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https://mypaper.pchome.com.tw/wen7654321/post/1380572816
如果條件允許
同一座山、同一個地點
我偏好只去一次
因為所有東西都是第一次接觸
你的每一個細胞都睜大眼睛看著
第二次之後 這種新鮮感就削弱了
但是熟悉、不必探索卻會產生安全感
有時候我們就會屈服於安全感
就像畫家重複受歡迎的畫風、技巧
講好聽一點就是找到自己的風格
就像馬白水、丁泉雄找到了淋漓暢快的畫風
接下來的後半輩子就是重複這種畫風
你聽說大師到了七老八老有新作展出
跑去一看
只是把四開的画搞成全開、連幅屏風
畫風卻停滯在成名之年
。
台灣的藝術界很和諧的
只有歌功頌德、互相吹捧
一旦被冠上大師更是領了免死金牌
再也聽不到一點批評
大師就自以為立下了藝術三角點了
站在山頭不肯下來了
也不再攻克其他山頭
。
我們常常在有些熱門山頭看到熟門熟路的人
一年攻頂上百次
每條路、每塊石頭、每個裂縫都瞭如指掌
對著新嫩山友(尤其是辣妹)侃侃而談
充滿了自信和不自覺的油膩
大致和大師給人的感覺差不多
前一次到馬崙山
因為從谷關車站到登山口路途遙遠
所以沒時間走完全馬
初二就改過自新 騎摩托車直接到登山口
直接省了兩小時
當時是2020九月份
櫻花還在沈潛
春節期間櫻花卻爆發一樹的煙火
充滿了節慶的喜氣
09:46
在登山口看到尋人啟事
發生在2020十月份
至今已經失蹤四個月
他的車停在八仙山
後照鏡掛著衣服
我們會把衣服掛在後照鏡的情況 大概是下了車、鎖了門 才覺得穿太多 又懶得開車門 暫時掛在後照鏡 等一下就回來拿
此事奇特之處是兩邊後照鏡都掛了衣服
比較像留下信號 不是單純的暫時掛一下
但是信號所意為何
陳老先生找到前 也沒人知道
經過果園小逕抵達登山口
10:05
剛好比上次早了兩小時
也就是谷關車站走到此花費的時間
綠色小屋看起來沒變
地上除了落葉 還有很多種子
上次橋上漫天飛舞的蝴蝶
現在也不見了
10:41
到達松樹媽媽
10:53
回望台地上的果園和對面的大雪山
11:00
花了一小時 抵達三叉路口
上次就是從這裡下山的
雖然氣溫很宜人
但是這一小時讓我走得蒸氣騰騰
放在口袋裡的相機鏡頭因此有了一道水氣
拍出的照片就多了灰濛濛的鬼影
馬崙山的特色
步道上的樹根可以增加抓地力
層層交疊的松針和落葉 像無盡的瑜珈墊
頭上還有樹冠如傘 讓你不會曬成乾 (缺點也是沒對外景觀可看)
椅子和涼亭的出現也很妙
本來不想休息的
看到它們就忍不住坐一下
吃橘子、餅乾、香蕉
。
有幾個退休的前輩
可以是週休七日、天天星期天了
但是
不是六日、國定假日 他們也不出門的
就像沒看到涼亭、椅子 叫他們休息會不自在
有人常走的步道 松針已經像地毯了
沒人走的森林裡 我也好奇地踩了踩 幾乎像踩在氣墊床呢
基本上馬崙山步道穿梭在衫林、松樹、紅檜、扁柏裡
沒什麼機會看到其他山頭
日據時期的馬崙山是伐木場
所以能留到今天的大樹都因“無用之用”
比如松樹媽媽就是主幹分叉
下面這株松樹則因為劈腿
13:00
炭窯遺跡
解說牌說這裡沒有相思樹
所以是當時的日本人和漢人以青剛燒成木炭
炭窯就是當時留下來的
。
要注意的是解說牌的下半段:
原住民直接以木材燒火煮飯
舉青剛木為火把....
寫得含蓄
但意思就是當時日本人視原住民為番
不可教化的
尤其泰雅族還有獵人頭的習俗
更是可怕又野蠻
避之唯恐不及
怎可能還肩並肩疊炭窯?
