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0/05/01
-
回程日期2020/08/15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一開始爬郊山時,我是踩一雙防水皮靴上山,後來開始準備百岳行程時,就買了第一雙較為厚重的高筒登山靴;但這幾年下來,發現在低海拔、小重量的行程下,我漸漸穿不住厚重的登山高筒登山靴,加上夏天容易流腳汗,輕便透氣定位的登山鞋開始進入我的搜尋範圍,所以鞋櫃就多了一雙KEEN TARGHEE EXP WP低筒 。
這次入手的 TARGHEE EXP WP規格如下,大家可自行參考,總而言之就是一雙看起來低調順眼,但實質機能一絲不苟的鞋款,我已經等不及要進行實測環節了!
- 鞋底:多向性鞋紋全地形橡膠大底
- 中底:EVA材質中底搭配TPU鞋跟穩定片加強支撐
- 鞋面:透氣網布鞋面設計
- 鞋頭:重裝鞋等級的鞋頭包覆保護(很厚很高就對了)
- 防水:專利KEEN DRY透氣防水層
直接進入實測,這次走了淡蘭古道中路灣潭-外澳,以及羅馬縱走兩天一夜,來看看KEEN TARGHEE的實戰表現吧:
淡蘭古道中路灣潭-外澳
- 自前兩年淡蘭古道北路(官道)紅了之後,中路是近期新興的路線,除了觀光局大力推廣外,也是因為中路是民道,有更多的民間人文遺跡,中路從新北暖暖到宜蘭外澳,全程約70多km,這次單日路線僅選擇從接近終點的灣潭-外澳段。
- 地形:灣潭-外澳段已經很靠近宜蘭了,在古聚落中以柏油路依序串接雙溪灣潭、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石空古道這幾段,其中有古早遺留下的石階、原始山徑、臨溪步道,甚至有段還能看見杉木群,會經過幾座土地公廟,還有兩間僅存的住家,起伏不大。
- 距離:約14km,單日可完成
此行程決定臨時,但又不想走回頭路,所以我們挑了大眾運輸可抵達的路線【灣潭-外澳】;起點的灣潭福德廟隱藏在雙溪聚落邊緣,一早先搭火車至雙溪火車站,再轉乘火車站前免費接駁聚落巴士至步行起點。(火車站早上有早市、鄰近便利商店、雜貨店,可依需求先行補給)
這天因氣象預報不佳,上車多為聚落的婆婆媽媽,幾乎沒有山友,到灣潭福德廟後,會回頭走一段公路約2km到烏山越嶺古道的入口,這段山經多為濕滑的石階&土路,混雜落葉讓路徑還是有基本的摩擦力,雖偶有起伏與石階,但都相對平緩好走,林相則為豐富的低海拔雜林,還有許多雙扇蕨會不時出現。
圖左:從兩億年前留存至今的雙扇蕨,在台灣僅存於東北部與南部,因多分布於淡蘭古道區域,因此藝術家蕭青陽便創作將雙扇蕨作為整個淡蘭古道的辨別標誌。圖右:樸實的淡蘭中路單日行程,全身以大地色系搭配低調的KEEN TARGHEE,因為是簡單路線,用一個25L越野包搞定打包
烏山越嶺古道尾段,會進入一小段臨溪步道,入口處隱隱可見以前的水泥橋遺跡與石砌引水道,這邊步道走在溪邊河岸石頭上,雖然更潮濕一點但石頭上無青苔,TARGHEE搭配上登山杖算是綽綽有餘
圖左:KEEN TARGHEE低筒主色為低調的橄欖綠,與山林裡深淺不一的綠相應得彰。圖右:臨溪而行的古道,為淡蘭中路從雙溪灣潭至宜蘭外澳的一大特色
從灣潭福德廟開始的山路,大多就是這樣彎曲高低的小小山間柏油路,我們看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卻是山間聚落中每日行經日常
