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尖山位於台南楠西區的梅嶺風景區,一月間會開滿漫山遍野的梅花,風景十分優美,以「嶺梅映雪」名列新南瀛八景之一,假日都會吸引許多遊客來此賞景或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
一百多年玉井、楠西發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日事件,稱為「噍吧哖事件」,有高達數千人因此而喪命,附近的村落甚至還被滅庄,到底有什麼樣的背景,這起事件會發生在臺南?
竹子尖山海拔為1,110公尺,列為台灣的小百岳之一,山頂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1090號,基點附近的腹地相當寬闊,視野也極為良好,可以俯瞰嘉南平原的美景,稱得上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峰。
車子可以停在梅嶺風景區的「二層坪停車場」,停車還算方便。早期梅嶺主要作物是香蕉,所以舊名為「香蕉山」,日本時代改種植大量梅樹,成為南台灣最大的梅樹栽植區,因此改稱梅嶺,以照片的古梅為例,其樹齡已高達120年之久。
從停車場先走一段產業道路,途中會經過許多攤販或餐廳,販賣各式梅子和農產品,餐廳則多主打當地特色菜「梅子雞」。大約步行500公尺即可到達「觀音寺」,這座寺廟有非常好的視野,號稱是觀賞嘉南平原最佳的地點,我在觀音寺前拍下了這張雲海的美景。
沿著「觀音步道」的階梯開始陡升,一路上可以欣賞很漂亮的山景,隨著太陽漸漸升起,雲海開始消退,我再拍下這一張照片,這時觀音寺已經在我的下方,至於遠處則可以很清楚地辨識「大凍山」和「崁頭山」等台南的小百岳。觀音步道總長大約1.1公里,即可以上到竹子尖山稜線。
上到稜線後視野更為壯闊,幾乎360度都有不錯的風景,如果天氣良好還可以看到玉山,另外也可以看到曾文水庫和南化水庫的身影。下山則沿著另一條「梅龍步道」走回登山口,路況比觀音步道稍微濕滑一點。
時間回推到1915年,這一宗抗日事件的事發地「噍吧哖」,就是現在台南的玉井,得名於原住民「大武壠族」(如圖)噍吧哖社,當地除了大武壠族外,還有閩南人和客家人雜處,種族之間的衝突較多,民風也較為剽悍,地方廟宇常有所謂的「宋江陣」活動,除了宗教的目的外,其實也有培養地方團練及武力,以保衛村莊的用意,這也是導致事件爆發的潛在因素之一。
當時台南種植甘蔗的農民很多,早期在清代時期蔗農大多都是自產自銷,不過到了1913年「玉井製糖所」成立,被大商社掌握了甘蔗收購和價格制定,在1913年到1914年之間,臺灣發生了二次嚴重的颱風,甘蔗收成不佳,米價卻一再飆漲,導致農民生活困頓,於是民間開始醞釀不滿的氣氛,官方卻也無計可施,成為事件發生的導火線,照片是當地的玉井製糖所。
事件的帶頭的主角名叫「余清芳」,1879年出生於阿猴(今屏東市),小時候在私塾念過幾年書,但是因為父親去世而家境負擔加重,只好到米店、雜貨店當童工貼補家用,但是他天資聰穎,利用夜間到公學校學習日語,而獲得錄取擔任巡查捕(員警)的公職,不過幾年後因故離職,離職後余清芳轉而投入宗教活動,並因為過去常遭受日本人的欺凌,開始極力鼓吹抗日的思想,沒想到因此被查獲並管束2年,還被刊登在1911年的台灣日日新報上。
余清芳在出獄之後更為懷恨日本人,他加入台南的廟宇「西來庵」(如圖),以「五福王爺」的名義號召信徒,由於他很有口才和魅力,有越來越多的信徒願意跟隨他。其中有一位信徒名叫「蘇有志」,是台南大目降(今新化)的富商,財產有糖廍十三處,田地、魚塭高達五百甲,窮人抗日不稀奇,富商竟然也認同余清芳的反日思想,可見余清芳絕非純粹是神棍之輩。
另一個重要人物名叫「江定」,是台南竹頭崎莊(今南化)人,在地方很有名望,還曾擔任區長的職務,他的形象就好像是「教父」電影裡的白蘭度一樣,充滿領袖魅力和威嚴,有一次與人衝突不慎殺了人,只好潛入山中逃避追緝,後來有百餘位部下願意跟隨他,就在山區以打游擊的方式抗日,余清芳聽說江定素有豪氣,便找人牽線,二人一拍即合,共謀組織抗日軍。
第三位事件的主導者名叫「羅俊」,嘉義他里霧(今雲林斗南)人,曾擔任過私塾教師,並精通算命和堪輿之術,日本時代也曾經擔任公職,但一樣是因故離職,離職後因為對政府不滿而開始抗日,被通緝之後潛逃中國廈門。聽到余清芳的事蹟後,主動潛返台灣加入行列,聲稱他有畫符念咒之能,可以用來對抗日軍,另外也以在中國的經驗,大肆渲染中國軍隊也會來台一起響應起事。
