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虎頭蜂

  • 賴育民
  • 100,619次點閱

山野活動中,該如何避免遭遇這些惱人的虎頭蜂呢?

 

認識虎頭蜂

虎頭蜂並不是單一的蜂種,而是泛指胡蜂科的大型蜂類,在台灣一共有七種,也有人稱之為大黃蜂。胡蜂科的成員是肉食性的,但也攝食花蜜和水果,體型碩大,毒性和攻擊性都比蜜蜂強。

台灣致死報告最多的是胡蜂科的黑腹虎頭蜂,其他各種胡蜂科成員也都要小心。一年之中最容易攻擊人的時候是秋冬之交,因為此時工蜂都已成熟,而蜂后正要產下越冬的卵(在次年會發育成新的蜂后),正是所謂「存亡之秋」,因此工蜂護巢特別兇猛。此外,在一日之中,虎頭蜂在夜間不活動,在清晨及傍晚氣溫較低時活動力較低,如果無法避免要穿越某些已知易有虎頭蜂活動的地區,應該要選擇這樣的時間通過。


虎頭蜂 (圖/123rf)

 

毒性反應

虎頭蜂螫刺的致毒反應,可分為下列三種情況:

  • 少量螫刺,局部反應
    如果螫刺數少於20,且無過敏反應者,大多只有在螫刺部位因毒蛋白引起局部的紅、腫、熱、痛、癢等反應,但不會有生命危險。在離開現場之後,應檢視被蟞傷的部位,如有螫針殘留(通常蜜蜂螫刺會殘留螫針,胡蜂則否),則用針挑掉,然後清潔傷口、冰敷、局部塗抹抗生素加類固醇軟膏,也可加上口服抗組織胺。
     
  • 少量螫刺,過敏反應
    如果我們對某種蜂類過敏(通常是曾被該種蜂螫過而激敏化),下次被同種蜂螫時(不限螫刺數,即使只有一針亦有可能),便有可能會發生過敏症狀。過敏的表現不一定相同,如果引起聲門水腫而阻塞呼吸道,或是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便有可能致命。這種反應非常快速,可能於幾分鐘之內發生。但是我們對過敏性休克的野外急救措施(腎上腺素注射、CPR等)可能會有效,如果及時送到醫院,救活的機會也比較高。。
     
  • 大量螫刺,全身性中毒反應
    當螫刺數大於20到30針時,蜂毒中的毒蛋白便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中毒反應。螫刺數越多,毒性越強,致死率也越高。這種反應是延遲性的,有時我們會見到傷者被送到醫院時生命跡象尚稱穩定,但卻後續發生凝血障礙(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症 DIC)、代謝性酸中毒、急性腎衰竭等合併症而致死。我們對中毒的機轉並不是很了解,也不像被毒蛇咬傷時那樣,有抗毒血清來加以中和。所以醫院只能針對這些併發症使用支持性療法,如能度過危險期才有機會存活。致死率很高,治療過敏性休克的治療法效果也不佳。當然,原已被激敏化的人,大量螫刺也可能合併過敏反應而在更短的時間內致死。

 

如何避免在登山活動中被蜂攻擊?受到攻擊時,如何處置?

答案可謂眾說紛紜。有人說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物或抹香水,有人建議被攻擊時脫下衣物在空中揮舞然後丟開,或跳入水中。這些方法可能有些道理,但是未能提供全面保護(穿素色衣物依舊可能被螫),並且可能因慌亂或現場限制(剛好在水池旁邊的機會不大)而無法執行。

  • 以下是筆者認為可行的預防策略
    1. 見有蜂類在附近飛舞應立即停下腳步,小心觀察,如見有蜂巢,應儘可能繞過。
    2. 不要招惹或打死在身體附近盤旋的蜂(可能是巡邏蜂),它所釋放的費洛蒙會引來蜂群攻擊。
    3. 即使是在炎熱的天氣登山,也要穿長袖衣物;可選擇輕薄透氣的材質。
    備用衣物或輕型雨衣應置於伸手即可取得的地方,如背包上袋的外側、腰包等處。隨時可抽出來保護頭頸部。
    4. 殺蟲劑(會干擾生態,僅限急用)除了可以殺死蜂,它的味道也會干擾虎頭蜂釋放用來召集同伴的費洛蒙。通常帶頭的人會先受攻擊,所以嚮導也許可以考慮帶一瓶放在側袋。
    5. 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過敏性休克,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山野活動的急救包中一定要帶腎上腺素等過敏性休克的處理用藥。
     
  • 遭遇攻擊時的現場處置方法如下
    1. 大聲喊叫提醒隊友之後,應立即朝反方向(來時路)逃離,小心不要跌倒墜落。
    2. 身上的背包,衣物等都有保護作用,除非嚴重影響行動不要脫掉。
    3. 如果有隨手可得的多餘衣物、雨衣或其他遮蔽物(比如說,塑膠袋或地上的一片芋葉),可即包在頭頸等暴露部位,儘可能減少身體暴露。請務必牢記,少螫一針,就少一點致死的危險。無論如何要盡最大努力把自己包起來。

 

請問:虎頭蜂叮人會致命嗎?
答覆:如果是少量螫刺,可能會引起局部反應或過敏反應。如果螫刺數大於20到30針時,蜂毒中的毒蛋白便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中毒反應。螫刺數越多,毒性越強,致死率也越高。

請問:如何於登山活動中防範虎頭蜂攻擊?
答覆:見有蜂類在附近活動應立即停下腳步,儘可能繞路而行;不要招惹或打死在身邊盤旋的蜂隻,因為它會釋放費洛蒙,召來同伴圍攻人類……。

 

*本文刊登於台灣山岳第87期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