圖左:烏山越嶺出來後的一段往大溪的叉路,正在用柴燒水的大姊說往外澳是右邊喔,殊不知都市人如我們,只是想留下這片美景。圖右:從灣潭福德廟開始的山路,大多就是這樣彎曲高低的小小山間柏油路,我們看著很美,這卻是山間聚落中每日行經的日常
取右經過一片直木林後往前續行,不久即會看見烏山路62號的第二間民房,這平房前有很大的停車場,近期越來越多人在附近露營,所以主人也開放給大家停車,並收取簡單的清潔費。下坡後過一座小橋就是坪溪古道段,沿途出現更多的直木林,很難想像在這樣山間聚落的古道,居然有類似於中海拔的林相景觀
坪溪古道有兩處需要涉溪而過,第一處是有一點落差的圓木,雖然穩固但木頭濕滑,需要小心過,TARGHEE的橡膠大底抓地力不錯,讓我不用太費力就輕易通過。第二處則是需要踩堆疊石頭涉水,如果有登山杖會比較好過一點。
平緩好走,林相優美的1500公尺坪溪古道結束後,我們接入石空古道,開始進入比較起伏的路段,中間也有幾次會有泥濘或臨水路線,剛好就來測試一下KEEN.Dry® 防水透氣膜的防水效果。結論單日行程不會覺得腳部悶熱感,且鞋面也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最後一段的石空古道不少舊時部落的遺蹟與解說牌,還會碰到兩個歷史久遠的土地公廟,終點接回外澳車站。
圖:五月去的時候,連接山徑的月台面還在施工,必須往前走經接天宮後過涵洞才能從馬路回到車站
行程結束,簡單小結一下此趟TARGHEE測試重點:多為柏油、泥土、草地與石階等混和地形,算是大部分台灣郊山會有的地形,橡膠大底的齒痕夠深,鞋頭&鞋跟的垂直刻痕在下坡剎車與上坡制動表現都很不錯。面對部分臨溪涉水路線等較滑的石頭與石階,鞋齒都能咬住各種地形,讓步態可以保持正常繼續前進。因為我個人測試習慣主要還是比照正常行走方式,不會刻意踩水或把整雙鞋子浸濕,KEEN自行開發的防水透氣膜對我已綽綽有餘,且透氣性讓我頗為驚艷。
後來想想,這路線對KEEN TARGHEE好像太輕鬆了一點,所以就有了接下來的下一個行程測試...
羅馬縱走
看過2-3組山友都去了這個近期很紅的經典路線,羅葉尾山至馬武佐野郡山縱走,是這幾年山友開出來的路,一路林相原始豐富,步道無人為痕跡,巨木群跟羅馬神木集中在兩顆山頭的樹林間,上山經大甲溪上游可以取水,下山過日語稱masou(櫻花勾吻鮭)的馬鰣溪可以玩水。山系屬雪山山脈延伸支稜,羅葉尾山可眺中央山脈之南湖群峰、中央尖;馬武佐野郡山展望雪山主峰及武陵四秀;左側可望北一段南湖大山群峰、中央尖山 、甘藷峰、無明山等,整趟路線雖然沒有百岳基點,但是視野極佳可以用看的撿山頭XDXD
- 地形:標準中級山路線,原始地形多是土石&部分裸岩、樹林間都是土路且多樹根,上下山的坡度會需要跟雙腿肌力直球對決
- 距離:全程約10km,爬升/落差各約800m,多數人規劃單日行程,但這次打算走個放鬆的兩日行程
會選擇這條路線的另個起因,是最近開始嘗試自由的出發,組隊行程沒有車與人數的限制,可以找一起舒服相處的隊友,沒有包車預算或是車手開車很累的問題,用大眾運輸工具完成戶外行程,是一種無壓力的享受,而且台灣這樣的路線應該不只一條,可以好好開發一番。
