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八腿一條心,毅行百里為扶貧」-行者無疆香港毅行挑戰紀實

  • Joyce Lin
  • 1,075 次點閱
  • 5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16/11/18
  • 回程日期
    2016/11/20
  • 相關路線
    麥理浩徑:北譚湧至元朗
  • 相關山岳
    針山 、大帽山 、獅子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樂施毅行者(舊稱毅行者)是駐港英軍啹喀兵在1981年發起的步行籌款活動。 1986年,扶貧非營利組織OXFAM HONGKONG(樂施會)應邀合辦,並首次公開讓市民參加。1997年英軍撤離香港後,改由樂施會主辦,將原名「毅行者」改為「樂施毅行者」。每年籌得款項約佔該年籌款總額的15%,用於推行各項扶貧救災及倡議事務,為不同地域、性別的貧窮人改善生活,不分種族、宗教和政治界限。近年,樂施毅行者發展為國際性籌款活動,分別在英國、日本、比利時、澳洲和紐西蘭等10個國家17個城市舉行。(資料參考Wikipedia)

毅行者挑戰規則:

  • (1)四人一隊,在24/48小時內完成50/100公里健行路線。
  • (2)成績以最慢抵達終點者做為團隊成績,若中途有團員放棄則團隊就算挑戰失敗。
  • (3)團隊必須完成指定金額之募款,始能參加。所有款項捐助樂施會全球扶貧計畫。

由三女一男組成的行者無疆團隊繼2016年7月成功完成日本福島50公里的毅行者挑戰後,11月前往香港參加100公里毅行者挑戰,除了行走在經典的麥理浩徑上,也親身感受毅行者活動之於香港的特殊意義。

  • 行走路線:北潭涌渡假營 ->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 行走距離:100公里(總爬升4,380公尺,跨越23座山)
  • 行走時間:2016/11/18 - 2016/11/20 (41小時26分鐘)
  • 總名次:877/953 (共計1300隊參與,953隊完賽)

當我們跟周遭朋友說,我們要去香港健行100公里時,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很驚訝地看著我們說:「香港這麼小,有100公里的健行步道嗎?」其實和其他毅行挑戰需要特別路勘規劃合適路徑不同,香港真有個100公里的健行步道—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此路徑是在第25任港督麥理浩的號令下,駐港英軍於1979年花費9個月開闢完成,麥理浩徑啟用初期,主要用作訓練英軍。據說當時的英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完全程,最快的尼泊爾軍(啹喀兵)只用了12小時多。麥理浩徑起點始於西貢北潭涌,經過九龍群山,繞過城門水塘,達至屯門,同時連貫香港八大郊野公園,盡擁迷人的野外景致。

11月17日,行者無疆團隊抵達香港,由在日本認識的香港毅行者友人熱情接機,接送我們到荃灣下榻的飯店去,在我們Check-In之後,與我們相約隔日一早到飯店接我們到會場的時間,便瀟灑離去。而初抵香港的我們,也趁著那一夜晚上,趕緊到鬧區採買裝備零食,做最後的衝刺。還在感冒的我,也在路邊喝了一碗中藥湯,良藥苦口,只能心裡暗暗祈禱此藥如老闆娘所誇耀的如此神效,保佑我有體力走完這一百公里。

隔日一早,沒有支援隊伍的我們,憑藉著在日本的經驗,收拾行囊與裝備:頭燈、換洗衣物襪子、防風雨外套、零食與能量凍飲補給、水瓶*2、登山杖、行動電源、備用鞋等等等。雖說已經盡量力求精簡,但是背包一上肩膀,沉甸甸的仍然頗具份量。帶著既興奮又不安的心情,我們搭上了車,往會場前去。在車上,我們詢問友人,樂施毅行者在香港受歡迎的程度,他說,簡直就是一場嘉年華會,即便是在周五上班日舉辦,還是有許許多多的挑戰者與支援隊伍一起聚集在山徑上,好不熱鬧。十年前就參與樂施毅行者的他,今年沒有參與,但卻也沒有因此而閒下來,今年擔負起了支援隊伍的工作。送我們上山之後,他又要下山處理生意上的事,晚上準備餐點前往CP3,支援他的隊伍,並相伴一路走到終點。

