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9/09/25
-
回程日期2019/09/29
-
相關路線中房溫泉 、燕岳 、槍岳 、東謙尾根 、上高地 、天狗原 、西岳
-
相關山岳槍岳 、燕岳 、西岳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日本山人10個有9個穿mont-bell的褲子,8個穿mont-bell的衣服,7個穿硬底登山鞋,6個登山杖會套帳尾套,5個戴熊鈴,4個戴綁腿,3個戴岩盔,2個選擇紮營而且都是搭mont-bell的帳篷,1個不會主動打招呼。」
從2017年西班牙長程健行開始,到前陣子的香港登山健行,漸漸把海外的許多登山或長程縱走放進自己的清單。用前後短暫停留在市區的時間體驗當地的生活、文化、食物,進入山林後細細品嚐這個國家最根本的樣貌、以及觀察當地對於自然生態的態度,甚至和自己的國家或是自己熟悉的觀念相比較。
這次選擇日本山上縱走,在出發之前以為是和台灣很類似的:亞洲文化、火山與板塊交界、三千公尺上下、山屋與營地、國家公園、諸多縱走路線、百名山與百岳的包裝等,一切都看似相仿,直到上山前一刻。
燕岳那恍如武俠世界般迷霧與奇幻的造景、燕山莊營地迷人的散落夜景與帳篷梯田、大天莊回望稜線的雄偉遼闊,西岳的與世隔絕、東謙尾根的險峻、槍岳的挑戰與歷練、清澈的高瀨湖天狗池與上高地溪流⋯⋯一切都像極了走入一幅風景,在一幅畫裡走著。
2019/9/25從新宿出發前往中房溫泉,五天的時間沿著燕岳、大天井岳、西岳、槍岳、南岳,原定的穗高連峰因為天氣預報不太樂觀而取消,改由天狗原下橫尾至上高地。沿途每一段稜線都極富特色,看著對面排排站的雙六岳水晶岳在不同的角度間變化、甚至遠方高聳的劍岳,與另一側孤獨的富士山。這趟路線除了無處不是的展望外,也有每一顆山頭近觀遠看皆獨特的樣貌。
然而到底在日本爬山有些什麼感觸?
- 山頭偏尖,石頭路多
緯度和台灣有極大的差異,造就了日本高山明顯的雪季積雪期長、林相海拔的變化和台灣的迥異、以及裸露的岩石和矮植被山貌等。 - 山屋幾乎都在稜線上或詭異的懸崖邊
雖同處板塊交界,日本卻不畏懼在稜線或懸崖山壁側建築山屋。因日本山屋多為私人經營,相信除了爭相把美景帶給大家外,在開發上也有經過深思熟慮,並在登山氣氛相當盛行的日本,理應林野保護局也會頻繁的做評估與定期檢測等。(此為揣測) - 鐵梯、鐵鍊很有份量的重
這是日本對於登山安全非常重視的一個表現。 - 珍貴的垃圾與布條
直到第三天才開始看到地上有行進糧等垃圾包裝,布條也是好幾公里才有一條紅色的指引。 - 很愛禮讓,你還很遠他就會站邊邊等你來
日本的登山禮貌就像西方高級餐廳的用餐禮儀一樣,是必須了解且遵守的。不過看到他們遠方就停下來禮讓,說真的有時候壓力很大,因為可能當下並沒有心情加快通過。 - 撤退與備案路線非常多元
- 山莊天氣預報與app都很即時,網路相對穩定
最有印象的一幕是第三天晚上在南岳小屋時,因霧勢漸強而大家窩在山屋的大地圖前比畫著自己隔天能走的路線。參考著tenki上的風向與降雨時間與機率,各自都規劃出屬於自己的planB。 - 山莊山屋多半為私人經營,部分山屋為一個集團,因此各山屋開關宿泊的日期及收費皆不一
在出發前並沒有找到完整的資料,但在上高地有整理出該年各山屋的開始與結束營業時間、聯絡電話與收費等。 - 公里數僅供參考,沿路亦沒有里程指標
台灣的高山步道大約每0.5K會有清楚的里程木樁,但在日本幾乎是沒有,偶爾會看到白色的箭頭或圓圈,告知你仍在主要的步道上。然後,日本的4K走起來像6K⋯⋯ - 裸露的岩石上時可見白色的箭頭和圓圈及叉叉
在稍微危險或混雜的地形,都會有白色油漆在石塊上註記。 - 峰頂常見小神社或奉納處,日本山友登頂後會摸摸三角點並誠心祈禱
- 山屋廁所為坐式且有衛生紙及垃圾桶
(部分靠近上高地登山口沿路林道的山屋甚至有坐墊加熱) - 物價隨距離登山口以及運送物資的成本有些微變化。
(上高地附近山莊尤其明顯) - 坊間或沿路常見的行走時間參考多為輕裝計算,因各山屋有豐富的補給與資源
每個「2時間半」我們都走了三小時,後來才發現不是日本人腳程快,是八成的人都是輕裝。
談完自己的觀察,想給未來要去日本爬山的朋友幾點小建議
- 中部山岳國立公園若非燕岳行程建議皆以上高地為起點考量,補給及資訊甚至交通皆較為多元
- 路線基本上都比台灣的縱走和百岳簡單與安全許多,若有困難路段眾多坊間地圖或網路資訊及登山口都會註明
- 帶著一張地圖以備需要隨時切換路線彈性調整步調,或是避開天氣不好的方位
- 在山上,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緊急用金錢記得要多帶一些
- 不會日文請不要吝嗇比手畫腳或善用google圖片表達你確切的意思或疑問,除了大天井的哥哥勉強能用單字溝通以外,我們沒遇到會講或聽得懂英文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