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0/06/04
-
回程日期2020/06/04
-
相關路線
深入淡蘭古道前,預覽這條淡水廳與葛瑪蘭廳過去的歷史,相較於以官方送件與海盜巡視為目的北路,我更喜歡中路這段百姓開墾與互通有無(更多的是械鬥)的軌跡,同時正好進入典型的夏季午後雷雨氣候,這趟為了讓山林界新生兒的兩位家眷能順利完成路段,特別挑選降雨機率低於30%的好日子,走進可戲水的灣潭古道全長4.5K,路程平緩來回9K也不成問題,讓整個路程能如校外教學般順利完成!
驅車進古道前有個大岔路,一頭往上為黑龍潭露營區,行進中突然被大哥叫住半威脅的方式告知:「你就停看看啊。」雖然態度上讓人不是滋味,也是沒做好功課,花了一百元消災停進了大哥口中的"臨停區"
1130AM背上救命水壺整裝出發,先過了思源橋頭的福德宮與張家莊才真正開始潭彎路段,沿途林蔭密布外時而風中嗅進沁甜的花香,沿途一陣陣地飄來,尋著味道發現一串串黃色山棕花的蹤跡,由於四五月盛開,我們造訪的六月近乎全落在土上,卻不減她的迷人清香!
一開始的坡度上升較快(但整條高度落差才98m,說快實在也沒多快),娘親除了喘息較急,蔭下稍作停留又是一尾活龍,更別說時不時會經過的小瀑布,聽同天的山友說前幾天雨量較多,這天的水量算是豐沛,好幸運啊!
路邊的植被蓊鬱非常豐富,光穿透大片綠葉的閃動特別耀眼,一邊被芬多精療癒,一邊看著我娘跳上跳下的,沒踏上幾步就拿起相機記錄,嚷嚷著下回要帶上阿蘭阿珠的,山林初心者引領行動算是成功一半了吧?
1227AM中間如果說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一段需要拉繩的溪川,但基本上只要不怕踩水,成人都是沒問題的,有餘裕甚至可以駐足野餐觀察生態,是非常合適的休息區域!
啟程後繼續踏著輕快的步伐,沿途的野菜深深吸引我娘,我看見她腦袋裡約莫已裝進一百種烹飪方式,但先不管這個,路標來到最後的1.7K,我實在太中意淡蘭古道的標記,是那種在侏羅紀恐龍腳邊的植物,據說是已經活在世上兩億年的雙扇蕨,應該跟蟑螂有得比。
0144PM接下來是娘親最引頸期盼的琥珀色水域,由於她不會換氣只能做做樣子游個閉氣蛙式,嚴正警告她要在我看的見岸的地方踏踏水,轉眼便一頭躺上湖面,畫面不是很雅觀過曝得相當剛好。
她大姊玩好玩滿繼續前進,最後一段是經過整理的石子路,不斷驚呼湖下的魚好多好肥美,應該又想出另外兩百道鮮魚料理了(?
最後看見福德廟,也就是4.5K的單向終點,出口前有個小攤子,除了農產外清涼的木耳飲品可以做為階段性的小獎勵!
沿途許多小小的廟宇,雖然沒有細看標註的文字,大略可以想像先民在拓墾時信仰寄託,也有一些民宅目前自種一些作物來販賣,甚至闢成露營區。
原路回程雖然是同樣的風景,卻多了一種歸途的期待,我娘更得心應手的穿梭林間,回程捕捉了溪蝦(幾分鐘後放回),再蹦蹦跳跳離開古道,我都忘了她最近胖了不少。
0428PM結束五小時嘻笑玩鬧的灣潭古道,原本以為三小時綽綽有餘的行程,也被我們耗上了半天,原來中路這段這麼好玩寫意,稍微拉筋伸展後驅車追趕日落,娘親已經預訂下回山行的時間。
對於我這種對近代歷史接觸不深的人而言,實實在在踏上古道也獲得不少學習,原本身為半個宜蘭人的我,單純想帶著娘親走走這條她祖先開墾的道路,也許她會感應到自己有葛瑪蘭族血液的事實,但事與願違她只對沿途的芭蕉、野菜、楊梅果念念不忘,下回前往說要帶上吊床好好享受這樣的風景,無論如何初心者入山計畫,我先給自己打上85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