"Welcome to the party",他帶著大大的笑容在前座轉頭對我們說。

下車迎面而來的車水馬龍與人聲鼎沸,我們也感染了這場嘉年華的氣氛,不自覺地興奮了起來。沿著沿路的旗幟走入了會場,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進行報到的手續:簽切結書、報到照相、領取號碼牌、與大會看板合照,隨著人群魚貫地走到起點處,與上千的民眾聽著主持人充滿活力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傳來,我們拿著Garmin興奮的紀錄這一切,倒數的五四三二一響徹雲霄,在聲音落下的那一刻,我們起步走。

麥理浩徑第一段是香港毅行者的健行路線中最長的一段,達15.9公里,不過大部分的路徑都算是平坦易行。從起點北潭涌出發後,沿著西貢萬宜路,繞行萬宜水庫的西壩和東壩,景色開闊,水天一色。在往水庫的路上,天清氣爽,老鷹在天空飛翔著,跟印象中的香港完全不同,沉浸在美景的我們,忍不住發自內心的說出了團隊的名言:「臉上都分不清楚是雨水還是淚水了」,並興奮地蛇行到處拍照,讓隊長忍不住頻頻回頭指著手錶,催促著我們快一點,趕時間。我們也不敢太過放肆,整整心情,就跟上他的腳步往前邁進。終於我們來到了「浪茄灣」,圖片上看起來如詩如畫,讓我們朝思暮想的沙灘,一走下去才發現不妙。細小的砂礫一直從鞋子縫隙之中鑽入,在腳底摩擦著,弄得整個人很不舒服,也無心欣賞眼前的美景了,只想快快走完,抖落沙粒,然後繼續前行。

15.9公里其實是一場意志力的考驗,尤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這麼長距離的健行。讓人感動的是,在海拔314公尺的西灣山的山頂上,沿線志工手捧一大袋檸檬片供挑戰者索取,拿了兩片放入嘴中,一陣酸意襲來臉部表情情不自禁的歪七扭八,但那一股清爽也振奮了精神。在經過4小時的健走之後,我們抵達了設立於西灣村的第一號檢查站。檢查站中早已擠滿了人潮。主辦單位的補水站設在路徑一隅,即使是寶特瓶裝水,他們仍然堅持的把水倒進挑戰者自備的水壺中,力求減少沿途路徑的垃圾。而兩旁的小店也販售著各式的飲料跟食物,提供挑戰者不一樣的選擇。而我們由於趕時間的關係,匆匆上完廁所,休息15分鐘後,就接著上路,往麥理浩徑第二段前進。

麥理浩徑第二段途經迷人的大浪灣海灣、山峰高地和半島。由西貢東郊野公園的北半部為起步點,沿郊野公園的邊界而行,以北潭路為終點。從西灣起步,經過廢棄的古村聚落,接著繞過海邊的山徑,沿鹹田灣走進內陸,經過大浪村、大浪坳及赤徑,便到達北潭坳。西貢半島的對外部分是下沉海岸,隨著氣候暖化,海平線上升,有丘陵起伏地貌和蜿蜒曲折海岸的地方,河谷變成海灣,山脊變成岬,小丘變成海島。相對整個香港而言,西貢東半島有著突出之不規則海岸線,沿麥理浩徑而行,可眺望大小不同的海灣、海島和山岬。

這一段的挑戰是沙質地形,以及上上下下的水泥階梯。為了保持行進的節奏,我們忍著不適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清理鞋底。但是另一方面,這一段路徑的風景又太美,從高處眺望著沙灘,又從沙灘望向海洋,因此我們仍是趁著空檔把握時間拍照。可是即使是這麼isolated的地方,沙灘上仍布滿著許多的垃圾,洋流如同時間是公平的,沒有地域疆界國籍的分別,只是可憐了這些沿岸的國家或是地區,概括承受著人類製造的廢棄物。

在沿途我們學著一些跑者在下坡路段跑跳,也因此加速了行進的節奏,在下午五點多抵達北潭坳,檢查站人聲鼎沸,許多支援隊伍都已經在道路兩旁等待多時,殷勤地招呼著辛勞的挑戰者。而自立自強的我們,只簡單的拿了幾片大會提供的吐司,又馬不停蹄地往第三號檢查站前進,卻不知道將面臨此次毅行的第一個關卡挑戰。

(To Be Continued)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