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拍美照之前,你做功課了嗎?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爬山之前請為你要走的路負責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領隊

這篇是碎碎念的文章,沒太多介紹美景的美照,如果你想看美照的,請回上一頁吧。開始之前先講昨天12月31號,一個真實案例。昨天和我朋友由尖石八五山煤源陡上到內鳥嘴山,這是一條非傳統大眾路線,沿途很陡,很不好走,有很多比北插天山還誇張的中級山地形,且落差有1000公尺,距離短且一路陡坡到山頂,很考驗小腿肌和心肺,和伙伴好不容易手腳並用到山頂,沿路就開始出現,如下的警告標語,加紅色的塑膠線圍起來。正在納悶說,有必要圍起來?這裡有路阿,只是很不好走而已。後來隔三秒,想到。對!快到山頂了,要防止沒有做功課,又自認可以走一圈的觀光客。抱歉,話比較重。但,我碰到太多,挺著疲憊的臉,問還有多遠,或是問可以走一圈嗎? 有時候我真的很想當正義魔人,對他們碎碎念一番。後來,想想山友相逢即是有緣,還是耐心的解釋。ea69c0060b6a1a3124de0e79e00efd96.jpg

如果在山頂走錯路,或是妄想走一圈的,就會碰到這樣的地形。沒錯,有人會說看起來很簡單,踩點很大,但是,沿路都是這樣的地形,而且上坡有些人已經把氣力用盡了,下坡才是真正魔王的開始。

e4823c21a3852fcff555afe1f9e237d5.jpg

沒錯,站起來的山壁~ 連上坡都要小心翼翼

9f8e6a8824be3f955d5131be3a9b3c85.jpg

到山頂,哇~天空很亮,沒有濃密遮天的山毛櫸葉子,山毛櫸依然倔強挺立!周圍人少少的,大約20人,沒有之前山毛櫸季節,如慶典般的萬人朝拜,一早六點就塞車要排隊過回音谷的窘境。所以,有時候也不一定要在美景當季時,上去人擠人,人少更能安靜自在的欣賞自然美景。12月31這天,人少到讓我很驚訝。

276b5b032a9334c445190c6dcbd228b1.jpg

4d60f09ce4d28106d02fd6b3ff081c85.jpg

短暫休息後,正要從基點旁有一條小路往八五山古道,O型一圈回去。居然先看到有兩個,要從我們要下去的路,正要下去,而且裝備也看起來不像是要走這種困難路線的人,其中一個穿布鞋,兩個都是小背包。我搶先大聲問,先生你們車停哪邊? 回答我 北得拉曼林道那裡。我回 那你們不能走這裡喔。回答我 我們想下去看看可以O型走一圈嗎?  我回 那邊下去 路線很難也不能走一圈,而且有叉路走錯會走到往北橫的探勘路線。解釋很長,他們才乖乖回頭。我不想,你們在山上,什們東西都沒有的探勘中級山跨年,更不想消防隊新年第一天就辛苦找人。

恐怖的故事講完了,重點就是基點旁的小路別下去,那邊回不了北得拉曼登山口。但是,那裡是山友廁所的地方,所以也沒有圍起來。但是,還是可以立個牌子說,直接寫此路不通,只是廁所。或是上完廁所請回頭原路回去。

5605cb04592a3196e4fd4d9e7722be57.jpg

另外,借用健行筆記加魯地圖的圖資,說明內鳥嘴山頂的路線。山頂共分出去三條路線,北得拉曼上來的,就請原路回去,記得過山毛櫸前面一點,有兩條叉路,左邊那一條已經被圍起來,並上警語告示。右邊才是回去的路。第三條在基點旁,無法走一圈回登山口,再次強調。另外,發現很多人等高線不會看,或是連離線地圖APP都沒有,這個,個人觀點沒有難到需要上課的地步。我個人就是灌好APP後,找一些影片看一看,然後去小郊山實地操作幾次就會了。等高線,不是國中就教過,忘了也是上網查即可。

f6105bbd0b6483e3001976d418299bc4.png

題外話。人生就要像內鳥嘴山頂,這顆山毛櫸,當繁華退盡,不受萬人崇拜時,也能一身傲骨屹立不搖,無論受不受關注,這顆山毛櫸還是靜靜的屹立在這裡。所以,爬山也真的不用一窩蜂去追逐美景,而是要問你自己用什們心態去爬山,在看美景前,你做了多少準備。看過太多人,一開始滿腔熱血,但卻很少充實技能,勤練體力的。

