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1/27
-
回程日期2022/01/27
-
相關路線海口山山徑
-
相關山岳
心得文長注意:本篇心得為個人對於海口山相關文獻與個人經驗的整合,本篇主要介紹海口山登山路線及大山腳附近公路尋找外埔庄、下大山腳兩個平地基石(上一次平地基石心得:2022.01.23金雅土木局町杭標_頭前溪),當然包含我一路在鄉間覺得新奇的各式事物。研究六篇在網路上找到關於海口山的網誌。最後是我與父親對於「大山腳」這個地名的猜測。
- 相簿:2022.01.27海口山_外埔庄_下大山腳_大山
- 路線:2022.01.27海口山_外埔庄_下大山腳GPX
- 裝備:布手套兩雙(沒有拉繩只能抓土石、草根及樹枝)、鏟子一支(預期挖掘深埋於土中的基石)、鐮刀一支(除草及樹枝開路)、緩衝氣墊包材(用於填充背包防止水壺位移)、薄外套、備用上衣一件、運動褲一件、抹布一條(擦拭用過的鐮刀)、塑膠袋數個(裝用過的布手套及包住鐮刀)、似皮鞋材質的黑色運動鞋兩雙(泥濘不堪)、600毫升寶特瓶裝自來水一支(清洗雙手及鐮刀)、折傘一支、500毫升保溫瓶裝綠茶一支、商用背包、腰包(單獨放置手機,方便即時攝影之用)
路線規劃:
簡化版
去程 | 新竹車站→大山車站 |
過程 | 大山車站→海口山→外埔庄→下大山腳→大山車站 |
回程 | 大山車站→新竹車站 |
大眾運輸
交通 | 起點→終點 | 出發時間 | 抵達時間 | 花費時間 | 花費 |
YouBike | 清華大學(小吃部)→新竹火車站(前站) | 7:58:43 | 8:14:59 | 16分16秒 | $10 |
新竹火車站(前站)→新源建功一路口 | 14:30:35 | 14:47:18 | 16分43秒 | $10 | |
台鐵 | 新竹車站→大山車站(區間 2513) | 8:28 | 9:00 | 32分 | $40 |
大山車站→竹南車站(區間 2532) | 13:29 | 13:40 | 11分 | $40 | |
竹南車站→新竹車站(區間 2184) | 13:59 | 14:17 | 18分 |
詳細版
- 顏色標示:紅色-大眾運輸、橙色-方向、藍色-寺廟、紫色-控制點、基石
- 去程:清大清齋→YouBike清華大學(小吃部)→YouBike新竹火車站(前站)→新竹車站→大山車站
- 過程:大山車站→向左轉↰→明山路176巷→海口聖玄宮→海口平交道→玄寶大橋下方涵洞 (涵洞路口)→途經十七大排→西瓜田十字路口(地點)→海口山海軍三角點海軍1050→折返↕→西瓜田旁碉堡→南北十一路(途經碉堡)→興山寺→苗8鄉道(明山路,途經福德宮)→外埔橋(王爺宮大排)→向右轉↱→王爺宮大排旁柏油路→向右轉↱→水泥路→紅磚矮牆→外埔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渡(33)→折返↕→王爺宮大排旁柏油路→126縣道(勝利路,途經海埔公園)→向左轉↰→苗11鄉道(大山腳路,途經天聖宮、竹南代天殿靈雲宮、後龍海埔天聖宮)→向左轉↰→南幹線旁水泥路→向左轉↰→圈內福德宮→向左轉↰→向右轉↱→田埂→下大山腳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渡(34)→折返↕→向左轉↰(見後龍圳幹線)→向右轉↱→福德祠(地點)→東明里平交道→向左轉↰→田野無名道路→秀山街(可見大山站前福德宮)→向左轉↰→大山車站
- 回程:大山車站→新竹車站