當天我們在台7甲舊思源派出所下車,整裝完畢準備起登。個人習慣搭車時換涼鞋,讓腳有充分休息&透氣,所以KEEN TARGHEE就先外掛背包,下車後再把SOLR跟TARGHEE換穿即可。
今天有種「終於換我來羅馬!」的心情,加上與新的山友共走,整個人有點亢奮的新鮮感,大概09:30起登;雖然帳篷、睡眠系統加鍋具食材走這條有點神經,起登過溪時還外掛了4L水,總重應該有15kg,但步態影響不大。主要是因為KEEN TARGEE的負重表現真的不錯,雙密度的EVA緩震中底讓重量平均分配在雙腳,後跟的TPU穩定片跟鞋底各處的ESS平衡穩定片,讓整雙鞋支撐性強悍起來,實際感受是有一點像是登山靴的安心包覆腳感,但因為是低筒又多了靈活性,透氣性也更佳。
特寫鞋子這兩張照片主要是從羅葉尾側上山時,遇到的裸岩與混合地形,掛重裝後KEEN TARGEE除了穩定優勢被大大突顯,鞋底的多向性大顆粒深鞋齒,也讓我在踩點選擇上不需要太費心,反正就是直直往前推就對了。
為了要演繹產品的抓地力&穩定度,爬到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的樹頭上,從另外一個角度跟大家證明背包還在,不是拍照的時候就下背包阿~
我是腳部容易出汗的類型,這是我第一次穿低筒登山鞋背重裝,腳踝處的透氣度好非常多,加上低筒讓整雙鞋更輕&靈活,至於高包覆性的粗壯鞋頭,也讓行進間抬腳、踩點可以更放心
當初在路線選擇上,因為確定沒有要用登山鞋涉溪或經過泥濘步道,所以就沒有另外搭配綁腿,不然如果是長天數無法預估氣候,或是有渡溪、越過泥濘的路線,就會建議搭配綁腿一併使用,確保鞋子的乾燥。
大約16:00左右,抵達羅馬神木,大家零散的紮營在神木旁,邊準備晚餐邊享受林間的鳥叫;通常在營地我們會換涼鞋讓雙腳休息,個人的習慣是會準備一定厚度&有鞋頭蓋的涼鞋,避免不慎踢到營地石頭或樹根,高一點的鞋底也比較不會弄髒雙腳。後方那雙是室友穿的中筒版,配色是經典沙色搭配粉色系織帶&LOGO,適合喜歡粉嫩色系的少女們。
把單日行程拆成兩天,在營地可以優閒聊天、煮食、拍照,就是不用趕路。
隔天,我們悠閒地吃過早餐,跟有陽光灑下的神木合照,慢慢收好帳篷&背包,玩到快10:00才出發下山
出了樹林往前推進,放眼望去是一片大景,如此低角度就可以拍到各山頭樣態,就知道展望有多好了,攻頂馬武佐野郡山,可展望雪山主峰及武陵四秀;左側還有北一段南湖大山群峰、中央尖山 、甘藷峰、無明山等,超值環景就在眼前。
總結下KEEN TARGHEE EXP WP 低筒兩趟實穿心得,特意選擇了低筒鞋天敵的濕滑臨溪單日路線與兩日重裝登山行程,但TARGHEE都能輕鬆通過考驗。
在淡蘭中路三個臨溪且濕滑的古道上,TARGHEE可輕鬆面對濕滑石階、土路踩點,結束行程後泥巴沾染的泥巴也因為牛巴戈皮+合成皮的設計,讓鞋面簡單清潔就可去除土石;至於羅馬縱走負重15kg,TARGHEE展現出重裝鞋能力的支撐性與鞋面包覆感,面對裸露岩石路徑可感受分布鞋底的穩定片讓步態更穩定,下坡時橡膠大底深鞋齒與鞋跟垂直刻紋讓制動更輕鬆。
最後,確實能感受到低筒鞋相較於中高筒鞋的靈活與輕盈,對於容易有腳汗的我,覺得在有把握的路線,腳踝可以偶爾出來透氣真的滿不錯。
如果你也穿過重裝靴,但是夏天又想要輕盈一點的選擇,低調但是性能強悍的的KEEN TARGHEE EXP WP可以考慮考慮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