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淡水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淡水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半日遊 ~^^~
行程
在淡水 MRT 搭 bus 至滬尾砲台站,回程再走到淡水老街吃小吃 ^^|,(文化阿給);一共有六個景點,分別是
1. 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2. 一滴水紀念館
3. 滬尾砲台 (收費)
4. 雲門舞集
5. 媽媽嘴咖啡 ~^^~
6.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
特色 : 輕鬆好走 / 好拍 / 溜小孩老人 / 美食美景...
1. 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編織+燈光
和平公園
2. 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取名由來:為紀念原起造者水上覺治之子水上勉先生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崇尚珍惜萬物資源,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也當物盡其用;另一則是為感念移築過程中所有的苦力群志工,他們透過實質的行動傳遞了無私奉獻的思想,縱使小如一滴水,終能匯聚能量完成此一跨國移築艱難工程,故取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 水上勉先生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大家小時耳熟能詳的一休和尚 )
熱忱無私的跨國移築歷程:移築自日本福井縣大飯町一棟木造建築 Tamsui Itteki Memorial House,建於西元1915年間的日本古民家,緣起於日本阪神及台灣921二個地震所連結的台日人民情誼,並透過多位台日熱心人士的努力,從民國94年拆解、至98年12月完成重建,歷經了約五年、多次輾轉遷移,跨越了3,000公里的旅途,遠從日本來到台灣。移築除延續成為台日交流的平台外,更是跨國人民間社區營造的精神堡壘,館內同時設置了「水上勉文庫」及「陳舜臣文庫」,以促進近代台日文學交流鳴放。
細嚐百年古民家建築語彙:這棟由日本文豪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親手建造的古民家建築,六百多根樑柱沒有使用一根釘子,榫頭銜接方式超過20餘種,展現出登峰造極的木造建築文化;而屋中大黑柱,即由門外算進第三根,最長也是銜接最多橫樑的直柱,在日本文化中代表著一家之主的父親角色,柱頂的「棟札」更是古民家的身分證明,它以紅布包裹的木牌記載著興建的年份與建築的「棟樑」(即師傅)姓名,而紅布外並纏繞著一雙上樑時剪斷夾腳草鞋,它意味著落地生根不再遷移之意,實著有趣又引人遐想。
在日本文壇,陳舜臣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大師人物,並與司馬遼太郎並列日本歷史小說的雙璧。祖籍台灣、接受漢文教育,在日本成長,融合多重歷史文化,精通五國語言的他,以推理小說成名,之後《鴉片戰爭》、《小說十八史略》、《太平天國》等作品備受好評,中國人思維和日本文學薰陶的背景,使作品有別於一般中日作家,具有不同趣味、百讀不厭。
3. 雲門舞集 --> 可入內參觀
淡水油車口木棧道 --> 淡水老街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
猜猜這幢現在是什麼? ^^|
沉浸式互動體驗 --> 門口沒有明顯廣告... @@
康熙台北湖簡介... ^^|
繪於1723~1734年間的雍正台灣輿圖,可以看見台北盆地是一片汪洋,被認為是台北湖存在過的證據。(圖片來源:WeThinker)
清康熙35年(1696年),中國福建福州火藥庫失火,焚毀火藥50餘萬斤,依規定福州府知府需要補足損失,於是當時作為知府幕僚的郁永河主動請纓前往北台灣採硫,把採硫的旅途過程寫下成為《裨海記遊》,為台灣開發早期相當難得的珍貴史料。
1697年,郁永河在經歷過台灣海峽的驚濤駭浪、從台南一路「乘笨車」顛簸北上後,5月終於抵達淡水,並與一名通事張大乘船進入台北盆地。他寫到「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甘答門即為今日關渡,( 干豆門 - 皇輿全覽圖)一過狹窄的關渡,一個碧波萬頃的廣闊湖面出現在郁永河眼前,看不到邊際。
這座湖,至少淹沒今日的北投、蘆洲、五股、社子島、關渡平原等台北盆地西北部,大小約莫數十平方公里,過去多年來許多學者認為這座「康熙台北湖」是山腳斷層陷落所造成,並指證歷歷。證據包含郁永河同行的通事告訴他:「甲戊(1694年)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顯示三年前發生一場巨震,地表下陷形成湖泊,原本居住在台北盆地的原住民也相繼搬離。
竹圍河邊 --> 欣賞觀音山最佳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