苗栗縣後龍鎮海口山,又稱為大山腳山,是座擁有罕見海軍三角點的小山丘。11月29日時是我剛研究登山運動的第19天,我在網路上調查新竹一帶的郊山時,發現廣興兩公婆所記述的一篇2012.02.12 大山腳山(海口山)得知苗栗有座極其鮮少人記載的郊山,沒有明顯的路可以上去,能夠上去的時間有季節與天候限制,草木叢生海風強勁。經過長達約2個月的時間研究,原定於1月22日出發但礙於東北季風影響,桃竹苗一帶週末幾天(1/21-1/24)下起陣雨,我猜測可能因雨導致山坡土石鬆軟而無法上山,加上研究專題計畫出現變數使得我必須多待在實驗室幾天。
1月26日大掃除完後,提早從實驗室去新竹車站附近竹蓮寺一帶的五金行購買園藝用的鏟子與鐮刀,順便在附近吃滷肉飯當晚餐。當天傍晚收拾好裝備,隔壁的可能已經回家了趁現在安靜之時想早早入睡,但深怕明天迷路便反覆模擬思考路線到凌晨一點,上床睡覺時卻感覺精神極好完全睡不著。
1月27日,大約早上7點10分起床,7點56分從宿舍出發,從清大騎YouBike穿過新竹公園及地下道後到新竹車站對面的廣場,怕趕不上班次不想等紅綠燈便快速從地下道穿過後進入車站。早上的列車廂裡較少乘客,鮮少有機會坐車裡的坐椅,南下經過的車站除了「三姓橋」及「香山」都不曾聽過。即將抵達大山車站時,廣播中文念作「大山」,台語則是念作傳統地域名稱的「大山腳」(臺羅:Tuā-suann-kha),覺得挺新奇的。
約九點的時候抵達大山車站,下車的乘客僅有我一人,獨自走過月台之間的天橋後到站房,僅有一位年輕的男性服務人員戴著口罩坐在票卡感應出入口旁,過卡後出了車站發現旁邊有間很新的廁所,便在此處稍微解放一下。離開車站附近向左轉沿著明山路176巷,經過海口聖玄宮附近,越過海口平交道及穿過玄寶大橋下方涵洞,途經十七大排後沿著不知名道路抵達附近有碉堡的西瓜田十字路口(地點),我自行命名三個田埂以方便解說:大崩壁旁矮防風林(連接靠近碉堡)為第一田埂,大岩壁南側旁矮防風林(連接靠近水溝堤與產業道路交界)為第二田埂,登山口旁田埂上高起的防風林為第三田埂,由東南面路線(文章第二段會提到分類方式)登山口出發。
根據相對於三角點位置的方向,我分類出四條通往三角點的路線,分別為:第一個東北面路線,於2012年由先前廣興兩公婆上去的路線,之後傑瑞沿著此路線上去,大致與我所行經的產業道路與水溝堤平行,會經過山上的碉堡。第二個南南西面路線,由大山福德宮那側上去,我粗估計算為四條路線中行程最長者,如果從衛星地圖觀察可能是最直觀的路線,2010年8月萌芽隊曾試圖從此路線上去。第三個是東南面路線,此路線為本次我所採用的路線,是直線距離最接近三角點的路線,祥馬先生於2019年時所記的手寫資料並沒有加以詳述沿途情況,僅有「自行找路陡登15分(鐘)」的描述。退隱山林先生於2020年也是從這條路線上去,沒有詳述沿途狀況但有提供GPX檔案,我主要是根據此GPX(非常感謝退隱山林先生)上去並用GPS的APP定位。第四個南面路線,根據萌芽隊(風之足跡)網誌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東南面路線更南側的垂直陡坡山壁上去後向東北方前進,廣興兩公婆曾評價「路線太長不合時間效益」。
講述完我對於路線的理論研究,接下來就是我實踐的過程。在2012年時期,萌芽隊、廣興兩公婆及傑瑞的網誌中可以知道當時還沒有風力發電(風車)的存在,無法藉由風車判斷方位。在我攀登的過程中不時確認風車的位置來確認自身位置,上山起初多爬藤與溝樹之類的枯樹幹與樹枝,踩踏時發現樹枝已腐爛而碎裂非合適的立足點,陡坡約為80度且無拉繩,藉由類似牛筋草的草根抓爬,擋住去路橫擋的樹枝用鐮刀鋸斷。在半山腰處多為細小枝葉與爬藤,手腳並用戴著布手套抓草根及用鐮刀除草開路上去。當我快要抵達倒碑墳塚前,手機還收到廠商的Email,心裡稍微顫抖了一下(慣性緊張)。在墳塚周圍平坦處稍作休息,再上去能看見類似小徑的草長形凹陷,會經過一處稍微開闊且平坦的高草原但樹木密度還算高,有一小片月桃在這附近。再上去需鑽過一些溝樹與爬藤形成的稀疏隧道,繞過一棵溝樹即為三角點所在地。
