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爬山:在森林的路上

  • 1,527 次點閱
  • 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658f68a931254e74c94ee9c4916f362.jpg

我們有一個嚮往,盼望能與孩子們躺在高山草原上,輕拂著稍微冷冽的風,望著清澈的天空與緩慢飄移的雲朵,然後想像,想像是誰出現在天邊的舞台上?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我們有一個嚮往,在巨木林立的森林裡,牽著孩子那雙稚嫩的手,去丈量那些撞到月亮的樹,一同深感敬畏,一同想像著在這一兩千年的歲月中,一棵樹要如何才能挺拔的茁壯,一棵大樹要經歷多少困難才能矗立在我們眼前屹立不搖;我們還有一個嚮往,當我們與孩子離開了森林裡的蓬勃與豐富後,依然能留意到都市裡充斥著自然的生命!電線上鳥兒啁啾、植草磚縫隙裡草苗堅毅的生長、人行道旁的樹磚瓦前隨風擺盪⋯。我們都是大自然裡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山裡、海裡,還是在建築物裡。

d07b70509a87c17fb9f24acd4f5f8997.jpg

我們想為孩子帶來這些無法言喻的感受,想在他們心裡種下一顆與土地、與自然連結的種子,而這些我們深信著只有親身經歷過,只有「完全沈浸」於自然之中,才會於一個人的內心裡生根發芽。甘德亞山谷之歌裡寫著「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兒一同生存,與種子一同過冬,與鳥兒一起歌頌春天。」想與孩子一同感受自然,於生活裡,與大自然正在發生的一切有所呼應,活出自然的樣貌!能感受季節的變化、能享受下雨或是烈日、能為夕陽駐足、能為鳥聲放慢腳步、能從一片已經掉落的葉子裡看見色彩的美麗!能用雙手去感受自然萬物,然後輕輕的撫摸著它們,為它們單純的存在感到美好。

d00800db2b71e8ba88e5bbe76c57b83d.jpg

但是這些嚮往,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太過遙遠,他需要有很多的時間準備,需要有很多的體力才不至於身體過於勞累反倒與自然疏離了。然而年紀稍長的孩子即便體力有了,卻也因為內心的僵化不再細膩,因為追求答案的正確與否,不再好奇的帶著不知道的態度面對未知。當他們進到森林裡,感受也早已經遲鈍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喚醒感官的敏銳,才能讓內心的感受再次充滿熱情的流動起來。在此之前,他們是如此抗拒著自然野地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這裡「什麼都沒有」,這裡很容易將身上的衣物弄得太過髒亂。

ce9c215dd30037a17eb15325e120b5c1.jpg

所以,我們有了一個這樣的想法:希望透過近郊的步道,一點一滴的培養起我們認為他們需要的體能、登山技術與進入自然荒野的心態。並且慢慢的開啟感官的敏銳,拼湊出我們真正嚮往的畫面,允許孩子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貼近自然。台灣,是被山林懷抱著的,攀登百岳對於孩子來說有不少的風險,但這些風險卻是可以透過累積與準備而避免的。當我們僅僅想要透過一兩次的山行就企圖登上群山之峰,潛在的風險就會默默的擴張,甚至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負擔,疏離了自然。然而,藉由過程的累積與準備,不但能夠學會照顧自己,也能從與他人的相處裡,看見他人的需要。最重要的是,我們相信如此的循序漸進,孩子會真心喜歡爬山,會為山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有所感觸,會對山巒疊起的宏偉與一望無際的草原,閃耀著雙眼;即便是枯葉堆裡的一片透紅、殘缺的葉子,也都能讚嘆著美麗!並且⋯有能力思索與準備如何達成。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