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1/08
-
相關路線
繼淡蘭古道計畫開始的第一次淡蘭古道第一彈:北路.燦光寮古徑(全)、淡蘭古道第二彈:北路.金字碑古道之後,與朋友在新年度一開始規劃了第三彈!這天選的是北路入蘭正道中的「TK1-12一般道路」、「TK1-13金字碑古道」、「TK1-14一般道路」走走,整趟路程約6小時!
將淡蘭古道北中南路之下,由哪些道路組成梳理出來,進而整理出上方路線總圖
方便之後在規劃路線上更有頭緒,熱血的前行
每安排任一段走,累積而成後,會將所有紀錄彙整成此篇:淡蘭古道 全紀錄(文章尚未公開)
註:TK為Tamsui–Kavalan縮寫,為全線各路段編碼之開頭代號。
▼TK1-1/1-12 一般道路
為什麼這一段既是1-1又是1-12呢?因為這一小段是重疊的路,之前走淡蘭便道一開始也是這段路
上一次的路線是走藍綠色那條,往燦光寮古徑;而今天走的是淺綠色的方向,入蘭正道。
十次有八次來瑞芳一帶天氣都是陰雨濛濛,卻也成了對這裡的獨特印象,深沉悠遠的海邊小城。
到新柑橋旁,便銜接到了不同的路段點,上次走燦光寮古徑時,要過新柑橋到對面;而這次不過橋,從橋的側邊,在柏油路上繼續往猴硐的方向走去。
在不算熱鬧的路旁,有著這一座小型的土地公廟「圓山福德宮」,不論何時何地,信仰與敬天的意象總能在台灣的一街一角看見,彷彿去到哪裡都被守護著、安定著。💙
經過涵洞、走過平交道旁,我們漸漸進入了猴硐舊隧道群的區域
經過的時候四下無人,時間好像凍結了!
舊隧道是在日治時期中建設的,員山隧道群與猴硐隧道組成了「員山隧道群與猴硐隧道」,隧道通車約60冬,直到1985年停用。當時因為鐵路電氣化,而兩座隧道未到達設施的標準,而且需供大型貨物能運輸,因此後來由新建設的隧道取代。無論是非生命或是有生命的,在時間輪轉下終將更迭交替,而曾經發揮過的價值,雖然無法再延續,相信已被鎖在美好的過往時光中。
出了猴硐,我們又接上了稍微有人車蹤跡的路上,經過一座待完成的建築,很想上洗手間,幸運的是廁所已完工且有水,就借來使用了😅
繼續走,經過了過去的猴硐國小,校名已經在斑駁的外牆上歪斜的掉落,一查之下居然是導演吳念真的母校!在去年的時間,轉型成為公辦公營實驗學校,校名改為「新北市立猴硐─蒙特梭利實驗小學」。
▼TK1-13 金字碑古道
接著我們進入金字碑古道啦!淡蘭古道的三貂嶺段,全程大概兩公里,這天下雨,特別注意腳底下濕滑
「因時任台灣總兵劉明燈於山壁題詩的「金字碑」得名。由猴硐出發,沿路石階相當古樸,林蔭蓊鬱,此段也是馬偕當年傳教行醫常走的路段,故也稱為「馬偕之路」。」—淡蘭古道官網
金字碑古道之所以名為金字碑,源於同治年間時任台灣總兵劉明燈,有感路途險峻,於山壁題詩並以金箔貼附詩句。「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古人的造詣真的不一樣🤣路程已經夠累了,還是有才華能提出這樣的詩。那時候山林守護觀念可能比較不興盛,不然刻字在石壁上應該就會被罵了吧XD
這時離出發已經大約兩個小時半,走到了探幽亭,而這裡有一塊「奉憲示禁碑」也很有趣!
「立於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昔日山民任意燒林開墾,造成往來旅人受日曬所苦,故立此碑警告禁止濫伐,可說是台灣有關環境保育最早的碑文。」—淡蘭古道官網
等一群大哥大姊午餐漸漸散會後,和朋友準備來午餐🥗
悠悠哉哉的煮熱水泡熱飲,待了快一個鐘頭後,繼續完成這段旅程⛅
此時金字碑古道還沒完成,沿著路標再繼續下行~
後半的金字碑古道,大多樹蔭遮蔽,沒有太多的陽光可以平均撒下,底上的路況偏濕濘,大約半個小時後便完成了整趟 TK1-13金字碑路段!
▼TK1-14 一般道路
出了金字碑古道之後,今天的行程剩最後一段了,要先前往牡丹,再繼續走到雙溪車站,搭車回家✨
之前走北路燦光寮古徑的時候有停在這裡,從牡丹返回家~舊地重遊
「抵達雙溪車站前的一般道路。雙溪舊稱「頂雙溪」,是古道上的重要中繼站
昔日先民從雞籠往噶瑪蘭,雙溪正好是一日腳程可到,故是旅人重要的休息據點,馬偕也多次於這個小鎮過夜。」—淡蘭古道官網
到雙溪車站啦~快樂回家了🏠又完成淡蘭古道其中一段的感覺很好
謝謝這條路每次總能帶給我們靜謐與豐富的感受,路過前人的過去、踏著未來前進
淡蘭古道後會有期!
🟢下一座山見🟢
GPX紀錄: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726119
👉路線相簿
🔸近期其他步道紀錄🔸
🔸台灣368鄉鎮一日遊口袋指南👉點我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