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女孩]山と道Three+Granite Gear心得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這只是一篇開箱文。(2016.02原上文)

    雖然實在想要寫更詳實的使用測評,但是很無奈今年冬天的大雪與雪訓總是與我擦肩而過,只好把自己無聊時候拍的比較圖一起放上來,也讓自己透過這樣的方式仔細的觀察細節。當然我不是專業的登山客,只是站在女生的角度把觀察登山背包的整理做一個整理而已,跟那些動輒七八個專業背包、爬過幾十顆大山的專家們完全無法沾上邊。山と道yamatomichi Three 和Granite Gear Blaze Ac 60 Pack是我手上唯二的大包,讓我們用圖說故事來看看這兩個包款有甚麼不同吧~首圖是收到山と道yamatomichi Three時裡面附上的明信片跟修補材料。

↑左邊綠條上面的貓鬼是朋友京都帶回來的燙貼,但不是每一個包包的材質都有辦法燙上去,沒有燙好的話也會損壞包包的表面材質

↑有橘色跟綠色的選擇,當然毫不猶豫選擇我最愛的綠色

    Granite Gear 是一個歷史蠻悠久的品牌,1986年在美國明尼蘇達成立,算是輕量化的始祖,目前在台灣只有蹼樂代理。Granite Gear Blaze Ac 60 PackBackpackerMagazine 2011 Editor's Choice Award winner,它擁有快速地的背架調節系統、高機能性的揹負系統、舒適與支撐力超強的軟墊肩帶和一個可以簡易拆卸的腰帶。整個包體是一個簡單無頂蓋的大束口背包,兩側有放置水壺的彈性網布口袋、中央也有可方便收納的大口袋。

↑這腰帶真的是軟Q無比

    因為背傷與頸部舊疾、所以一開始選擇第一個登山包時,我就捨棄收納系統強但重量較重的包款系列、直接擁抱輕量化包款。但輕量化包款就需要很強的收納能力與強大堅定的捨棄意志,以初登山菜鳥的打包技巧,我初初在收納與取出時遇到小小的麻煩,所以當時買了幾個同款式但不同大小的收納袋。後來發現其實只要有固定的放置位置、甚至不同款式的收納袋,往往在伸手進去包裡撈一下也可以撈出自己想要的裝備。

↑女生的背長可選擇S Size(我是指比我矮的

↑腰帶也是可以拆換或另外增添,我的是WMNS M Size

    另外女生瑣碎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在使用過後還是決定另外選購頂蓋,頂蓋是one size and one color,台灣的蹼樂並沒有引進、歐美的網站購入約莫台幣1400左右。以使用度上來說,我覺得選擇增加頂蓋真的非常方便,雖然這樣也增加了不少的重量,有點違背我的初衷,但是搞不好幾年後我功力大增,可以自由選擇拆卸的頂蓋就會是很好的選擇。

↑頂蓋未裝滿所以東西跑來跑去有點歪了

    Granite Gear Blaze Ac 60 Pack正常尺寸可以容載60L、但是因為我的上背背長較短的關係、只能選擇S size,這樣容積僅有55L,不過加上頂蓋的擴充,我想應付長時間的縱走應該都沒有問題。我現在都還沒有試過要自帶帳篷的多天縱走,若以冬天三天兩夜的行程來說、是非常非常夠裝的包包。重量的部分是1.3公斤、比起60L動輒2公斤以上的包款真的屬於輕量級。

↑玉山休息中,可以看到背架的汗漬都在背上方跟臀部上方

↑玉山差不多背7公斤,兩邊束帶束緊可大可小的修長感我好愛!!

↑頂蓋上方也有束繩,穿穿脫脫的衣服綁在上面可以不用一一打開束口方便很多

    Yamatomitch這個品牌是我的心頭好,每一個產品都想擁有(於是接近破產),在台灣只有Cow Records代理相關商品,Cow Records主人的選品品味絕佳,自己也有多年登山的經驗,自己也有多年登山的經驗,很建議大家可以多跟主人多聊聊可以學到很多裝備的知識。

該品牌的設計十分簡約,整體氛圍甚至讓我有「相信我!不要囉嗦!」的絕對信賴感。在官網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設計的脈絡與思考嘗試的改變,我覺得設計師能讓這部分充分的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真的是很棒!就像是一本作品集一樣,可以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捨棄的原因是甚麼、增加的部分經過了甚麼樣的考量,更能夠以優異的舒適度提供使用者好的體驗。

    THREE顧名思義就是有三種不同的設計,變化的部分在外面的口袋類型,分別有StandardMeshZip的款式可以選擇,以容量上來看,三種不同的口袋款式可以擴充的容量大小則以Mesh>Standard>Zip,尤其是Mesh是用尼龍製成的硬質網狀材料,可以很快地看到內容物更輕易地取得自己的裝備外,在多雨的台灣也不會擔心雨淋,不過至於袋中的物品可能也要不怕淋濕。台灣有很多高山有高過人身的箭竹林、是否會有勾纏的狀況,可能要使用過的山友會比較清楚。但看起來網眼細緻,應該不太會有容易勾纏的狀況。(圖片出處和手癢都可此點此)

