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於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終極登山裝備指南:上山前一定要認識的工具與技巧》
就在我們的新罕布夏州華盛頓山之行接近尾聲時,我注意到喬的步伐緩慢而且舉步維艱,但我當時以為那是因為天候狀況不佳,而且他對疼痛的忍耐度比較低所致。我必須承認,那是很辛苦的一天――喬跟我以及另外兩個高中時代的朋友無意間踏上了一條比原本的計畫還要長兩倍的下山路線。喬在我面前總是故作堅強,所以從平克漢山凹(Pinkham Notch)到我父母家的四小時車程中,他都沒有脫下靴子。
這下好了,他接著就挺著傷痕累累的腳和我媽一起待在浴室裡,我媽翻箱倒櫃,尋找更多的繃帶、水泡貼片跟膠帶。他腳完全就是一團糟。腳趾上面跟末端有好幾個脹滿體液、一元硬幣大小的水泡;足弓、前腳掌跟腳跟部位有好幾個五元硬幣大小的水泡;腳掌外側邊緣則有幾個手指那麼長的水泡。而在他那雙一年前就已經穿不下的防水靴裡幾個水氣聚積的部位,有幾塊皮膚都已經泡得皺爛。幸好我們隔天沒有要繼續走路。我隔天早上就載他去搭乘南塔克特渡輪,到了下午,他就已經回到他的救生員椅上了。
雙腳就跟車胎一樣:如果沒有好的輪胎,空有強力引擎跟加滿的油箱也是徒勞無功。
一定要小心照料雙腳。
我媽說:「你真的應該多注意隊裡的其他成員。」她說得沒錯,但我不打算扛起全部責任。「那是他的腳,他自己也應該要注意,」我頂回去。
雙腳是身體的根基。健康強壯的腳有三項特質:
- 有發達的肌肉和肌腱;
- 符合生物力學的骨架;
- 乾燥、溫暖、沒有水泡的皮膚。
鞋類需求
靴子跟鞋子是為了讓登山健行者保持雙腳健康強壯而設計的,儘管赤腳跑步團體近年來不斷頌揚自然調整對腳力跟健康的好處。對大部分登山健行者而言,事實可能介於兩者中間。
由於鞋子(跟食物)是登山健行者最「個人」的兩種選擇,所以我試著調整我的觀察與建議。在這章節裡,我只會分享對我而言最好用的東西。
如何選購新鞋
- 穿著你偏愛的登山襪試穿,以確保完全合腳。
- 把腳趾往鞋尖裡面擠,試著將食指塞進腳跟和鞋背之間。如果塞不進去,就表示這雙鞋太短,下坡時你的腳趾甲會受到衝擊且長水泡。
- 綁好鞋帶後,試著上下、前後、左右移動腳跟。良好的鞋跟杯以及鞋帶系統會牢牢地將你的腳跟固定好,讓它無法動得太厲害。
- 動動腳趾。趾箱應該要有足夠空間可以活動腳趾,但又不能寬到讓腳掌左右滑動,否則走山腰時會造成困擾。
- 走一小段路,確保你穿著這雙鞋子時,步幅、落腳以及起步姿勢都能夠非常自然。
我的目標
不管什麼季節,我的鞋子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合腳。如果鞋子不夠合腳,我很快就會忘記鞋子的評價有多高,或是折扣後的價格有多便宜。鞋子的長、寬、體積都必須恰當;要貼合我的足弓;不能讓像是拇囊尖腫或過度突出的足跟等足部異常惡化;而且要有些彈性空間,這樣才能舒適地配合我的腳形,而不是讓我的腳來配合它。
透氣。如果鞋子悶住汗水,我的腳就會變得潮溼甚至溼透,這會導致水泡、浸軟,甚至是浸泡足(又叫壕溝足)。
快乾。在長時間的潮溼天候下,例如在持續降雨或是多變的春雪中爬一整天的山,我的鞋子難免會溼透。就算是號稱「防水」的鞋子,最後也一定會失效:如果我踩進一個很深的水坑或是涉水過溪,水就會從鞋管滲進來,再不然就是沿著腿流進鞋子裡。除此之外,使用過一段時間後,防水鞋款就會失去防水性——全粒面皮革的密封膠會分解,而用像Gore-Tex這種防水透氣材質做的靴子的膠條會疲乏,布料也會因為污泥跟汗水而逐漸劣化。如果我穿上像是雨鞋這種防水不透氣的鞋子,我的腳就會被自己的汗水浸溼。與其徒勞地嘗試保持雙腳乾爽,我現在寧願穿低吸水性且快乾的鞋子。我會特別找部分鞋面是用疏水且多孔的尼龍網眼布料製成的鞋子。