9f6e1796d24ef194fb2555e484630161.jpg

另外再補充一個,真實案例去年農曆年前的故事。

2021農曆年前兩天a15070cd1e8663c25431c89627e760ed.jpg在劍龍稜上,遇見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就是,我們因為是走來回路線,三點半下山途中在劍龍前段,龍背段終點,遇見一個73歲的老先生,有點重聽,但身體硬朗。他獨攀什東西都沒帶,只有一罐水和外套。沒頭燈,也不曉得路。

他問: 上去是不是快到了

大家緊張的回: 沒有喔,上去還要3小時左右,中間有很多地方比這裡更不好走。你要跟我們一起下去嗎?

我補充: 那個555峰過了,還有三大魔王,「跨步換線」 「步步驚心」 「貼屁騎龍」

他說: 什五?  什王? 我來四次了都沒爬完,這次我一定要爬完。

大家更緊張的說: 真的天色晚了,你和我們一起下去吧。下次,在早點來吧。山永遠都在,你家人在等你回去過年。

他說: 你們先走,我在這裡看一下風景。

大家緊張說:不要啦,我們等你。你看完風景,我們一起下去。

後來好不容易勸服他下山,沒想到他脾氣很固執,下龍背很難。我們要幫他還不給幫。就只能看他慢慢的下來。中間還有一大段,他在講經商的故事,還有台積電有多好,還有我們年輕人都沒有冒險犯難的精神。的確,我們沒有,只想每一次爬山平安的回家。回家才是目的,登頂從來不是。從龍背護送他回南雅社區公車站,折騰了快3小時。如果我們沒強押他下來,絕對消防隊就要上去找他,冬天山上風大又冷,他應該會受不了。

驚險萬分的三個小時,比我自己爬還要累。

跟團也要做功課 自己的安全自己顧

我爬山,只有在叉路很亂的郊山找路過。但是高山,很多都只有一條路,或是路線指標很清楚,路跡比郊山、中級山還清楚。真不曉得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漫不經心,還是迷了路。團體登山,請還是要自己做功課,不要老是行程中問領隊快到了沒,或是完全沒地理路程概念傻傻的跟。

有時隊伍拉太長,就算有領隊和壓隊,還是會有迷路的風險。請為你後面要走的路,付出時間和體力去練習,和研究路線吧!連假看新聞批評別人的同時,也請反省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成了新聞的主角…希望大家可以很問心無愧的說,我上山都是準備充分,快樂上山,也快樂下山。



留言

預設頭像


  • Bob  Lotus的頭像 Bob Lotus

    讚,拍拍手

    • 林楊貴的頭像 林楊貴

      醍醐灌頂

      • AF 的頭像 AF

        辛苦你了 

        • Jeremy Hsu的頭像 Jeremy Hsu

          感謝!您是做善事,會有福報的。

          • Michelle Wu的頭像 Michelle Wu

            超棒的👍觀念更棒,認同。

            • Martin的頭像 Martin

              這觀念真的很好,除了自己有評估風險,也避免了別人陷入風險!

              • Ye的頭像 Ye

                上次也是勸了一個帶路的,

                想要過某山頭繼續往前走"大"圈一點,

                光看手機軟體上地圖就認為可以走,

                殊不知往前必須下至海拔約400m的溪谷,

                再陸續上到700 800 1100 1300的四個山頭,

                然後才緩降回到"小"圈的另一個1200的山頭,

                不講高度光距離看地圖粗估要多走小圈1.2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