依依不捨地離開三角點後,原以為短短的路程只要依循原路回去就能下山,但是上山容易下山難,當我走回稀疏樹林隧道附近時卻無法認出原路。三角點的南北側各有類似山徑且不明顯的路,從三角點下去經過溝樹附近有條靠近龍柏的岔路,下去後似乎有條不明顯的路通往西南方,可能與南南西面路線銜接,透過GPS發現會與原路線越走越偏,於是返回龍柏附近,再下去經過較為寬闊的半山腰。記憶中經過很多月桃,於是往月桃多的方向前進,走了一小段發現與原路景色不同,但又似乎很相似,經過稀疏古怪的枯樹群後,能夠清楚地看見山腳下的西瓜田。此時身旁的高草叢(高至我的腰部)一團東西在竄動,事後與父親討論可能為蛇,野狗的可能性較低(因為沒有吠叫聲),嚇得我急忙從高草原凹壑(可能是雨水沖刷形成的短期小河道)爬下去,拉住幾棵溝樹的樹枝下去黃土崩壁後踩在田地時才感到安心。
經過剛剛的冒險,我循著原路回到碉堡旁將身上所有的裝備卸下。穿在外面的薄外套背面全濕,鞋子沾滿了泥濘和鬼針草的種子,由於褲子的材質較平滑所以很少沾黏鬼針草但因為露水而褲管全濕。把背包放在地上後發現因為多次被樹枝卡到而有腐爛物及泥土沾在表面,尤其是裝水壺的側邊小袋子。鐮刀上沾滿草枝和泥塊,稍微用帶來的罐裝清水和不需回收再用的布手套清洗。趁著四下無人時趕緊換衣服後,補充水分,將散落一地的裝備用塑膠袋打包好,包含那雙髒鞋子(事後發現背包裡全是土味)。以在西瓜田十字路口為基準,開始上山時間為9:25,到達山頂時為9:57,下山回到十字路口時為10:58,上去花費22分鐘,下去(包含休息時間)花費61分鐘。
在西瓜田十字路口躊躇著,昨天在實驗室清出一些垃圾,今天則是要還留在學校的同學將那些垃圾丟垃圾車。回到十字路口時大約上午11點,經歷迷路的奇妙冒險後內心一時無法平靜,往回車站路上一小段後,覺得來都來了乾脆把剩下兩個基石也走完(畢竟交通費全部要100元,不走會覺得有點浪費)。於是沿著田間小徑繞到海口山北面,能夠清楚地看見風車正面,旋轉的時候風扇葉片會在瞬間擋住陽光。
銜接到南北十一路時,經過通往通霄漁港的路牌往北方能夠看見一棟白色白色溫室,目測距離我大約兩百公尺以上,這時一群狗在溫室附近吠叫並一直往我這裡走。我一開始並未發現牠們的逼近,而是在觀察海口山西側面的岩壁斷層還有向內凹陷的山勢,並發現另外一座碉堡。當牠們開始奔跑的時候我覺得事態不對勁,心想在這方圓兩百公尺內除了我之外完全無人,被狗圍攻的勝算似乎很低,於是我開始加快腳步,心跳不停加速。就和在半山腰處遇到草叢裡的不明竄動物時一樣,我感受到生命威脅,全身急速冒汗,在轉入山路轉彎處後,回頭確認狗群看不到我的的視野後,開始在公路上狂奔。
公路坡度逐漸上升,跑到另一座風車下方時我快喘不過氣,不斷地乾嘔著,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卡在食道裡。喘息了一陣子後繼續沿著南北十一路經過大片田地及興山寺,銜接至很大條且車速很快的苗8鄉道(明山路),在外埔橋也就是王爺宮大排旁右轉,沿著大排旁柏油路。在田野十字路口處向右到紅磚矮牆附近,「外埔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渡(33)」就在紅磚矮牆後的民宅院子裡。
折返回王爺宮大排旁的柏油路後繼續向西北方走,接到126縣道(勝利路),途經海埔公園向左轉接苗11鄉道(大山腳路),途經很多寺廟,像是天聖宮、竹南代天殿靈雲宮,穿越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後會遇到後龍海埔天聖宮,在附近左轉沿著南幹線圳溝旁水泥路,再向左轉經過圈內福德宮,左轉、右轉後經過朱槿防風林,進入田埂後,在綁著紅布的鐵棍旁有「下大山腳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渡(34)」。(田野中的路很多沒有路名,所以在後龍海埔天聖宮後走的路並沒有跟當初我自己規劃的一致)