↑頂蓋只有一個大開口,若包包沒有裝滿可以往下捲起收納

↑開口是上膠的拉鍊條.比起Granite Gear 束口的收納方便很多,開口也大很多

↑前方ZIP口袋外面有可以調整的束繩,可以用以放置雪地須使用的頭盔,或是睡墊等體積較大但較輕的物品

    Yamatomitch THREE的背長尺寸有分ML,一般來說女生選擇M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背面長45-51 cm),我身高160公分在背負的狀況來說,如果全部裝滿後、包包最高處頂點的地方可能會超過頸部、到後腦杓的地方。如果山女孩的個子比較小,可能要考慮負重試背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整個包包在裝下裝備後比較寬大,跟Granite Gear偏窄長型外觀較不一樣。M size的容量為40LL size 45L

↑收到包包時會有一個手工的標籤寫明顏色尺寸與款式

↑其實這張照片我是要比較兩個包包的腰帶,但是左邊THREE腰帶有點模糊,就是一條寬38mm的腰帶

↑Granite Gear腰帶是穿過包體,抽裝雖需一點時間,但是可以彈性的應用真的是非常方便的設計

↑THREE是拆卸用更簡易的方式,直接在腰帶上有一個卡扣,手指輕輕一剝就可以簡單拆除

    在剛開始選擇THREE這三種款式的時候我也非常的猶豫,不過因為我也沒有爬太多大山,並沒有豐富的經驗去想像自己的需求,只是直覺要選擇一個跟我的Granite Gear差異較大的包款來體驗兩者的差異。Granite Gear Blaze Ac 60 Pack外面口袋的開口類似Yamatomitch THREE Standard,所以我這次想要試試看ZIP的款式,也存著僥倖的心態、可能可以比較放心小雨時不需要套上惱人的背包套這個裝備(不論多帥的包瞬間弱掉)

↑Granite Gear的底部一體成形

    這兩個包款在整個包體的設計都有豐富的細節,除了腰帶有明顯的不同外,在包包底部的設計也有很大的差異。Granite Gear兩側的口袋是跟包包一體成形的,我有幾次把包包的底部用睡墊塞得很滿,插水壺的時候就有置入的困難。

↑底部塞得太滿,水壺只能勉強卡進去,很有可能會不小心掉出來.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水袋吸管的出口

↑爬玉山時有豪華的排雲山莊,裝備簡單,水壺就可以好生安插在左右兩邊囉~

    第二次我學到教訓把底部的空間有預留一點,兩邊插入水壺的時候就有較闊綽的空間,但是很可以明顯地看到因為口袋較深,在取用的時候可能就要比較費力、或是要請你的同伴幫忙。不過因為Granite Gear有水袋的設計,如果你沒有水壺置放的需求,也不需要特意留下這樣的空間,運用上很彈性,所以這還好不是太大的問題。

↑THREE底部明顯分成三部分,包體空間與左右兩個口袋空間各自獨立

↑口袋開口符合人體設計,斜開口方便抽取,喝手就不求人了

    THREE的設計是將兩側口袋與包體分開,從底部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分成三部分,這樣底部塞得多滿都不會擠壓兩邊口袋的空間。但是如果兩邊口袋沒有放東西的話就會有一個多餘的分割空間。THREE不方便放水袋使用,因為沒有做吸管的出入孔,當然也是多了一個孔、就無法達到整體的防水性。寫到這裡真的非常期待能趕快帶著THREE去爬山,也可以趕快體會在打包上、背負系統的使用性。冬天趕快過啊!!!

---------2016年11月補充線---------

    年初的時候購入我的大白包,這半年來帶著它上上下下不少山頭,可以來分享一下實際使用的感覺。


↑2016.04奇萊。第一次使用,那時候對於沒有腰帶有點擔心,真的負重了以後覺得整個負重系統以上背為主,但腰帶的部分需要繫到最緊才能穩定包體。那次有淋了將近三個小時的大雨,我並沒有使用背包套,在裡面用一個透明的大塑膠袋將所有的東西包覆住,沒有任何濕透,材質上果然能達到防水的功能!


↑2016.05 雪山。雪山主峰當時有殘雪但積雪不深,當日有攜帶冰爪後來決定不帶上山,但在放置冰爪的時候的確有非常擔心材質容易被勾破的情況,決定放置在包體外面以繩子固定的時候,發線繩子太細無法負眾租借的冰爪。這部分可能要再多一點經驗才知道應該怎麼打包。

↑2016.05 雪山。當時因為有夥伴身體不適,大家分配重量後將我的包包給壯丁宋先生背,依照當時挑夫的說法,包體真的紮實又好背(可能是我打包的好,哈哈)

↑2016.06 小溪營地。第一次搭配使用山と道的睡墊,在包包的設計是睡墊捲起後固定在包體下方,若是路徑上有鑽樹叢或是箭竹林的情況,可能會有勾破睡墊或是影響前進的可能。另外有方法是將睡墊折成數折充當背板,以後可能會採取這樣的模式。

    目前這顆大白包榮登我最喜歡的包包,幾乎每一次上山都想要帶它上去,優點是輕、防水、雙側口袋放置方便,如果硬要說有缺點可能就是沒有水袋吸管口、打包上需要花一點心思、前側大口袋拉鍊有點緊。但是這些小小的不便根本瑕不掩瑜,真的是值得一敗的好包,如果有機會也很想嘗試看看MESH系列,體驗一下使用上的不同~


原文出處:Kit x The Big Outside

Instagram:kit_fan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