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親子共同的第三座百岳。雪山東峰 & 七卡山莊
所在位置:台中市和平區
峰頂高度:3201公尺
登山口/停車資訊:雪山登山口(於武陵農場內,入內需門票)/ 雪山登山口第二、第三停車場
路線地圖:Day 1 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 Day2 七卡山莊-雪山東峰來回
完整相簿:連結
小提醒:雪山東峰屬高山步道,登山口至東峰來回約10公里,若帶孩子同行,務必留意高山症、頭身部保暖及體能相關問題與可能風險。
『過了哭坡,後面就是笑坡了吧!』小樂天真又阿呆的說。
12/23,在大約8度左右的低溫下,我們自登山口高度爬升高度超過1000公尺,
我們終於越過哭坡,抵達雪山東峰了。
一路上中央尖山、品田山等大山的美景再次震撼視野。
▲七卡山莊至雪山東峰途中的一處遼闊展望,中央尖山下方正好飄過了一片與山頂形狀相似的雲彩,成了趣味而美麗的畫面。從雪山東峰向北望去▲從雪山東峰向北望去,可以清楚欣賞品田山震撼的世界級背斜地質景觀。裸露的岩層從峰頂直劈800公尺深,到達七家灣溪上源河谷,形成一片高聳的岩牆,岩牆上受褶皺作用扭曲彎折的層理,一層層的推疊,呈現出美麗的褶曲線形。(參考資訊:上河文化)
這是我們第一次使用丹木斯的新鮮經驗(只有大人使用,前一晚服用後有點微醺)。也是我們百岳菜鳥家庭第一次自行背著睡袋、食材與鍋具爐具的山屋體驗。也第一次驚覺高山上連防風打火機都會得高山症(要使用最便宜的那種一般打火機)。
2021年世界仍在一片驚慌低迷中度過,
很幸運山林的記憶聊癒了我們,
小樂生日時的第一次百岳體驗(合歡東峰、合歡石門),
五月底疫情大爆發前剛好趕上的第一次山屋體驗(瓦拉米山屋),
到這次因諸多因素一延再延的雪山東峰之旅。
雖然我們的山林之旅仍有許多繼續努力的漫長路程,
但這樣一點一滴的一起克服困難,慢慢前行,
好幸福與滿足。
簡單整理分享我們此行的相關資訊,供初訪雪山東峰者參考。
入園申請與住宿規劃
為降低高山症的風險,我們選擇Day 1先申請七卡山莊進行高度適應。下山後為避免體能的耗損影響行車安全,我們選擇了隆達民宿歇息一晚。Cynthia's Decolife一篇關於雪山東峰的文章(文章連結),裏面有詳盡的入園申請與住宿資訊,及精彩的圖文說明,有興趣者可以參考Cynthia的網站與文章。
行程規劃
行程規劃上,我們的步程約一般普通步程之成人的1.5倍,規劃上我們的各項時間間隔也相對較長:
Day 1 (12/22)
- 6:30 台北出發
- 10:30 武陵農場遊客中心午餐
- 12:00 用餐完畢,抵達雪山登山口停車場
- 12:30 雪山登山口起登
- 14:30 抵達七卡山莊
- 17:00 晚餐,用餐後就寢
Day 2 (12/23)
- 5:00 起床,用餐
- 6:30 七卡山莊起登
- 12:00 抵達雪山東峰
- 14:30 返抵七卡山莊
- 15:30 由七卡山莊下登山口
- 17:00 返回雪山登山口
- 18:00 隆達商行民宿
哭坡不哭:哭坡與七卡山莊名稱由來
久聞雪山東峰哭坡之名,感覺名稱有點嚇人,又帶一點浪漫,這次終於和小樂親身同訪,一睹哭坡風采。哭坡名稱的由來,應該從舊雪山登山口與七卡山莊說起。
民國47年中橫公路宜蘭支線通車後,陸續有人移居到武陵地區從事森林作業與農墾活動,並組成名為「臺灣榮民農墾服務所」的拓墾隊伍,在這個地區設立「武陵農墾區」,民國52年正式更名為「武陵農場」。民國59年完成場區內灌溉系統,以利農業生產,並規劃完成北谷蔬菜地,三合院石頭屋之農莊,分誠、善、親、民4莊及就地安置之忠莊計5個莊,輔導場員種植、生產。舊雪山登山口位於誠莊前的高麗菜園(鄰近武陵吊橋約500公尺處。),而後新登山口遷移至農場果菜園的頂端,即為今天知名的大水池處。
舊登山口與七卡山莊的距離為7K,這也是7卡山莊名稱的由來(新登山口距離七卡距離則縮減為2公里)。而早期七卡山莊通往東峰的路徑為直線的陡坡,非今天平緩的之字坡,若從舊登山口出發,到七卡山莊已經過7公里路程,再經此段陡坡的重裝爬升,真的會有種想哭的感覺,也因此七卡山莊至雪山東峰這段路程,有了哭坡之名。相較於過往的哭坡,現今雪霸國家公園的哭坡立牌,反而有一種讓人心情開朗、東峰即將到達的激勵效果!
