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16.09.10
發表日期:16.10.02
關鍵字:中橫公路、長春祠、寧安橋、溪畔壩、燕子口
8.
從海面紛至沓來的暴雨持續漫延到黑夜,有時雨絲在車窗匯聚成水幕遮蔽了視野,只見街道兩旁招牌模糊光線,臺九線上大小車輛倉促疾駛,雨聲伴隨水花飛濺的音響,夾雜雷聲和喇叭嘶鳴,至於花蓮市區,飯店霓虹閃爍,中華路沿街特產店五光十色,雖然繁華明亮,心底卻被陌生與膽怯佔滿,同樣品嘗扁食,溫暖熱湯化不開客居異域的寂涼。
隔天早晨,立霧溪口終於冉冉升起朝陽,太魯閣大橋上的雲霞光亮且聖潔。早飯後,收拾行囊繼續啟程,民宿門口的中橫公路安詳寧靜,彷彿多了一份歷經風雨的篤實,鳳凰花開依舊,崇山洗鍊出一派靛青色彩,穿越牌樓,進入聞名於世的太魯閣峽谷。
接近路標轉折處,一座涼亭端坐河灣,仔細觀察,原來是「中橫紀念碑亭」,亭中豎立「太魯閣開工紀念碑」,由時任行政院長俞鴻鈞和美國駐臺大使藍欽共同主持,慶祝中橫正式開工,面對峽谷大門,錦文橋清晰可辨,河畔樹影搖曳,樹濤清響,當時的人們是否能預料,約四年後中橫通車,中間卻在谷地迴盪無數轟轟烈烈的悲壯事蹟?
9.
每一寸道路,都是由血汗築起。中橫於民國45年(1956)7月7日開工,民國49年(1960)5月9日全線通車,歷時3年9個月,每日動用五至六千人以上以炸藥甚至徒手開鑿,參與開路以榮民工程總隊為主力,其餘包含陸軍步兵、軍事戰犯、暑期學生戰鬥訓練青年工程隊等等,施工期間總共225人殉職,民國46年底(1947)建造的長春祠,就是為了紀念數以百計犧牲生命的英靈。
由於長春祠附近地質屬於綠色片岩、薄層大理岩和石英片岩的互層,岩層破碎,又有斷層通過,加上坐落在立霧溪的攻擊坡,溪水暴漲時會侵蝕坡角,使得長春祠飽受地震和颱風的威脅,曾遭遇嚴重落石而改建過兩次,如今長春祠步道也因土石崩落,只能遠觀寺廟,不過地下水滲出岩隙奔流的湧泉依舊長青,晶瑩潔白相當寫意。
雖然步道毀損嚴重,還是保留200公尺的距離供人緬懷,走過長春橋,到仙霞隧道口右轉下階梯,鑽進「太魯長春」隧道之前會經過三聖佛彌陀巖,隧道大概是以人工徒手開鑿,結構質樸,路徑鋪設防滑墊,一直銜接到洞中隱瀑,洞窟外則是停車場一側的山壁和長春橋,橋體鮮紅色調相當醒目,據說這是採用錐麓橋風災受損僅存的橋體所重建。 10.
※寧安橋 新舊橋並陳的寧安橋位於長春祠附近,舊橋是鋼構吊橋,橋面僅容一輛車通行,新橋為懸臂式水泥橋,民國78年(1989)完工通車。
山高水急,為了維持東西交通順暢,人們不得不一再地向天地爭取一條安全的途徑,白沙橋附近曲流繚繞嶔崎山群,山壁上緣大片崩塌地垂掛銀瀑如絹,最近坍塌的坡地則面朝東方,搶通的公路旁仍是巨岩磊磊,亂石與碎沙鋪天蓋地,轉頭望向河谷對岸,新隧道初見雛型,工程車穿梭河灘兩岸,想到以後或許公路將安全許多,要欣賞銀帶瀑布浩蕩氣勢卻可能不再容易,期待與惘然凌亂交織重疊。
溪畔壩是立霧溪流域唯一的水壩,昭和15年(1940)興建,水壩將立霧溪水輸送至立霧發電廠發電,為了提供發電機冷卻水,還在砂卡礑溪築水壩通引道,但是不久溪畔壩卻被大水沖毀,直到民國40年(1951)才重建運轉,民國75年(1986)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壩體維持原有規模至今。
11.
由於燕子口步道曾經發生落石傷人的事件,行經布洛灣台階地之下,參觀前必須向檢查哨申請安全帽,安全帽和市面上的產品差別不大,頭盔繫上鬆緊帶,適合大多數頭型,原本在長春祠遊玩的陸客正巧也抵達燕子口,人人頭戴白盔,三五成群穿梭群窟之間,逆光下只見黑色剪影,曲洞少了飛燕翔集,倒是多了人聲呢喃。
從燕子口到天祥,太魯閣峽谷肩背相望,擎天屹立,質地緻密且堅硬的岩層,板塊擠壓導致地勢不斷抬升,還有亞熱帶季風賜予豐沛水量,讓立霧溪水有如利刃不捨晝夜的侵蝕,造就峽谷鬼斧神工的氣勢,讓人嘆為觀止,大理石岩壁深淺紋路彼此交疊、扭曲,樟楠林木只能謹守方寸空間步步為營。以往拜訪的景點,我總是能用一兩句讚嘆當作註腳,當下漫步溪邊,竟只能使我再三屏息。 4.
大理石峽谷的獨特不只是岩壁的高深險峻,更來自於溪流的綺麗,挾帶上游砂石的立霧溪呈現銀灰色澤,樹影底下點綴幾分湛藍,河床巨石羅列,谷底垂掛數座小瀑布,滾動溪石更在山壁上鑿出大小深淺不一壺穴,也許當初開闢中橫的工人,從壺穴樣貌獲得啟發,循山腰開鑿的道路留下支撐石柱,將彼岸山林裁切、分割,身在其中,我更覺得彷彿徘徊藝術川廊,沐浴於千萬年雕塑的美麗境地。
如果逡巡洞窟是隱士的冥想沉思,跨越錐麓吊橋走訪古道,則是俠客的冒險犯難,錐麓古道陡上錐麓斷崖,日據時期曾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分,全長10.3公里,可惜遭受風雨破壞,目前封閉維修,但是無論是燕子口的「坐井觀天」,或是錐麓古道「睥睨群雄」,都只能讓人感慨天地壯闊無涯,反觀人物渺小脆弱,一如石上翠木,木猶如此,把握立錐之地,展現生命無窮可能,又是風中傳遞來的另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