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五分山:歷史上最致命的颱風

  • 邱求慧
  • 8,783 次點閱
  • 38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五分山是新北市知名的一座郊山,因其步道蜿蜒盤據在稜線之上,氣勢壯觀而被暱稱為「小萬里長城」,又如果是秋天的季節造訪,白芒一片宛若滿山積雪,更別有一番的風味。

五分山頂有顆大圓球,讓這一座山的辨識度很高,圓球其實是氣象雷達,負責偵測迴波的訊號,提供給民眾更準確的預測,今天我要講的故事就和氣象有關,讓我帶大家走訪壯觀的五分山,並回顧歷史上有哪些致命的颱風。

2b009cde2dbbc818192e383b4095533b.jpg

五分山有二個較熱門的登山口,一個在「平溪煤礦博物館」,另一個則是「荖寮坑」登山口,前者階梯頗為濕滑,後者路徑清幽而樸實,相較之下比較自然而舒適,所以我這一天選擇從荖寮坑起登,登山口附近有十幾個停車位,也有流動廁所等設施。

ab37c2ccd7a78ea018e806f76015676a.jpg

沿著暖東舊道而上,一路上可以伴著小溪淙淙的聲音,甚至可以下到小溪戲水,確實是一條優質的步道,其實暖東舊道就是過去淡蘭古道中路的一段,由暖暖經荖寮坑後,再翻越過五分山,下至十分寮老街,然後繼續往宜蘭逶迤而去,照片中的一處石棚土地公就是古道的最佳證明,百年來還繼續保佑著來往旅客的平安。

34503587260928e25e417aa8ce7563fb.jpg

在越嶺的稜線上,另有一座土地公廟稱為「嶺頭福德宮」,歷史已經超過200年以上,這裡也剛好是一個四叉路口,除了越嶺往十分以外,同時稜線也是「五四縱走」的路線,左轉可以走往五分山,右轉則可往四分尾山。而在福德宮上方僅一分鐘路程的地方,就是海拔550公尺的頂子寮山,有一顆無名基石。

0a6caabd87fcbf26dd53a45167d9ab72.jpg

沿著五分山稜線步道而行,在2.9K里程碑附近,有一個往「龍門山」的叉路指示牌,進入這個原始山路約三分鐘,就可以抵達海拔740公尺的「五分山西峰」,西峰號稱是「基隆市實際最高峰」,不過因為西峰早先只是一個無名山峰,所以官方名義上的最高峰還是認定為729公尺的「姜子寮山」。

c3301e569df36fbc4d79127350815acf.jpg

五分山的海拔為757公尺,有1065號二等三角點及1038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也列入第12號小百岳,後面有白色大圓球是五分山的特色,這顆大圓球是氣象雷達,設立於1990年,曾於1996年和2015年二度被颱風摧毀,2016年底修復時,由一顆變成二顆,大顆測遠距離,小顆測近距離,資料可以更加完整準確。

367b019e3eccc7024161b7089ec96782.jpg

五分山雷達氣象站,隸屬於「中央氣象局」,而氣象局的前身是1896年成立的「總督府測候所」,初期共設立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島共5個測候所,其中台北測候所就蓋在目前公園路氣象局現址,1934年改為「臺北觀測所」,戰後改稱為氣象局。圖是當年臺北測候所的照片,是一棟正18角形的磚造建築,被暱稱為「18角樓」。

12b3835f727f726908c377c2110cee05.jpg

回顧清朝時代的臺灣,研判最嚴重的風災發生在康熙年間的1721年8月13日,在當時台灣官員藍鼎元所著「平臺紀略」中記載:「怪風暴雨,屋瓦齊飛。風雨中流火條條,竟夜燭天。海水驟漲,所泊臺港大小船,擊碎殆盡,或飄而上之平陸。拔大樹,傾牆垣,萬姓哀號,無容身地。」壓溺死竟高達數千人,可稱得上是歷史上最致命的颱風了,不過畢竟當時尚未建立氣象技術,對於颱風的觀測只留下文字的記錄。

1461d3bc2c8d320060583f294782daf5.jpg

到了日本時代,就有了比較詳細的氣象觀測,第一個致命颱風被稱為「3號颱風」,發生在1898年8月6日,由於颱風所帶來的豪雨,造成淡水河高漲,至當晚8點半即已經溢出河岸,暴雨還一直下到7日清晨,使得河面竟然比平常高出6.83公尺之多,颱風雖然沒有直接登陸台灣,但基隆風速也測得每秒43公尺,其颱風路徑如圖紅線所示(圖修改自周明德論文)。