這炭窯跟原住民一點也沒關係
屋頂已塌陷
躲過日治時期的樹都是不正直的、不成材的
但是很有觀賞價值
13:24
漸漸地出現房屋遺址
這區域比較平緩也是當然的
又不是猴子和山羊
人住的地方當然要平緩
。
除了就地取材的石頭和木材
也有水泥、紅磚、金屬
我光是來健走都覺得很要命了
搬這些建材真是不敢想像
*廚房 灶下
各位可以上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 線上借閱八仙山林場史話
看一下八仙山林場生活的狀況
八仙山林場被砍得差不多時
就看上隔壁的馬崙山
展開了馬崙山懷木其罪歷史
所以
從八仙山(佳保台)牽了索道到馬崙山(新山)
基本上從八仙山到新山(馬崙山這邊)可以搭索道
不然走一趟三四個小時 半天都不必工作了
蔣介石視察八仙山林場
也搭這種索道上山
據說啦
馬崙山步道也是因為蔣介石來視察
動員了一萬兩千人(這麼多人擠在山上做步道,前後的鼻子和屁眼都要碰在一起了,很唬爛啦,信不信由你)兩三個月就弄起來的
。
今天我沒看到索道遺跡
算是緣分未到
*很有犀牛感的樹
大約從這裡開始遇到了這組山友
一對夫妻和一對母子
女子都是從貴州嫁來台灣的
他們的出現對我而言非常實用
在照片提供比對大小
在時間上提供最遲基準(就算是摸黑下山也有人作伴)
在心境上提供疏離和親近的平衡(也就是說怕寂寞時可以靠近他們,覺得聒噪又可以離遠一點)
看似水井 但是又不夠深
還出現一對
我猜 應該是(鳥居)的基礎
兩根木材放進洞裡 再架橫梁就是鳥居了
再往前 發現更多圓洞
一排四個
大約兩排
如果把柱子插在圓洞 框起來的範圍似乎可以是個神社
這個石梯爬上去的小平台也有建築基石
也是神社遺址的一部分
古董級的鉛管 會帶你找到儲水池
其實這一路上來沒看到小溪
當年這麼多常住人口
水源也傷腦筋
所以八仙山林場史話也提到運材火車上山時也會順便載水
第三座涼亭
這裡之後就是累得如牛似狗的陡坡
陡峭是累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
走到這裡已經 14:08
就算如履平地 走了四小時 也是強駑之末
真的很累人
再一次感謝走在前面的四人組
調節我的速度
如果是我自己 可能一下子衝太快而去掉半條命
爬上涼亭之後的陡坡
以為就登頂了
其實還有一個更陡的坡 才是馬崙山三角點
累的腳發軟
*無景可觀的三角點
14:40
走了四個小時四十分 好像中途玩太多了 沒有專心爬山
我一路尾隨四人組 卻像是為了到三角點幫他們合照
拍了照大家就沒那麼生疏了
還相約改天去東海光顧他們的貴州風味牛肉麵
然後就下山
把看過的風光再熱一次
直接快轉到第二座涼亭
這裡的叉路往右三十公尺
上石階梯到新山國小遺址
階梯每階高達30 m
可能我已經很累了
每段30公分抬腿抬得很沈重
這高度真的有為小學生考慮過嗎?
學校的遺跡只留下水泥地基
這片木牆是後來做的
放了幾張照片和小板凳
我回到涼亭
發現樑上藏著睡袋和毯子
我的背包裡還有充裕的水和食物
甚至兩罐八寶粥還健在
行動電源還有四格
「不如就在這裡過一夜吧...」
。
回到家跟姊姊提到這劍突發奇想
她說:「還好你沒真的在涼亭過夜,我的同事有陰陽眼,說中極山的涼亭最多阿飄徘徊。」
人同此心 鬼同此理
阿飄也喜歡遮風避雨的涼亭 而不是在樹林亂亂飄
。
阿飄就跟山上的蚊子一樣
為什麼就徘徊在山上 等著騷擾登山客?
為什麼不下山
城鎮裡找到人不是更容易?
。
15:51
廢話不多說
我快速下山
走了兩三段捷徑
感謝綁黃色布條彰化登山隊 以及魯地圖
讓我可以放膽抄捷徑
發現好心人士留下的急救箱
一年上鳶嘴山一百次、兩百次的老油條 就知道在山上藏茶具和高粱酒
人家這個急救箱就把你比下去了
裡面有基本的藥品和餅乾
16:47
17:07
上回來的時候沒看到的伏木
直接壓在警告牌上
上回來的時候沒看到的伏木之二
直接壓斷了水管
17:44
八壯士
記錄著八百壯士被日本人砍伐到剩八個
經過果園
看過櫻花
在五隻狗相迎中我回到停車處
騎車回家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1118/H2WAZI66EJCFZN3QCH7D7HZMCU/
男失蹤48天 車停台中八仙山掛衣服
更新時間: 2020/11/18 21:44
轎車左側後照鏡掛著衣服。李陳信得攝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基隆市71歲陳姓男子10月2日開車離家後失蹤,至今48天。警方日前發現他的轎車停在台中市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左右後照鏡掛著衣服,車內還有手機、現金、喜餅和1輛單車,但人不見蹤影。家屬心急如焚。谷關派出所、谷關消防隊、林務局麗陽工作站、山難搜救人員出動,搜尋遊樂區周遭步道、溪谷未果,明日將在園區內擴大搜尋。
轎車右側後照鏡掛著衣服。李陳信得攝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員警在老翁車上張貼失蹤老翁的照片,並留下派出所電話,希望有人發現的話,立即向警方報案。李陳信得攝
(協尋照片被報社打馬賽克也是很妙)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老翁車上留有證件、手機、現金、喜餅和一輛單車。
從留在車上的東西看來。老先生只是到附近走走,並不打算要攻頂八仙山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谷關派出所所長王繼生表示,上周接獲八仙山遊樂區報案後,指一輛轎車停在第2停車場內1個多月。警方前往查看,發現車上堆滿灰塵、落葉,確實像停了一段時間。根據車牌查詢車主後聯絡家屬後,才知道陳男是基隆市警方發布的失蹤人口。警方在車上張貼陳男照片,希望路人看到後提供訊息。老翁家屬也在全國協尋專頁網站上發布消息,希望民眾協尋。
谷關派出所、消防隊、林務局及搜救協會在研究明日搜尋方向。李陳信得攝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