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神秘的森林裡有什麼?內柑宅連走茄苳坑

  • Lucky Chang
  • 975 次點閱
  • 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一)

大屯山的溪流和古道群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可惜因為大眾運輸不發達,多年來始終鮮少有機會踏訪。去年和 Sean 為了測裝備,特地開車跑了趟大屯溪,而再上一回,則要追溯到七年前從山仔后登向天池了。

最近有位朋友 K 非常積極邀約週末爬山,也有機車可以代步,使得造訪偏遠路線成為可能;而正好時值溽暑,大屯山鬱鬱蔥蔥的森林與清涼溪流成為避暑之首選,更讓人期待不已。

我心裡想去走一趟茄苳坑古道,看看這段承載著一輩人淘金夢的想望之路,不過僅只來回茄苳坑古道似乎又略顯單調,因此這次我決定以五腳松咖啡為起點,連接內柑宅和茄苳坑兩條路線,不必走回頭路,又能多收穫一倍風景。

721c158178bf2d44a2af3d932418ec9f.jpg

我們從內柑宅古道出發,這裡一如想像,穿梭在遮天的叢林裡;雖然無須溯溪而上,一路潺潺水聲卻也不絕於耳。寬廣的土石山徑意外好走,似乎預告此處並不如想像中冷門,果不其然,不一會兒來到紅葉谷瀑布下之時,早已是熱鬧非凡,人聲鼎沸的光景。

e385b2ac0e41bed7ca7749c34a03de6b.jpg

我們在瀑布下歇息片刻,這兒還只能算是行程的開端,然而對於許多穿著時髦的男男女女,已然是賞景拍照的目的地。

為了應付茄苳坑多處溪渡,我和 K 都穿涼鞋前來,不過我們都沒有像大家在瀑布區戲水,甚至直到離開瀑布時,我的腳都還沒沾濕半點。

3fc386cb3e1fee5d06ada6ec5db83a2f.jpg

接下來的路爬向瀑布上方,路況明顯變得原始,夾道而生的植被更加茂密,與瀑布下親民的路徑有如雲泥。越往上走,坡度越是陡峭,直到跨過幾次溪溝後,闊葉喬木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且密不透風的箭竹林。

7c4fc80201406194892d851f2c7f9f64.jpg

原本預計要在稜頂吃午餐,後來我們一路走到菜頭崙的岔路才休息,因為有另一支隊伍緊隨在後,考量疫情期間不宜群聚,所以決定將稜頂讓給他們。只不過,直到我們慢悠悠地吃完午餐,收拾行囊準備動身,都還沒看見有人跟上來……


(二)

經過菜頭崙岔路之後,緊接而來的是又陡又濕滑的泥土下坡路,我穿的是擁有登山鞋底的涼鞋,走起來還算穩健,而穿兩棲涼鞋的 K 就顯得辛苦多了。值得慶幸的是這段下坡並不長。

38185e86f163669154106636e6ec693e.jpg

待到平緩處時,兩旁的草又變得密集起來,到腿,到腰,再到胸口;路面也從泥土轉為長滿青苔的石塊,讓人踏得膽戰心驚。

就在一個不起眼的轉角處,翠綠的草底下突然露出比泥土還要亮的金黃色澤,走近一看發現正是從前的採金孔。

54ca24e00770b912a3338c3729d07382.jpg

茄苳坑總共記載五處採金坑道,而這裡是地勢最高,同時也是距離主流最遠的一個。我們只有在洞口觀望,沒有像之前看到其他山友的紀錄,鑽進坑道裡去探險。不過從洞裡流出來的水清澈又冰涼,泡一下腳也不失為一大享受。

和內柑宅比起來,茄苳坑的溪谷更深,濕氣更重,樹木也長得更高大;地勢落差處形成滾滾滑瀑,更是精緻美麗。

b9c33549b05246127e3b6c4e12356a03.jpg

從高處切下溪底,就會抵達隔溪相對的三號與四號採金孔,這兩座孔道比五號高得多,幾乎足以讓人直立走進去。緊接著則會抵達仙靈塚和二號採金孔。

f0860bca6113020bba6c57c81e59fbce.jpg

從二號到四號採金孔這段路,是我個人認為茄苳坑最美麗的一段路,特別是當山嵐繚繞樹梢時,彷彿來到遙遠的熱帶叢林。山谷裡只有清脆的水聲,和偶爾聽見的山羌尖銳叫聲,就算睜開眼睛也能感受到與自然融合為一體。

c7eb95a99a0b0686b826cf048490e4d3.jpg

a6b7d033973414bf6f4b19e5120b9410.jpg

關於茄苳坑的美,實在難以用文字精準描述,需要親自走訪才能真正體會;而告別神秘又幽靜的森林總讓人不捨。我們回到五腳松咖啡,看見孩子們無憂無慮地跑來跑去,不曉得這片森林在他們心中,是否也同樣珍貴和嚮往呢?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