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淡蘭古道暖暖支線(暖東舊道、十分古道)

旅遊日期:104.11.08  天氣:晴天

今天本計畫邀站長走十分古道 上頂子寮山,再走望古山 、550峰下荖寮坑回到原點,形成一個O型路線。今日是「立冬」,俗稱的「補冬」。朋友中午在家準備了「薑母鴨」盛情邀約,因而打亂今日的安排,但早上還是來爬爬十分古道 及荖寮坑古道,放棄望古山 及550峰的O型路線。

十分古道 入口在荖寮坑入口前的左邊,十分古道 目前正在進行改善工程,古道口堆積了許多施工材料。

十分古道 為淡蘭古道的支線,荖寮坑古道涼亭前方左側登山口為起點。古道越過五分山 鞍部,接平溪十分寮。沿途可見塊石古道遺跡、溪澗清澈。

十分古道 質樸的原始土石路,路邊青青野草,山谷溪澗流水潺潺。

溪澗山谷間大菁草盛長,幾階木板土階攀爬而上,陽光灑落古道幽靜。

經過整裡的塊石古道呈現一片黃土,有失古道的風雅。

古道沿著溪漸緩慢爬升,最後越溪而過。幽靜的山谷間只有潺潺的流水聲。

古道沿溪換邊爬升,充滿古意的塊石步道前有揹負修築材料的工具,可見古道修築正在進行中。

十分古道 沿途處處可見重新修築的痕跡,古道開始較陡峭的爬升,古道也離溪澗愈來愈高而失去水聲相隨。

古道行走約7分鐘抵達進入荖寮坑的木棧道。木棧道入口竹從搖曳,設有導覽圖及園區植物解說牌。續走十分古道 ,回程再從此進入荖寮坑。

林下的原始土路續爬往五分山 鞍部,沿途植物稍有變化,山谷間的大菁草不見,換成沿路的蕨類及山棕,偶有少許竹林出現。

古道右側林下出現厝地,邊坡石砌牆已長滿蕨類植物,厝地上已樹木成林。

古道沿途時而出現塊石步道時而走原始土石路,就不知十分古道 要修築成何種風貌!但不大可能都修成塊石步道,這樣就失去古道的原味。

古道修築的材料出現,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沿途除了整修原有的塊石路段外,有些路段就鋪設這種圓木土階。這種圓木土階在雨天既不好走又濕滑,感覺實在是不裡想,公家單位做事實在是很少用大腦。

步道旁石塊上噴有「432」的紅漆字樣,不知是距離還是階梯數。

十分古道 愈往上走這種新鋪設的圓木土階路段愈多,或許除了原有的塊石路段外,其餘的路段都會被替代成此種步道。

古道愈爬愈陡,人也愈來愈喘,林下塊石與圓木古道就這樣交替出現。

古道右邊出現用簡易石板塊砌成的「石棚土地公」。古石階、石砌土地公一石古意濃濃。

幾位工人在修築古道,此段在整裡塊石步道。

此種圓木土階與塊石古道總是很不搭。

十分古道 上出現的一段木板土階步道,兩邊盡是蕨類。古道到此即將爬上五分山 鞍部的嶺頭土地公。暖暖是昔日淡蘭古道上的重鎮,而十分古道 為淡蘭舊道之一。十分古道 位於暖東產業道路末端,可經平溪鄉的十分寮到達雙溪,而荖寮坑與十分古道 另有聯絡道,方便礦工往來於十分寮與荖寮坑之間。

暖暖支線為淡蘭古道一條支線,自暖暖東行,越過五分山 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又稱「十分古道 」或「暖東舊道」,再越過三貂嶺 可至頂雙溪、貢寮接草嶺古道 進入蘭陽平原。

十分古道 在越嶺後左往五分山 步到右下繼續往十分寮,悠悠古道淺嚐體驗先民早期爬山越嶺的辛勞。

在嶺頭土地公後面是「頂子寮山」。頂子寮山海拔標高550公尺,有顆無列名基石。山頂林木遮去視線。本欲從此走往望古山 再下荖寮坑,留待下次再走吧!

嶺頭土地公廟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座落在十分古道 越嶺鞍部,早期先民行走於十分寮與暖暖之間在越過山頂時,土地公廟正是歇腳之處。早期在古道穿梭之間前後路途遙遠,前不着村後不著店,人們在路途上設置土地公一則保佑路途上平安順利一則藉慰遙遙路途的空虛感,更是路途中的最佳歇腳處。

原路走回荖寮坑。

旅遊路線圖:十分古道 入口09:30→荖寮坑岔路口09:37→石棚土地公09:55→嶺頭土地公10:10→頂子寮山10:11→回荖寮坑岔路口10:43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