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石門山東稜
1914年(大正3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發動「太魯閣蕃討伐戰」,意欲以強勢軍警力量,一舉殲服立霧溪沿岸的「內、外太魯閣蕃」,1914年(大正3年) 4 月起,南投廳長石橋亨親自率領「南投廳道路開鑿隊」,自埔里出發,經眉溪、霧社、三角峯、合歡山、關原(位石門山東稜下,塔次基里溪畔,非目前中橫公路上之關原)、塔次基里溪、無名溪、魯比社、魯比合流點、 卡拉寶社等,於同年 7 月 17 日開路抵達天祥(當時稱為三角錐山西麓倉庫地)。 太魯閣蕃討伐戰於當年 8 月 13 日結束,之後二年內,日警派遣「搜索隊」, 繼續清理道路,自埔里至太魯閣峽口,此為合歡越嶺道最初的路徑。此路線沿用 了十多年,皆做為警備之用,至昭和初年,立霧溪上游部落已被遷村至峽口,又因原有路線上下坡度較大,於是改線經北合歡埡口(大禹嶺)、關原(目前中橫公路關原之上方)、畢祿(公路下方)至卡拉寶。新路於1935年(昭和10年)完成,成為當時相當熱門的健行路線。1960年東西橫貫公路開通,合歡越嶺道被公路取代、切斷,加上曆年來颱風、地震的侵蝕,變得十分破碎,僅有少數較完整的路段仍可行走,例如大禹嶺至關原駐在所、綠水合流步道、錐麓古道等。
引用來源:文化部 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
📗我的感想
因為這路線過去是日軍的運補路線,出於好奇心想了解關原在太魯閣戰役的地位,再加上石門山有360度展望和清幽不被人打擾的路線,所以一直被植入我的記憶。
第二次遇到這種路很難找的路線。第一次是神魔塚,因為跟山野樂活的隊伍,所以是無腦解路,但是我還是無法忘記那複雜的獵徑和布條很少的竹林。面對這問題,我就找個目標定位,一段一段檢查和解路。雖然很辛苦,反而更能觀察山上的樹木、石頭、地形走勢,這是以前都沒有的體驗,這次的眼睛,好像裝了一顆85mm焦段的鏡頭,很focus。沿路松針鋪地,很適合休息和糜爛。
一早起登,剛開始走就發現獸骨,聽說動物臨死前口會很渴,會想大量喝水。希望這是代表,這裡生態很完整的訊號。
不知道誰在這邊疊這個,獵人嗎?
📗貼心提醒:
⭐️請記得手機要準備2個以上的軌跡app。這路線要一直找路,停下來看到上圖這種軌跡,會令人崩潰。
我使用的是iPhone,硬體是很可靠,但是可靠的app都需要訂閱。後來換成使用Gaia,後面找路就沒問題,app還有探照燈(我自己取的,系統的名稱叫什麼,我不知道)的功能,找路很方便。
雖然說有抓前人的軌跡(藍色)但是實際行程,我都按照gaia的白色虛線前進,沿途有遇到陳年布條。
🤩行程特色:
🔴路線:這次路線的路跡非常不明顯,需要一直閱讀離線地圖。
🔴石門山展望:可以看到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屏風、奇萊群峰、合歡群峰。
🔴關原(關原舊址、古關原):日軍為了太魯閣戰爭開闢軍用道路,運送軍械和砲彈。
📋行程概要:
Day1:
07:15 石門山步道
07:41 石門山
08:31 進樹林
12:17 休息
13:16 門神樹
13:57 遺跡駁坎
14:48 紮營
Day2
08:11 起登
09:29 鐵線吊橋營地
11:26 休息(高度2426)
13:39 休息(高度2713)
14:24 產業道路
😁參加團員:Tom 、瑜文(ig: @yuwen0826)、和我(ig:@acwood2788)
📶手機訊號: 因為很專心找路,全程都開飛航模式,沒有注意。
💧水源:塔次基里溪
📋難度:高(很多地方沒有路跡和路徑,要一直找路。)
🚌交通:可以開車,車可以停石門山登山口。坐公車很麻煩,以下僅供參考:
🔺去程
06:26 台北高鐵(車次803)
07:30 台中高鐵
08:10 台中高鐵(公車6670、07:45有一班車)
09:00 埔里站09:30 埔里站(公車6659)
10:40 國民賓館
11:00 國民賓館(公車6658A)
🔺回程
14:50 大禹嶺(公車1141)
約18:50 花蓮火車站
📹Vlog
📚參考資料:
🔺文化部 國家文化記憶收存系統(https://cmsdb.culture.tw/place/961272F5-4339-46E6-87C3-3D04649148DB)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關原_(台灣))(https://zh.wikipedia.org/wiki/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