耐用。理想狀態下,我的鞋子應該可以走上800到1200公里——足以影響我的極限跟生態足跡。為了延長鞋子的壽命,我在開始使用前,會用AquaSeal修補膠或額外的縫線加強鞋子最容易穿破的部位。
我大概每走800公里就會汰換鞋子。
腳底防護。我的鞋子必須要有耐用的鞋底或是彈性鞋墊(最好是用聚氨酯泡棉,而不是俗稱EVA的乙烯—醋酸乙烯泡棉)來保護腳底。跑步者的鞋子或許愈來愈輕薄簡約,但他們不必背著沉重的背包、每天行走長達15小時,還走在如此崎嶇的地形上。我曾穿著不具保護性的鞋子登山,結果造成前腳掌瘀傷,因此我覺得為了避免腳痛好幾個月,多個幾十公克是值得的。
敏感度與靈活性。然而,不能為了腳底防護而犧牲我雙腳的敏感度與靈活性。尤其是在越野地帶或是需要技術的地形上(像是碎石坡),能夠感受到腳下地面是很重要的。否則,我對自己的落腳點就無法那麼有信心;也無法預測我的腳(或是隨著腳移動的身體)下一步會如何移動;而且腳也無法針對地表起伏做出正確的調整。
輕量。要移動腳上的重量,需要消耗的體能是移動背上重量的五、六倍。所以穿著一公斤重(而不是兩公斤)的鞋子,就相當於減輕四、五公斤的背包重量。(如果你有興趣更了解這個主題,可以參閱S. J. Legg跟A. Mahanty合著的〈Energy Cost of Backpacking in Heavy Boots〉,發表於《Ergonomics》月刊,1986年第29卷第3期,443到438頁。)太重的鞋款會造成過早疲勞以及步伐笨拙,可能也比輕量
化鞋款容易發生意外。
視天候狀況,我的鞋子或許也得具備以下特點:
保暖。在寒冷天氣裡,保暖層可以減少對流熱喪失,並保持我的腳部溫暖。保暖層的形式可以是Thinsulate之類的短纖維保暖層,也可以用全粒面皮革取代多孔網眼布料。
不保暖。在溫暖環境,我的要求恰恰相反:鞋子必須透氣通風,可以透過蒸發與對流降溫來保持腳部涼爽。
防水透氣。防水透氣鞋面會防止外面乾燥的溼氣來源(像是冷雪)弄溼我的腳,造成傳導熱喪失。鞋子必須保持透氣性,否則我的腳會因為流汗而從鞋子裡面變溼。
硬鞋底。在堅硬的雪地上健行或攀登時,硬鞋底比較容易踢出步階、踩出較穩的邊緣。當雪比較軟時,軟底鞋就夠用了——不信可以問問在6月走過國王峽谷(High Sierra)的那數以百計太平洋屋脊步道登山者。冰爪通常適用於硬底鞋,但是Kahtoola跟CAMP都有生產軟式冰爪,用在比較不需要技術的情況下。
鞋幫保護。如果我的路線上有許多不好走的地面——像是冰磧石、碎石坡以及濃密的樹叢——那我就需要保護性更強的鞋幫。雖然比較重也較不透氣,但這些鞋幫通常也比較耐用。在好走且修繕良好的步道上,比較不需要保護性的鞋幫,但我還是會找有護趾的鞋款,以防不小心踢到石頭或樹根。
支撐力與操控性。我很幸運擁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結構;骨骼系統受到強健的肌肉、韌帶以及肌腱妥善支撐;而且腳踝不曾受過傷。但我如果不是天生幸運,可能就需要靠鞋子的鞋底鐵芯、抗足內翻裝置、矯正鞋墊,或者中、高靴筒來提供支撐、控制動作。
如果你容易扭傷腳踝,我確實建議穿高筒靴,但你必須明白這不是萬靈丹。你還得在比較弱的腳踝上穿戴支架、使用登山杖,或試著改善你的肌肉強度與生物力學結構。
書籍相關資料
- 書名:國家地理終極登山裝備指南:
上山前一定要認識的工具與技巧
- 作者:安德魯.史克卡Andrew Skurka
- 譯者:陳伯彥
-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