行文至此,幾位主角均已經登場,發生事件的背景也略有敘述,很特別的是主事者多擔任過公職,甚至是富商和教師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反映出當時不滿的情緒不只瀰漫在農民之間,甚至也擴及台籍的精英階層。余清芳(如圖)聲稱他受到神明的指示,未來將會擔任台灣人的皇帝,日本領台滿二十年就是氣數已盡之時,聽起來雖有點荒誕,但是那時候全台正瀰漫黑死病大疫情,信徒們依照余清芳的指示,竟然都很神奇地一切平安,再加上余清芳預言旱災,也都完全命中,信徒於是越來越信任他。
為為了籌措經費並且攏絡人心,余清芳聲稱羅俊的符咒具有避災的作用,只要捐獻財物就可以獲得靈咒(如圖),許多信徒竟然都樂於購買。隨著越來越多人都參與其中,俗話說:「紙包不住火」,開始有些消息走漏。一開始是台中廳的一位員警,打聽到「盛傳中國軍將要攻打臺灣」的情報,就很機警地提報給上級,當局也很慎重地展開調查,並掌握了幾位可疑的中國人。
日本當局攔截這些可疑人士的信件,意外發現了這個密謀反日的組織,即刻下令展開逮捕的行動,羅俊和蘇有志首先走避不及被逮捕,余清芳獲知消息走漏後,趕緊潛逃到山中與江定會合,二人決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直接起事一拼,於是在1915年7月6日,集結超過千名義勇軍,發表了「大明慈悲國」的示諭(如圖),宣布正式起事。
抗日軍兵分二路,攻擊阿猴廳和台南廳的各個派出所,包括甲仙埔支廳(今甲仙)、河表湖派出所(今三民)、蚊仔只駐在所(今三民)、小林派出所(今小林村)、阿里關派出所(今甲仙)、十張犁派出所(今高雄杉林)及南庄派出所等處,所到之處均每戰必捷,而且不論日警或是家眷,均一律不留活口。圖為南庄派出所,被余清芳採取火攻策略而燒成一片灰燼。
日本政府眼看警察無法抵擋義軍攻勢,趕緊調派步兵第二聯隊(駐在今成大光復校區)趕赴支援,與義勇軍展開大決戰,因日軍擁有山砲裝備,遠程砲火攻勢猛烈,義軍僅靠刀械抵擋不住,於是戰況發生逆轉,義軍只好退至深山裡繼續頑抗。但日軍也還無法緝獲余清芳,於是心生一計,買通鄉民設宴款待義勇軍,待酒酣耳熱之際,將余清芳綁縛送交日軍。照片為余清芳等人被押解示眾,位置在現在台南車站前。
余清芳被捕後,義勇軍終告土崩瓦解,事後遭逮捕的人數約有二千人,經判處死刑者包括首謀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合計高達866人之多,卻意外引起日本國內輿論的質疑,台灣總督「安東貞美」只好藉口大正天皇即位,將大約四分之三的死刑犯改判為無期徒刑,照片為嫌犯頭戴竹簍出庭接受審判的情形,地點在當年的台南監獄,現在已改建為大億麗緻酒店。
因為部分村民同情義軍,曾提供飲水和食物,事後日警因同僚慘被殺害,也展開了附近村莊的大報復,包括楠西、玉井、甲仙和竹頭崎等村莊均遭屠殺,圖為當年竹圍庄被焚燒滅庄的照片。雖然沒有文獻留下多少人喪命的紀錄,但依據事後戶政調查,至少有二千人以上遭殺害,附近有很多地名叫「殺人埔」、「萬人堆」等,均為當年血腥的屠殺事件埋屍地點。
噍吧哖事件影響非常深遠,不但是死亡人數最多的抗日事件,而且也是台人最後一次依靠武力的抗日,自此之後,台人體會武裝抗日不可行,而轉為體制內爭取民主與自治。在玉井虎頭山的最後決戰地點,余清芳的紀念碑高高的矗立著,標記在一百多年前的這裡,幾位台籍的精英帶領著一群農民,拼死著打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
今天我也走訪了當時玉井糖廠所在地,目前已經改建為「噍吧哖事件紀念館」,以悼念這起悲劇事件,有人會認為這起事件是以宗教蠱惑人心,但我覺得這過於簡化問題,如果農民有好日子過,何苦拼死要和當權者對抗?其實這樣的衝突沒有人是贏家,不僅是玉井的農民,連日警和其眷屬也都傷亡慘重,雙方都是時代的犧牲者。期待政府能夠苦民所苦,人民也能安居樂業,這族群衝突的悲劇,永遠不要在這一塊土地上再發生。
二層坪停車場->觀音寺->觀音步道->竹子尖山稜線->竹子尖山->梅龍步道->二層坪停車場
距離4.95公里,步行時間 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