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魔鏡阿魔鏡,告訴我,你們到底要什麼呢?」潘若迪老師一邊上著課,隨口帶出這一句話。身為使用者的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呢? 起初只想著我喜歡上拳擊有氧;喜歡上瑜珈;也喜歡打羽球,剛好魔鏡什麼都有,是不是正適合我的需求? 就這麼抱著擁有無限可能的心態迎來了喬山魔鏡的體驗,剛好你也對魔鏡有著很多疑問還沒有機會嘗試嗎? 就讓我來解惑吧。
▲ 是球后代言呢!
/ 大空間中的小薄片
首先,先從魔鏡本人來認識起,在空間的使用定義上魔鏡呈現一個頗大的反差,第一,它很瘦。選擇壁掛的話就是一片薄板,就算加了支架還是很瘦,在我家客廳中擺起來幾乎沒有佔用空間的感覺。然而使用上其實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畢竟會有全身性的活動,至少得有個伸展空間。
▲ 客廳空間與魔鏡
被稱做魔鏡,顯而易見的,它的本質是面鏡子,平時若是沒有開機就如同一面全身鏡,輕易的反射周遭影像,像我們剛好正對走廊,每次走路看到它都有一種空間被延伸的感受。開機後因為有連上網路,所以會依時間、天氣而變換背景桌布,也有即時的日期、時間、天氣、濕度等資訊顯示在待機畫面。
▲ 延伸空間的鏡面與隨時間天氣變化的桌布
更酷的是插入隨身碟還可以放上我們喜歡的桌布自動輪播,就像是個特大的電子相框。前陣子看完紀錄片的多多正迷F1,立馬放上帥照們,對於來我們家作客、愛車的小男孩也有安撫作用。
▲ 自訂桌布帥度直線上升
/ 區網外網串起運動生活
魔鏡的使用除了空間上有一些需求外,區域網路及夠快的聯外網路是環境的另一項限制。但說限制其實也沒這麼嚴苛,官方建議25mb以上的流速,我們使用中華電信最基礎16mb的方案即可順利操作。透過同一個網域(最白話的說法就是連上同樣的Wi-Fi)讓手機與魔鏡配對,就可以透過App來操控。
▲ 連線四步驟
有連線過的機器會被記錄下來,每一次斷開都會自動找出有配對過的機器,一鍵點選即可連上。
▲ 連結設備-點選已配對魔鏡-開始上課
/ 多元選擇
弄清楚架設環境與設定後就可以開始上課囉!魔鏡來到家中的這一個月也是從摸索階段開始,開始上課後發現課程真的多元,多到有點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幸好在搜尋的按鍵之下有各種過濾的方式,可以選運動類型、可以挑教練、可以使用器材、可以看難度、也可以根據現有的空檔時間來挑選適宜長度的課程。
▲ 各種分類可以過濾
除此之外,對於一片茫然的人也有課程計畫 (Program) 可以跟隨,依不同主題安排好四週的進度。還有各個老師推出的系列課程 (Collection),又或是打開直播 (Live) 看看不同時段是哪個老師在上課。課程依照不同的定義方式攤開在眼前,完全不用擔心要上些什麼,輕鬆點下開始即可。
▲ 不同類型的選單
/ Live課程
五花八門的課程列表下,我參與了羽球跑位、瑜珈、有氧等各類活動,練了肌耐力,也跟著聖誕節的直播感覺年節氣氛。直播這件事有那麼一點微妙,線上課程又是以動作為主,如果教練無法看到學員,不能直接對話,那直播是否真的有意義存在?
也許是恰巧選了聖誕節這一天來體驗,我覺得帶入”現在”這一個因素的感受是與一般線上課程相當不同的,教練們應景的穿上聖誕服飾,送上節慶問候,帶入符合時事的梗,更有互動的成分在。課程中閒暇之時還可以打字回應,透過即時的串接跳脫了地點區域的限制,站上同一平台而有了連結,整天下來三堂不同風格的課別有一番風味。
▲ 聖誕裝high翻天
第一堂聖誕歡樂派對真的氣氛很歡樂,接下來是Mia老師的瑜珈,老師也是穿上聖誕裝,但依舊不失專業的教導動作,一個一個動作的停留,從鏡子的倒影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動作,是不是還算跟老師有90%吻合呢?
