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高山症,是很多人剛開始爬山,最容易感到緊張的事情,而且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山友也都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它總是來得很突然,折磨到你很崩潰。而且多半發生的當下,我們對很多狀況的判定都是「好像是....應該是....可能要這樣做....」等等充滿不確定的解法,所以我就去上了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開的高山症與攜帶型加壓袋PAC操作訓練課程。
畢竟山持續在爬,我需要一個正確的判斷與解法!!專業技能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最實在,對吧! (⁎⁍̴̛ᴗ⁍̴̛⁎)
先分享我自己高山症的經驗,當時爬南湖大山,出發前一週因為工作幾乎每天只睡2~3小時,缺乏睡眠也讓體能狀態非常差,那時我走到雲稜山屋時就滿累的,當晚也睡不著,隔天早上起床在雲稜山屋,就開始頭痛,但心裡想好不容易抽到南湖也請好假,實在不想放棄,好像頭痛還能忍,就繼續上去。
(後來證明這樣的決策,根本大錯特錯~下次再來就好,真的不要硬上啊!)
▲開啟苦行僧模式,啊不是原本不是說好上山拍網美照嗎?▲累到飯糰也不香了,直接睡死,但睡歸睡飯糰還是緊握手中,很怕餓到 ๑´ڡ`๑。
但走到審馬陣山屋就必須迫降去睡一下,休息片刻才能再推到圈谷,果然到圈谷後入夜又開始頭痛、睡不著,覺得有點吸不到空氣,隔天也出現想吐的噁心感,整個南湖大山就在一個生不如死的狀態,也算是另類感受的帝王大山的震撼(苦笑)。
▼▲看似輕鬆美好的南湖大山之行。▼實際上被高山症折磨到不成人形。
也是在這趟學到,若出現高山症,最好就是立即下山,因為能立刻下山是好事,因為你要平息的只有沒攻頂的遺憾,這點遺憾跟生命危險相比根本不算什麼,有健康的身體,下次再來會更美好!
但不能立即下山該怎麼辦呢?要如何正確的觀察自己身體變化跟下次的預防?
首先在課程上老師會詳細介紹包含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的各種判斷方式,很多網路上類似資訊很多,不過隨著醫學演進,很多內容也都會更新,來上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課程,能獲得最新版與最正確的資訊接著也會教你用「最客觀、準確、並能快速讓救難人員、隊友,理解你此刻情況的表達方式」,像我在南湖時,隊友問我狀況,我總說好像還好、差不多、有點痛這些不精準的描述,因為我自己也不知自己高山症狀況等級到底到哪。透徹了解完高山症發作原因、症狀,以及緩解辦法後,也會舉例各種狀況題跟同學進行QA,也有同學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大家一起討論。老師接下來帶著我們操作攜帶型PAC加壓袋,PAC絕對是一個救命工具!當患者沒有辦法立刻下降高度,可以躺進PAC加壓袋內,即使在超過3000公尺的高海拔山區,也能在10分鐘內讓加壓袋內下降到海拔低於2500公尺的氣壓,透過加壓、加氧減緩患者高山症症狀,然後等患者好一點後陪同他下山。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操作一次流程,並且也要躺進去裡面,感受當患者進入PAC的情況。打氣是透過腳踩幫浦,但其實包含患者躺進去時的狀況觀察,還有安裝加壓袋細節,以及如果加壓袋突然破損或有異狀如何排除,「眉眉角角」不少,而且真的在操作時,也會慶幸自己是在山下先學,因為如果真的在山上需要使用,肯定手忙腳亂。接下來換我躺進去裡面,一開始有點緊張,因為我挺怕窄小的空間,但其實充飽氣後空間感滿寬敞的,不會有很壓抑幽閉的感覺,甚至老師說之前還有學生在裡面挑戰平板撐!哈哈哈,所以空間絕對沒問題拉!
▲躺在PAC裡頭,灌飽氣空間相當寬敞。熟悉內容後老師接著會一個個考核每位學生,確定每個步驟是否都能獨立操作,並教大家一些小技巧,舉例來說,像是女生力氣小,腳踩幫浦打氣時可能會灌不進足夠的氣,老師會即時教我們好踩的角度、速度、力氣分配等。▲跟老師請教問題中,老師一定心想這女的幹嘛一臉殺氣XDD▲喔原來是要拿掉口罩(證照)後才笑嗨嗨 ~(˶‾᷄ꈊ‾᷅˵)~
考核通過後協會會發給大家證書、與證照,代表可以操作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設置的PAC囉。接著我們換去山上山屋看看。
PAC加壓袋包含桶子,重量近20公斤,這些也都是協會義工協助揹運上山,放置在各大山屋,真的得來不易要珍惜,除了很推薦大家去上PAC課程取得證照,在山屋若看到PAC桶子旁邊或裡面被堆放垃圾,也可以幫忙清理,好好妥善照顧它,在危急時使用救人一命!
更多爬山生活在IG:emmaku0327 、YouTube : 山谷谷_谷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