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嶐嶺古道

  • 莫利(mori)
  • 1,251 次點閱
  • 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嶺古道,為淡蘭古道最北的路線,目前只剩福隆內隆林下至宜蘭石城段,該古道大致位於舊草嶺隧道之上方,遠在草嶺古道開拓前,乾隆年間寓居三貂社漳人吳沙數次越過嶐嶐嶺古道前往哈仔難(宜蘭)開發(1)。而嶐嶐嶺古道又稱嶐嶺古道,據文獻紀載: 「嶐嶐嶺:在廳治北五十五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乃八景之一也。嶺腳有汛防,為從前入蘭孔道」,又云「噶瑪蘭入山孔道,初由東北行自淡水之八堵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至三貂、嶐嶐嶺入蘭界。」由上可知嶐嶐嶺古道為往昔入蘭第一孔道,道光5年(1825)宜蘭通判烏竹芳定蘭陽八景之一「嶐嶺夕煙」之後,自此稱為「嶐嶺古道」。又早期淡蘭古道是走繞海路入蘭,路線大致由至八堵港口(2)越過獅球嶺到基隆後,再沿海行經瑞芳深澳至貢寮澳底一帶三貂社到福隆越嶐嶐嶺下石城至宜蘭。 

註1: 吳沙,清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渡海來台,於淡水上岸, 後移居三貂,與噶瑪蘭族從事貿易活動。嘉慶元年(1796年),率領鄉勇、遊民、通譯等千餘人攻佔烏石港,遭到噶瑪蘭族反抗抵禦,死傷慘重,連吳沙之弟吳立亦陣亡,吳沙於是率眾退回三貂角。

2: 早期的淡蘭古道可利用通暢基隆河航運,由滬尾(淡水)方向坐船到八堵附近的「港仔口」。《淡水廳志》上有提到此渡口,「八堵渡,廳北百七十三里。官渡:船一,往大雞籠要路」。由此越嶺獅球嶺到基 隆,此古道在乾隆以前已存在。

      嘉慶12年(1807) 因海賊朱濆侵擾噶瑪蘭,時任台灣知府楊廷理(3),遂於丁卯(9月)9日由陸路艋舺出發到宜蘭蘇澳與水師提督王得祿會合,驅走佔領該地海賊朱濆,此為楊廷理首次入蘭。謝金鑾在其《哈仔難紀略》之楊太守紀程云:「自艋舺東北行,十五里至錫口,又十五里至水返腳 ,又十五里至七堵,又十五里至蛇仔形,可住宿。蛇仔形二十里至武丹 ,又二十里至丹裏,又十里至三貂社,亦可住宿。三貂五里至壠攏 ,又二十里至卯里嶺腳,…,又十里至五圍,…新猴猴逾嶺十五里至蘇澳。」

註3: 楊廷理,字清和,號雙梧,為廣西柳州馬平縣人。曾多次擔任臺灣清朝時期的臺灣知府、臺灣道道臺。嘉慶12年後五度入噶瑪蘭,負責籌劃噶瑪蘭廳設置等事宜。

       前揭楊廷理入蘭路線,約從現今台北萬華(艋舺)向東北方向行,經松山(錫口)、汐止(水返腳)、七堵、八堵後並不折入基隆(雞籠)走繞海路線,而是沿基隆河上行到瑞芳與侯硐之間蛇子形,過溪後越過三貂嶺到牡丹(武丹)後走向燦光寮山區循汛塘路(4)經雞母嶺下至打鐵寮(雙澳公路6K處),續行丹里經澳底、舊社(三貂社),過溪後到福隆車站(壠攏) 後越嶐嶺古道下到石城(卯里嶺腳)經宜蘭(五圍)到蘇澳。

註4: 汛為基層軍事單位或駐地,清朝時歸漢人所屬的綠營,分鎮、協、營,塘及堆。設弁帶兵曰汛(即駐地有軍官如把總和兵),僅安兵者曰塘(即駐地沒有軍官只有兵),城內置兵宿守者曰堆。東北角地區於清嘉慶十年(1805)添設大三貂港口汛兼管燦光寮塘,把總一員,兵三十名。 燦光寮塘,兵一十名。隔年嘉慶十三(1808)年添設三爪仔汛兼管暖暖塘汛,外委一員,兵一十名。 暖暖塘,兵一十名。

         此次軍事行動後,楊廷理曾寫詩感嘆當時過隆嶺古道的情景:「…漫道經行曾萬里,危巔措足步徐徐由艋舺錫口至蛤仔難,中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嶺,過溪三十六里,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嗣後因籌劃噶瑪蘭建廳事宜,又於嘉慶15年(1810) 孟夏(四月)五日再度入蘭,於六日重上三貂嶺頂口占詩云:「三貂甫過又嶐嶐,嵐氣迷漫日乍紅。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楊廷理曾五度入蘭,前述二次是走嶐嶺古道入蘭無誤,至於其第三次至第五次是否走嶐嶺古道? 目前史料文獻闕如,尚待查證。

