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1/09/18
-
回程日期2021/09/20
-
相關路線閃電池 、親子登山 、加羅湖山徑 、太加縱走(加太縱走)
-
相關山岳
路線:太加太縱走
營地:閃電池(草地)
單日距離(太平山莊第二停車場-閃電池):8.9km
試用睡墊:FlexMat Plus 蛋殼泡棉睡墊 XS & M
以往幾次露營,都是用充氣睡墊,這回太加太縱走之前,碰巧看到 #探索戶外 募集 #睡眠體驗員 活動,二話不說立刻提出申請,很幸運通過審核,可以試用觀望已久的蛋殼睡墊,當然試用後就要來寫試用心得囉!
《體積》
太加縱走是由「太」平山莊的紅葉中央階梯開始,經鎮安宮、鐵杉林自然步道、進入山林、再一路通往「加」羅湖,可續往另一端的四季林道結束行程。考量接駁的困難,我們選擇原路回到太平山莊取車。
這條路線最大的特色就是泥巴多、倒木多、芒草多、箭竹林多,背著三天裝備含帳篷、再加兩個厚版蛋殼睡墊與雙人鋁箔墊,在樹林間鑽來鑽去、閃來閃去、跨來翻去,就算所有裝備已經包在背包套裡面,還是常被樹枝勾住卡住、甚至被反作用力拉著向後倒去,得不斷奮力把自己扯開,其實對肉腳我來說非常吃力。一般對於蛋殼睡墊的疑慮就是體積較大、不利收納,這問題在我身上是不折不扣的加倍了。
回程因為食物減少,我將XS的睡墊摺疊後直立塞入46升背包,只留一個M號+鋁箔睡墊在外面,少了露出物體積,行進間閃避倒木果然變得輕鬆許多。
46升背包,外加兩個蛋殼&雙人鋁箔墊。
XS折疊後高度。
《重量》
因為是帶小孩一起爬山,我對睡墊的要求除了要放得進雙人帳篷、R值夠高半夜不會冷到皮皮挫,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輕量,我才背得動兩人份。
蛋殼睡墊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體積龐大,厚版的FlexMat Plus 跟充氣睡墊比起來落差更是明顯。但XS重量僅315g、M重量480g,加起來795g,而我原有兩個充氣睡墊加起來有1022g,省下來的227g剛好多帶一天份的行動糧(10顆蒟蒻+1顆軟糖🤩)
當然追求極致輕量化的話,前輩是建議把M號睡墊切割成兩分,作為大人和小孩的半身睡墊,對我來說最多減輕542g,就可以多背一顆睡袋了。不過這次是借來的,我還是乖乖的把兩個完整的蛋殼睡墊背上山啦。
另外,很多人會把睡墊直接折疊後橫掛在背包上面或下方,這樣拍起照來特別俐落帥氣,但在某些地形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如邊坡、懸崖,尤其像我這樣的肉腳背上一大包,更需小心翼翼,所以我選擇把睡墊包覆在背包外面,套上背包套並綁上彈性繩,盡量收斂橫向尺寸,以維安全。
跟家裡現有的T牌坐墊比較。
《長度》
我身高167公分,躺在M號183cm的睡墊上算是剛好,腳不會超出但也沒有長很多。胖孩身高約136cm,搭配小充氣枕頭躺在XS號120公分也是剛好。
享受日光浴。
兵荒馬亂中硬是攔住趕著收帳的隊友幫我拍照,還記得幫我喬姿勢,真心感謝🙏
《耐寒》
因為腳程關係,我們沒有走到加羅湖,而是趕在天黑前在閃電池紮營。閃電池營地有柔軟的草地,夜間約攝氏15度,湖邊濕氣重,加上兩個晚上都下雨,只背一個睡袋的我有點擔心晚上會冷爆。不過意外地,帳篷內鋪設薄薄的雙面錫箔睡墊,搭配3.8公分厚、R值2.2的 Flex Mat Plus睡墊,只穿長袖排汗衣、”蓋”著350g鵝絨填充睡袋的胖孩,連續兩晚都睡得超香甜,還打呼;而我穿著Mont-bell男版羽絨衣(較長) + Smartwool Merino150羊毛長袖+長褲+五指襪,小腿蓋著睡袋的一角,也安然度過兩個夜晚。
回想五月中訪松蘿湖時,晴天、夜間也是15度,我們使用同樣的裝備,搭配R值3.2的充氣睡墊,睡起來感覺差不多,所以蛋殼的耐寒能力算是超越我的預期。
《其他》
先前使用充氣睡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睡墊在鋁箔墊上滑動,到半夜得把一直滑到帳篷邊緣的小孩睡墊向中央拉回。這次使用蛋殼睡墊,滑動的問題明顯減少。
MSR雙人帳內擺兩個睡墊,還有足夠空間放一大一小背包。
《總結》
整體而言,厚版的蛋殼睡墊比預期的舒服,睡了兩晚沒有原先擔心會造成的腰痠背痛;不必額外費力打氣、消氣收納,太陽出來時隨手擺在草地上曬,人也可以一起躺下去日光浴,集合時再順手折起打包就好,超級省時。
未來如果是路線障礙物較多、或是有時間耍廢慢慢搭帳收帳的行程,我會考慮充氣睡墊;若是行程較趕沒時間慢慢收拾、或是大眾路線山屋行程,就會考慮蛋殼睡墊。
希望這些簡單的比較,能幫到選擇困難的新手山友。😊
多門山🤩
加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