離開下大山腳基石時約12:37,走了大約十公里,本次旅程即將進入尾聲。後續的路程與當初的規畫有落差,像是不該先過平交道而是沿著鐵路旁,途中會經過大山站前福德宮,過了平交道則是加長路程距離。最後一段路有點枯燥,可能是因為我還沒吃飯吧?到車站附近沒有便利商店,最近的要到450公尺遠的7-ELEVEN 大山門市,於是先到車站旁的廁所解放。
13:07時進入車站後掃實聯制QR Code、量體溫和刷卡進站後,一個人傻傻地到第一月台候車亭坐著發呆,時刻表上寫13:29時有北上到竹南的車,在等車的時候第二名候車乘客也坐到我旁邊的候車亭,是名看起來像是大學生的男生,但是等到13:45時車才來,而且是停在第二月台(看軌道上碎石的氧化程度,原以為第二月台沒有在使用),我和那名第二乘客連忙跑過天橋衝進列車裡,這才發現列車要在大山稍微臨停一下,白忙一場。在竹南轉車之後,在回新竹車站的路上,14:24的時候在離開三姓橋附近也是臨停了一下,最後平安地回到學校。
最後是春節連假回到老家後,和父親討論為何大山腳名為大山腳。最初我在這個網站得知一些理論:像是海風吹蝕之說及建機場取土之說,但兩理論都是建立在以前這附近真的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山。於是不去考慮山高大的思考面向,在與父親講解登山路線時打開Google地圖給他看後,他說「這座山的形狀很像一隻腳」,我這才恍然大悟。但更嚴謹一些,古時候的人沒有衛星雲圖要怎麼知道其形狀?從一些風水師勘測地形的方法或是登高望遠等可能,才有機會知道海口山的俯視圖。所以推測結論是「大山腳」可能並非「大山」(形容詞:高大之山的)「腳」(名詞:山腳之下),而是「大」(形容詞:巨大的)「山腳」(名詞:山形成的腳)。
結論:
- 本次步行路程花費大約4小時 2分鐘,路長約12.15公里。
- 三個基石:海口山(海軍三角點)、外埔庄(圖根點)、下大山腳(圖根點)
- 開拓個人在苗栗後龍地區的路線
- 第一次於離開新竹到苗栗進行路程執行
- 第一次購買工具開路
參考文獻結論:
- 日期:主要集中在2、3月的冬季,唯一的10月沒有成功
- 交通:經過涵洞、在西瓜田附近進入,山下及山上有碉堡(東北面路線)
- 地形:1. 崩壁陡坡爬繩 2. 緩坡但樹林茂密
- 路況:草很茂密,十年前有路條,現在則不知道是否存在,山頂較少樹木視野佳(現在則很多,視野差)
參考文獻:
1 | 2009.10.14 | 海口山 OCT 14 2009 |
2 | 2012.02.05 | 20120205 苗栗後龍【海口山】稀有海軍三角點 --- 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
3 | 2012.02.12 | 2012.02.12 大山腳山(海口山) |
4 | 2012.03.02 | 再探海口山(大山腳山) MAR 02 2012 |
5 | 2019.03.16 | 二十一17苗栗縣後龍鎮1頂垺尾莊山2下垺尾莊山3羊寮山4大山腳山5網絃山6外埔庄7下大山腳基石巡禮 |
6 | 2020.02.26 | 苗栗基石之旅(三)-- 中尖山、造橋口山、造橋老庄山、造橋、大牛朝山、登板血山、頂埒尾莊、下埒尾莊、羊寮山、大山腳、外埔庄、下大山腳(2020.02.26) |
文獻內容研究: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