▲4K處設有哭坡觀景台及哭坡說明牌,現今雪霸國家公園所定義的哭坡為4K至雪山東峰間約1K距離,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雪蝕坡。
▲在4K處的哭坡瞭望台,與前方的哭坡合影。
▲從哭坡瞭望台看哭坡。
▲回程由哭坡回看哭坡瞭望台。
▲哭坡不哭,安心前行。
▲哭坡上的碎石路。
七卡山莊:難忘的山屋體驗
此行是我們第一次自行背著睡袋、食材與鍋具爐具的山屋體驗,前一次的山屋經驗是瓦拉米山屋,但與其他團體一同請協作搭伙、租借睡袋。
七卡山莊的海拔高度約2460公尺,帶著孩子登高山的我們,選擇先在這裡過一夜,讓舟車勞頓後的體能調節恢復,並進行高度適應,減低高山症的風險。整修後的七卡山莊非常乾淨舒適,包括服務站、大通舖臥室、炊煮交誼廳、晾衣間、更衣室、男女廁等一應俱全,並引用來自西側山谷的水源。
帶學齡前的孩子入住山屋、睡通舖,其實壓力不小,深怕孩子若控制力不佳會影響其他山友的睡眠,但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這部分我們也做了不少行前的準備,包括山屋禮節的時常複習。所幸經過這些準備,加上山裡的環境對小樂而言是熟悉而放鬆的,吃完晚餐後,我們就不吵不鬧地一起就寢了(當然,對我們大人而言,反而離一夜好眠還有一段非常長的調適期XD)。
相較於前一次入住山屋時遇到一大團成員的一夜喧鬧,此行同住七卡山莊的山友們(幾個不同小群)展現了讓我們驚嘆的素養,他們大多是隔天需要啟程前往369山莊,並接續雪山主峰的行程。每個人都是輕身細語、且8點過後幾乎一片寂靜無聲。每一次體驗,都是我們親子間共同學習成長的珍貴養分。
雪季前的雪山東峰:從大水池到東峰的一路美景
第一天我們先購票進入武陵農場(也可先上網訂購較為便宜,詳細資訊可參考KKDAY等平台)於武陵農場遊客中心享用午餐,午餐過後續行至雪山登山口第二停車場停車,步行一小段階梯至雪山登山口服務站,先繳交一張入園證(依規定需自行列印兩張,入登山口 前先繳交一張,下山後再繳交另一張)。
▲雪山登山口第二停車場。
▲於雪山登山口服務處蓋章並繳交其中一張入園證。▲雪山登山口服務處旁的雪山小舖,明星商品是雪山紅茶冰淇淋和雪山咖啡,我們先享用了雪山紅茶冰淇淋,真的好吃,推推!
▲水池與倒影,讓雪山登山口有最美登山口之名。
▲Day 1下午12:45,開始前往七卡山莊
▲經過兩公里的路程(我們花了2個小時),抵達七卡山莊。
▲七卡山莊的星空,寧靜卻也精彩。
▲Day 2 清晨5點起床,早餐結束後,6:30啟程前往雪山東峰。
▲高山的氣壓環境與山屋的睡眠習慣改變,都增加了體能上的負荷,緩慢行走、多次休息來調整體能。
▲樹叢中的貓頭鷹背影,不知是否為台灣高山上的貓頭鷹-灰林鴞?
▲不同海拔的山林,有著完全不同的風貌與色調,這是專屬於台灣的群山之美▲抵達哭坡觀景台,金翼白眉在這裡迎接著穿梭停留的過客們。
▲休息一下,繼續前行
▲加油!剩下1K
▲回頭看哭坡觀景台
▲看到孩子在這裡仍有燦爛的笑容,會有一種感動與想哭的感覺湧上心頭。
▲耶!到了啦!到了啦!!我們緩慢地上東峰時,已中午12點
▲兩條腿走出來的美景,格外珍貴!
▲封頂往北眺望,擁有武陵四秀的最佳視野。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往往是意志力上更強大的考驗。
▲隨著雲霧的飄移與消散,山上的景緻總是千變萬化,像極了人生。
▲Day 2的七卡-東峰往返,我們耗時了8.5小時,加上七卡山莊至登山口的1小時,共約9.5小時。
後會有期
雪山東峰,這趟山友們口中的入門百岳路線,對我們大人小孩而言,卻是歷經了超過60座大小山林練習之後才決定嘗試、完成的驗收路線,很幸運地,我們上山的這兩天正好是當週天氣最好的兩天,感謝山神的眷顧與疼愛,讓我們開心而平安地完成此行。期盼我們下次重遊,並進一步探索往雪山主峰的美景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