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103.01.05 天氣:晴天
國中的地理課本曾說火燒寮是台灣雨量最多的地方,為何這麼多雨的地方竟被取名為「火燒寮」呢?查到兩個不同說法,且均與火災有關。
黑熊出沒于火燒寮是如此說的:「當地的東勢村村長謝明田說,乾隆年間來此地開墾的先民用茅草搭建房舍,曾因煮飯造成火災,將全村燒為灰燼,後來人就為這裡取名為『火燒寮』。」而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則是如此的記載:「早期這裡是原住民的居住地,後來漢人來此拓墾,趕走原住民。原住民遷往更深山的那個地方,被漢人稱為「番子坑」。番子坑的地名就是因此而來的。當時,因為漢人佔據了原住民的土地,原住民怨氣難平,於是前來偷襲,放火將漢人蓋的屋寮全部燒光,所以地名才被稱為『火燒寮』。」
火燒寮位於平溪東勢村,火燒寮並非遊客眼中的旅遊勝地,而在單車客的眼裡,火燒寮產業道路是條人車稀少,適合單車旅行的好去處。本人也曾騎著單車來趟火燒寮鐵馬遊,早上走訪隔壁番子坑古道 後,時間還早就順道來探訪名氣不小的「火燒寮古道 」。
以前火燒寮產道只通到火燒寮26號「藍鵲咖啡」,再往上就只靠步行,但從26號民宅到36-2號民宅及36-2號兩側延伸上去到41與46號民宅都已變為產道,火燒寮古道 只剩下46號民宅到41號民宅的這段山腰路徑而已,火燒寮古道 應從龍合橋走往火燒寮的這段產道都算是火燒寮古道 ,可惜都已變為小型產業道路。
現在來走火燒寮古道 可以將車開到火燒寮36-2號民宅前的福德祠前空地,從36-2號民宅左右小產道左去右回或右去左回走一圈,大概只要1個小時的時間就能走完。爬到火燒寮46號民宅下方,產道旁「紫來高分63」電線桿前有一條簡易的鐵板與木板並架起的小橋,簡易橋跨過溪溝沿著山腰樹林間走去。走過小橋古道沿著山腰進入樹林緩慢的爬升,古道沿途蕨類、姑婆業及冷青草茂盛,拜火燒寮多與所賜,古道在山腰林下爬升約5分鐘,走出樹林抵達一處荒廢的梯田,這片昔日火燒寮居民所賴以生活的農田懇地已是荒草漫漫,只剩一小塊瓜類的菜地被整理栽種。
走過長滿小草與芒花的田埂,跳下田埂古道又進入樹林中,沿著山腰緩降而下,樹下古道滿是冷青草,尤其是過溪溝(火燒寮溪的水源頭)前的一小段更是蓋滿路徑無法分辨。踏過滿地的冷青草跨過屋旁溪溝有墾地的痕跡,路旁出現翠綠竹叢,前方出現民宅。火燒寮41號石頭厝大門深鎖,稻埕前栽有些許花木,前有老樹後有竹林,老屋靜靜的座落在山谷間,屋旁山坡的圍欄內傳出咯咯的雞叫聲,石頭厝還有人住,只是主人不知行蹤。
在火燒寮41號石頭厝稻埕前的石板椅休息,也將褲管沾滿的草籽拔清,古道從火燒寮41號民宅稻埕接上小產道下山而去,順著水泥小產道走下來,途中經過爬往枋山坑 山的山徑,走到登山口看看,路徑還算不錯,但今天我可不打算一人獨闖,看看就好。
水泥小產道一路下降而來,兩邊盡是廢棄的梯田懇地,路面漸漸貼近火燒寮溪的上游,產道右邊駁坎上出現牆面完整的石厝廢墟,走進石厝廢墟,發現有兩落的石厝,左邊是規模較大的石厝三合院,右邊則是大型的單間石頭厝,兩落的石厝門牆石面都還算完整,然而屋頂都已不見了。
這兩落的石厝昔日可能住了好幾戶人家,在火燒寮這麼偏僻的山區在昔日應也算是熱鬧人家了,石厝旁的豬灶及儲物間雛型還在,屋簷上的椽柱及石孔還挺在牆面上,石造水缸內已經長草,厝地內也雜草叢生,顯現的是荒涼與落寞,曾經的熱鬧與風光都消逝的無影無蹤,在右邊的石厝內還看見到阿母的大灶還佇立在牆邊,只是少了大鼎。這處石厝可以說是今天火燒寮古道 最讓我驚奇的偶遇,讓人勾起不少的回憶與嘆息。
自行開車:汐止交流道下--大同路往基隆方向--汐平公路 往平溪--106公路往十分--白鷹橋右轉紫東產業道路(北43)往東勢格 --東勢格 派出所前左側火燒寮產道--經過東勢分班--火燒寮26號
旅遊路線圖:火燒寮26號民宅11:00→火燒寮36-2號民宅11:20→古道入口11:35→火燒寮41號民宅11:45→石頭厝遺跡12:00→火燒寮36-2號民宅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