          道光元年(1821) 姚瑩著名的《台北道里記》(5),描述由三貂嶺過後走「草嶺古道」入蘭之行旅見聞,該紀程中提到「 在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   另據《噶瑪蘭志略》紀載:「又查舊路由三貂大嶺至牡丹坑、遠望坑,新路三貂嶺至三貂社、嶐嶐嶺,俱由大里簡入頭圍。未設官以前,民人自設有牡丹坑、遠望坑、三貂社、大里簡、頭圍共五處隘丁,護送出入行人,每名送隘丁辛勞錢四十文。」由上述可知所謂新路係指過三貂嶺下牡丹坑後折向燦光寮山區行走後經三貂社再越嶐嶺古道到宜蘭路線;而舊路係指下牡丹坑後走粗坑口、頂雙溪、下雙溪經遠望坑過草嶺下大里到宜蘭路線。其中遠望坑到大里這段山徑即是現在所稱「草嶺古道」。

註5: 姚瑩,清安徽桐城人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官至廣西按察使。道光元年(1821年)因故貶至噶瑪蘭任通判。他將從台南府城一路前往噶瑪蘭之行紀載為《台北道里記》一書。本文節錄從三貂嶺至大里段紀程: 「…三里則三貂嶺矣。磐石曲磴而上,凡八里至其嶺。…在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 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云。…。下嶺八里牡丹坑,本名武丹坑,武鎮軍隆阿改今名。有民壯寮守險於此,護行旅以防生番也。六里粗坑口,過渡。六里頂雙溪,有渡。八里魚行仔,有溪。八里下雙溪,過渡為遠望坑民壯寮。里許至三貂大溪,西淡水界,東噶瑪蘭界。嘉慶十六年,總督汪志伊奏定。過溪迤北轉東,八里半嶺,四里草嶺,十里下嶺,至大里簡民壯寮則山後矣。」

          至於楊廷理首次入蘭為何會選擇迂遠新路,而不是緩近舊路? 筆者推測可能和當時燦光寮汛塘路已完成有關。起因於蔡牽在嘉慶初期數度侵擾台灣,使得清廷認為有加強東北角的軍事防務之必要,遂於嘉慶10年(1805)添設燦光寮塘(燦光寮山區)及大三貂港口汛(澳底一帶)。另依胡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一書中提到,清朝綠營是採班兵制,綠營兵(汛塘兵)任務戰時職責就是作戰,平時分成差役、防汛及巡防。而差役又分六大項目,其中一項班兵有護送大員之責(6)。基上,楊廷理會選擇新路,而不是舊路,其原因不難理解。因為走汛塘路既能安全防衛又能隨機應付作戰。

註6:據《清代臺灣的綠營》作者胡雪姬的研究,綠營兵的差役有六:(一)解送:將某物或某人解送到某地或護送官員的家口都屬此類。包括:1.最重要的解餉2.解犯3.護送人員:如文武官員。(二)守護:如守城門、倉庫或防止原住民、防止人民越界。(三)緝捕:如緝捕竊賊等。(四)察奸:可分為三:1.豎旗謀反者2.聚眾滋事者3.查犯禁:如窩娼、賭博等。(五)傳遞消息:主要由塘兵和跑兵擔任。(六)興建工事:如修鐵路、礮台、碉樓等工事。

         前述舊路在噶瑪蘭嘉慶17年(1812)未設廳前當時沿途已設有五個民壯寮(隘寮),行走時並有隘丁可護送,此路途較嶐嶺古道近且平緩許多,而新路實際上是條汛塘路,原則上是汛塘兵在會哨或送公文時使用,加上路遠迂迴,除非必要一般民眾是不會走此路到宜蘭,所以「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草嶺古道何時變為入蘭正道?  由《噶瑪蘭志略》紀載可看一些端倪:「開蘭之日,複由三爪仔迤東南行,過三貂、魚桁仔、遠望坑,過嶺至大里簡,入頭圍,又較近矣。」說明噶瑪蘭設廳後走草嶺古道入蘭,路途更加近了。惟未見任何相關紀程直至《台北道里記》才有首次詳細描述,自此清朝官員入蘭多改由舊路入蘭,至於新路的情況除汛塘兵勇行走(7)及當地民眾出入外,基本上已少有行,以致嶐嶺古道漸不為人遺忘,直至最近興起一股淡蘭古道熱。

註7:嶐嶐嶺汛嘉慶十八年(1813)設立,為淡、蘭二廳交界,接連三貂大嶺,俯瞰雞籠、泖鼻,茂林峻嶺,匪民之所逃匿也。舊有石堡,原設額外外委一員、兵二十名;道光五年(1825)請改設千總一員、戰守兵五十名。又設有嶐嶐鋪,在廳治北六十里;與淡水廳東北三貂社交界二十五里。由烏石港至此三鋪,額設鋪司各一名,添設遞夫各八名;以地處險隘,必加防護故也。

網站記錄: https://blog.xuite.net/hn86740292/moriwei/590075283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