9c4f0776839eb588056c31b17660aaf1.jpg

淡水河溢堤造成臺北盆地大淹水,低窪地區竟深達3-4公尺,主要街道如大稻埕水位也達1.8公尺,一直到清晨暴風雨才稍歇。事後統計台北地區死亡和失蹤人數超過400人以上,史稱「戊戌大水災」。臺灣日日新報在同年8月10日還曾報導,認為是因為婦人「纏足」逃跑不易,才導致如此慘重的傷亡,力倡未來應該導正此一陋習。

36129478479cbd3e416240537370f334.jpg

更致命的颱風發生在1911年8月31日,「第52號颱風」從當天早晨就開始肆虐北台灣,一直到午夜颱風登陸基隆附近,其間的狂風暴雨未曾稍歇,一舉打破淡水河最高水位記錄,造成台北盆地大淹水,嚴重程度更甚3號颱風,統計臺北房屋毀損超過2萬9千幢,死亡超過451人,圖為當時水已漸退的照片,後方還可以看到嚴重毀損的房屋。

1de356c635997614c487507cb96b1316.jpg

列入臺灣歷史上最致命的颱風第二名,發生在2009年8月8日,稱為「莫拉克風災」,又稱為「八八水災」,當年莫拉克颱風在8月7日23時50分登陸花蓮,雖然只是中度颱風,但是帶來的豪雨打破歷史記錄,在阿里山降下3,060公厘的臺灣歷史雨量記錄,總計死亡和失蹤竟高達699人,照片顯示高雄的小林村被洪水和土石流整個滅村,491人永遠埋在3千萬公噸的土石裡。

edf23251847d172352a9f04d96353e54.jpg

歷史最致命的水災發生在1959年8月7日,又稱為「八七水災」,造成這個致命水災的竟然不是颱風,而僅僅只是一個熱帶性低氣壓,但是因為低氣壓的滯留,使得超大豪雨在8月7日晚上6點開始降下,持續一天一夜的暴雨讓民眾根本不敢闔眼,單日最大降雨量超過1,000釐米,導致中南部各地都山洪大暴發,河川也都不堪負荷而決堤,造成台灣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

a4a646baf1cfcedfadad9787c095f113.jpg

災情最嚴重的區域在台灣中南部一帶,其中大肚溪於7日晚上決堤,大水沖進彰化縣,8日中午彰化市水深最淺也有3公尺。北港溪也因水位高過堤防,洪水造成雲林縣的嚴重災情,苗栗的打哪叭溪、嘉義八掌溪和台南曾文溪等,河水都因暴漲而潰堤或越過堤防,讓這些縣市均灌入空前洪水。圖為被沖毀的大肚溪鐵橋。

09cfe7ac61e49d4ea27fddfefa09300c.jpg

經統計八七水災死亡和失蹤人數高達1,075人,創下台灣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記錄,傷亡人數以彰化、南投和台中最為嚴重,另外受災居民超過30萬人,房屋毀損也超過4萬5千幢。我是臺中大里人,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講起八七水災,提到有數個親戚被水沖走,那種心有餘悸的感覺,在我心裡留下很深刻的記憶。圖為當時洪水退去後一片狼藉的情形。

2cad500c1ccf9cd5890e5c408f22bf91.jpg

俗話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不過從台灣早期設立的測候所、觀測所、氣象台,到目前的中央氣象局,隨著氣象單位的完善與科技的進步,對於颱風的動向,已經越來越具備預測的能力,對於過去氣象人員的努力與貢獻,我們應該給予高度肯定。照片是我的好友臺大理學院院長,也是臺灣研究颱風的大師吳俊傑教授,帶著學生到五分山氣象站參訪實習,傳承過去、展望未來,期待你們的努力可供人們更充分準備,讓致命的颱風永遠不會再發生。

b4f90e7994eecc0a1e7f369549fad7a0.jpg

老寮坑登山口->暖東舊道->石棚土地公->嶺頭福德宮->頂子寮山->五分山步道->五分山西峰->五分山->原路回程->嶺頭福德宮->暖東舊道->荖寮坑煤礦園區->荖寮坑登山口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