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恙蟲病

  • 賴育民
  • 73,016次點閱

古人視山林沼澤為畏途,因為在行旅中常受到不明病原的侵犯而罹病,甚至客死異鄉。我們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檢視,究竟這些在山野行旅中所染患的疾病是什麼?它們是否還存在於醫療發達的現代,對山野活動者的健康仍造成威脅?本文將為你介紹本土山林的疫疾─恙蟲病。

 

叢林斑疹傷寒─恙蟲病


恙蟲的構造

恙蟲病的正式名稱是「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它是一種由立克次體病原引起的疾病。立克次體病原寄生在恙蟲的體內,經由叮咬而傳染給人類。恙蟲是一種螨(mite),又稱為恙螨。恙螨在若蟲時期必須寄生在山野小型哺乳類的體表吸血維生,登山者如果從附近經過,便有可能受到叮咬而傳染致病。

恙蟲病的流行範圍主要在亞澳地區,台灣過去大多數病例分布在台東、花蓮山區和蘭嶼等離島,近幾年在東北部宜蘭山區及西半部山區陸續有個案發生。

 

恙蟲病的臨床表徵

恙蟲的體型非常小,難以用肉眼辨識,咬人時也沒有任何感覺。其潛伏期約10天(一到三個星期),許多山友可能在下山後才會發病。主要臨床症狀有:

  • 持續高燒39℃以上。
  • 叮咬處近心端局部淋巴結發炎腫大。
  • 焦痂(eschar):類似我們被蚊蟲叮咬後又抓破的傷口結痂,大約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
  • 出疹:發燒第4-5天起,可能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疹,繼而擴展至四肢及臉部。

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合併昏迷、肺炎、心肌炎、休克等現象。未治療之個案死亡率可能高達30%,但經投予適當的抗生素之後,死亡率可降至百分之一以下。曾經感染過的人不會再次感染,即使再次感染,症狀也會較為輕微。


恙蟲病的診斷治療

恙蟲病的診斷並不困難,難在醫師要想到這個病,所以就醫時應將登山史告訴醫師。臨床症狀和抽血檢驗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均可協助診斷。治療方面,四環素(tetracycline)、偉霸黴素(doxycycline)或chloramphenicol均有效,用藥必須持續到退燒至少兩天。


如何躲開恙蟲叮咬?

恙蟲性喜濕熱、植被茂密的環境,高危險區是東南部及離島的中級山,以及較少人跡的小山,時序則以每年的五到十二月為高峰期。山友們除了不要在叢草濃密處停留過久之外,還得穿上膠鞋、登山鞋、長衣褲。如果要通過已知感染率很高的山區,可考慮口服Doxycycline預防,劑量是200mg每週服用一次,但下山後仍要持續服三到四週。

*本文刊登於台灣山岳第68期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