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細路日常:一個人走路也能很豐富

  • Lucky Chang
  • 2,761 次點閱
  • 13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一)

「旅行,就是走進另一群人的日常。」

已經忘記是從哪兒讀到這句話,深深改變我對於旅行的理解。我想起前年秋天走在樟之細路上參與的那些日常,想起當時踏查紀錄流下的辛苦汗水,也想起那座未及用雙腳細細品味的老鎮——

關西。

6da8da62f6f97fd2095346d738b8952f.jpg

雖然曾經在新竹念了四年書,我對於關西的印象卻一直很薄弱,只聽聞這兒的名產是仙草,以及在網路上紅極一時的𫝘咕麵;我對這裡的歷史與文化並不了解,甚至連有什麼景點也一無所知。

這次走訪關西,倒也不全為重遊舊地,前年我們選擇沿飛鳳古道往南行,這回我打算從渡船頭走一段老路到上南片聚落探個究竟。

8304dbabb8abfcac54def919c446529f.jpg

人們現在稱這條老路作「渡南古道」,原先我以為是取「渡口之南」的意思,後來才在其他文獻中發現原來是指「渡船頭到上南片」。當然,名稱是人取的,當時的人們走在路上時,或許根本沒想過要這麼叫,只消以「大路」、「小路」來辨別就足夠。

52bb1f740da0257935e52581f63427b0.jpg

古道的入口位在老舊的渡船頭社區裡,破敗的建築讓人不禁對此地過往產生了想像。從前的生活是什麼樣貌呢?孩子會不會跑到這條路上來玩耍?媽媽大喊「吃飯了」的聲音彷彿從灶下席捲而來。在遙遠他方的屋子主人過得還好嗎?

年久失修的牆上掛著醒目的橘色路牌,鮮明的指標與斑駁的磚瓦形成強烈對比,彷彿賦予這些被凍結在時空中的廢棄老屋光明的未來。

e112f97d81ec50c06bc04da119be0b90.jpg

繼續往前走,迎面而來的是深邃的森林,大石鋪成的路徑顯然已有了年代,路旁駁坎也早就長滿翠綠的青苔。曾經,山中的人們走這條路到鎮上去採辦;曾經,喜事的歡愉和喪事的悲鳴透過這條路傳遞。曾經……,曾經……,都只剩下長輩口中的回憶。

dc80b76980343622a732a4ea3dbcf32c.jpg

山裡很安靜,但隨風搖晃的麻竹林卻不斷發出令人不安的嘎吱聲響。自連接關西與上南片的南山大橋落成後,古道早變得乏人問津。客家人有一句話叫做「老路唔行草生塞」,幸好我們總算找到新理由,再度踏上這條路。

c4d1c761fd3d809ea6fb2480f3750f1b.jpg


(二)

渡南古道總長一公里,扣除前後各兩百公尺社區道路,實則只有六百公尺山徑,這樣的路程對於今日登山人而言不過是小兒科,然而在漫長的拓墾歲月中,卻承載極其深刻的文化與信仰。

8085f722c6c92820e40ca70d903c02fd.jpg

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上南片,至今仍為羅氏家族單姓聚落,其中最知名的景點便是依山而建的「羅屋書院」。這座磚造的傳統三合院建築,是早年羅氏大家長之一羅碧玉先生為使後代子孫都能受到良好教育,而興建作為家族私塾使用。

建築各部細緻的雕飾擁有豐富的典故,屋脊、木樑、石柱、窗花,每一處細節都極具看點。可惜這回來訪並未預約入內參觀,無緣聆聽精彩導覽,只能從深鎖的鐵門外兀自窺探。

庭院裡有位奶奶正在除草,對於我的到來無動於衷,我並未主動出聲打招呼,只是靜靜端詳眼前這一幅祥和畫面。對於外地來的我們而言,羅屋書院無疑是一處觀光景點,然而當大門關上,這裡也不過是普通的民宅。

我們的旅行,是另一群人的日常,當遊客喧囂退去以後,生活還是得繼續過下去。

071d621f3d477ebf1d5f32f9e2a0a118.jpg

db32534f28540615684703bdd2f38d8b.jpg

上南片的日常,或許是在庭院裡除草,也或許是在田野間忙農。

從羅屋書院往外望去,便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這裡是鳳山溪南面的河灘平原;其實依山而建的並不只有羅屋書院,而是整個上南片聚落。在漢文化——特別是客家文化當中,背山面河是最好的風水,山為龍神守護大地,水則代表財源滋養人民。

跨過馬路沿著田路走進田中央,就會發現上南片聚落是龍神信仰的最佳實踐。

c0a16cd54df546dce654a91971145c61.jpg

b70c1276c4287fa6fa033b4b9d425f5e.jpg

離開上南片回程往關西的路上,我決定捨棄馬路,沿著鳳山溪右岸堤防走回渡船頭。幾個小時前剛從對岸踏上渡南古道時,我便已遠遠望見行走於堤防上的遊人,而這遠山與原野襯托步行者的畫面,讓我想起劉克襄老師不久前曾經分享過的一幅徒步郊野的影像。

我想,來到關西,來到上南片,倒也不見得要將自己侷限在特定的路徑或景點之上。有時候離開所謂步道與馬路的範圍,信步於不知如何稱呼的天地之間,忘記目的地,享受走路的當下,或許才是對自己,以及這塊土地最真切的關懷。

b2258394f9e6fed65277864585515ba1.jpg


(三)

這次出發之前,我並沒特別做什麼功課,只想著一探渡南古道,因此查清楚客運車班便毅然上路。回到渡船頭橋時,我以為今日旅程已到此結束,準備走回鎮上尋點美食果腹,沒想到竟意外在一處岔路闖進牛欄河畔。

我趕緊掏出手機看地圖,打算弄清楚河畔究竟能夠通到哪,才發現可以一路走到前年秋天踏勘時曾經過的東安古橋。還記得當時站在橋上往下望,看見牛欄河整治得相當優美,沿著河蜿蜒的步道建設完善,便很想下去走走,可惜當天計畫要走到芎林,時間不允許我們有這般閒情逗留,只得無奈放棄。

e3505a20a651fc694ff7386ede0824f1.jpg

河濱步道比想像中來得有活力,有慢跑的,也有散步的,有家長帶著孩子在攔沙壩上撈魚,也有年輕人陪伴老人家在路旁話家常。

「一位胸前掛著相機,眼神充滿好奇,卻毫無目的閒晃的年輕人,走在這兒應該有點醒目吧!」我心裡這樣想著,並盡量保持低調,像隻變色龍一樣隱身在這不須要我存在就能良好運作的情境裡,像在羅屋書院那樣以旁觀者的角色觀察關西日常。

「阿弟,你在偷拍哦?」一句話破空而來,劃破我心中的寧靜。
「呃……這樣比較自然呀!」我只能尷尬地找話來搪塞。

這位在河邊賣仙草的大姊是今天唯一和我有互動的人,也是我唯一參與其中的日常,於是我向他買了杯仙草就地享用,冰冰涼涼的回甘滋味,將春末夏初的溽熱一掃而空。

「我們平常都在市場,假日才會來河邊賣。」大姊推薦我下次可以到市場逛。我內心其實早這麼想,只是不巧這兩次來關西,都已是午後時分了。

0a495e62fd7ab673efb3f702522a2133.jpg

在這平凡無奇的日子裡,我獨自一人行旅關西,用雙腳感受土地每一寸崎嶇,像個局外人般觀察在地日常,並彷彿獲得豐富收穫。我突然有個大膽的體悟——

其實,日常也不過是場漫長的旅行。不是嗎?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