鄉的計畫;未來水保局協助灌溉圳路修復後,農改場農業技術就會入場協助。
新社部落居民自主發起的珊瑚礁監測,用來調整農法,是部落自主重要的里程碑。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宮莉筠說,公部門雖帶來政策和資源,但居民需要時間了解,並連結族人一起做,才能知道怎麼把需求寫在這些計畫申請資源;希望多給部落居民時間,思考如何將所需反映在計畫方案上。
「部落自立最重要。」宮莉筠說,資源進來不是變成依賴,而是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學習、連結資源,培養在地觀點和處理方式,得以照顧好部落。他希望新社部落成為「人適合生長的地方」。
附表:2017年相關單位預計實施之相關計畫和活動2016.12.19版(花蓮農改場整理提供)
類別 | 權益關係人 | 相關單位之預計編列或實施之相關計畫和活動 |
在地組織 | 新社社區發展協會 |
|
噶瑪蘭族新社部落 |
| |
阿美族Dipit部落 |
| |
學術單位 |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
|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
|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 |
公部門 |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
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
| |
農委會水保局花蓮分局 |
| |
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 |
企業 | 洄瀾風生態公司 |
|
民間團體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2.執行珊瑚礁體檢(包含行前教育課程、水下作業、成果分析) 3.資訊公開(包含行動報導、將體檢成果公布於網路上供大眾檢視及參考)
2.建立部落地圖(建立實體模型或電子版或皆有)。 3.彙整及認識部落重要文史、文獻資料。 4.學習相關工具與技術 5.資訊公開,建立聯絡窗口。 |
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 |
| |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 |
|
其他權益關係人尚有:花蓮縣政府、豐濱鄉公所、新社國小、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將視情況投入。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