▲ 依舊認真的瑜珈
最後一堂的肌力課因為兩個人一起上比較沒有空間設置相機記錄,不過有點笨拙的雪人裝也是呼應著聖誕節的主題,在課程內容外增添不一樣的樂趣。
/搭配心率監測
透過手機的藍牙連線,Johnson@Mirror的app可以直接連結到心率帶,更進一步將數據帶到畫面上,不僅運動過程中可以直接觀測心跳,看著減少卡路里的數字漸漸升高,更能感受運動的成效,而完成畫面的折線圖也是一種認真創造出來的美感,是另一種成就。
▲ 心率帶連線畫面與成果照
/ V.I. coaching智能虛擬教練
仔細瞧瞧魔鏡的上方有一排接收器,除了可以透過鏡面比對動作外魔鏡也提供了動作比對的教學,打開標有V.I. coaching的課程就會跳出校正的選擇,沒對到的點會顯示紅色,這時就要動動四肢跟頭部,前後走動一下,抓一下適當距離,讓鏡頭可以抓到我們的動作,當四個圈都變色完成就是校正完畢。
▲ 校正畫面
如果動作常常抓不到的話可以調整一下鏡面的角度,鏡面可以選擇完全垂直地面或是微傾向上,比較高的人可能要微傾才能看到全身的動作,以我來說兩種角度都可以,但V.I. coaching在抓動作時也許我們家可活動距離限制的關係,也是微傾比較容易抓到動作。
▲ 調整角度的卡榫
開始動作後畫面上會出現綠色的線跟圈讓我們知道有那些區段跟上,也有準確度的評分,更下方甚至有社群的排名可以看看自己跟別人的動作差異。看到名次的變動會增加挑戰的心,而努力讓動作變得更確實。
▲ 動作比對畫面
完成課程後除了預設好的畫面外也可以現場拍照,不論是手機的相機或是直接用魔鏡的鏡頭也可以,而V.I coaching比較特別的是過程中會自動拍照,拍好的照片在結束時可瀏覽存檔,可以紀錄上課的模樣、上了什麼課以及平均積分,累積起來還蠻有成就感的。
▲ 課程中照片搭上結束分數
/詳實紀錄課程與時間
在app中也可以瀏覽上課紀錄,除了以周計算的長條圖外還可以下拉出整個月的上課天數,上過課程的列表讓喜歡的課可以一上再上,輕鬆地找到課程連結。
▲ 各種紀錄畫面
/保持最新狀態
由於連網功能讓韌體系統都能隨時更新,遇到問題回報給公司就有工程師會著手處理,讓人很放心,在一個月的體驗中就遇到了兩次的更新提醒,讓系統更穩定,也不斷地提升整體體驗。
▲ 更新中
/省電輕鬆上
看這麼大一個屏幕,畫面中的人又唱又跳的,都忍不住想這東西會不會很耗電,因為之前家中電費有點問題所以買了個瓦特計來測量,一個月來在家的日子都會上個半小時上下,卻耗不到兩度電,還蠻令人驚奇的。
▲ 總消耗不到兩度電
常聽到上山靠肺活量,下山靠肌力,肺活量與肌力不難連結到有氧運動與肌耐力訓練等各式的活動,以前就會透過拳擊有氧跟跑步來訓練自己的肺活量,上班若許可的話就會爬個10層樓左右來維持每天基本的運動,跟著公司社團上瑜珈,手機app教著tabata,多元的訓練都是為了上山的打底。
體驗魔鏡的這一個月來天氣碰巧變得很冷又下雨,在家就可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運動,不用出門就可以比較隨意的穿著,一開始我們總是穿很多層,因為冷到不想脫下任何一件衣服,一旦開始動、熱起來就可以慢慢脫掉,都被多多開玩笑是性感魔鏡,做一個動作脫一件。
▲ 穿著毛衣也能上
/好友齊聚同運動
我們家三不五時就會開個趴,居家自在訓練外也讓到訪的朋友在電動、桌遊與吃吃喝喝外有更健康的選擇,一人占據一塊空間開始一起做運動,像去外面教室一般,有時也可以互相討論動作,分享自己喜歡的課程或認識的教練。學妹看到後直接想對社區委員會提出申請,在社區健身房中放上一台等於隨時開課一般。
▲ 訪客動起來
經過一開始的摸索期比較知道能跟哪個教練的課之後也能安排自己的專屬課表。當然期間也有一些很跳脫一般訓練的課程,像是芭蕾,還有忍者養成班等很酷的課,教練用很多類忍者動作的姿勢快速移動,其實活動性還蠻高的,只是做完都忍不住想擺個pose假裝自己已經練成。在家就能看到這麼多不同類型的課,也不用考量時空問題就能跟名師們學習,是可以一直保持新鮮感又能漸進式增加訓練強度的好幫手。
▲ 是不是要變忍者了
才分享著又想瀏覽有什麼樣的課程可以玩了,用遊戲的心態來做訓練,但可以比對動作增加準確度,還能過濾強度看看野獸教練怎麼拉爆肌肉跟提升肺活量,有臨場感的直播或是慢慢熟悉一個老師的系列課程,這樣多元的一項產品是不是有點誘人,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可以直接到各個門市體驗喔。
▲ 存檔後的完成畫面們
產品資訊:請點我
鄰近門市體驗: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