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3/27
-
回程日期2022/03/27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港都天際線、柴山雲海、魔幻時刻
「最初,源自於一份對山的浪漫遐想,帶著豪邁的想像,忐忑的心,踏進了山林的懷抱。 壽山,又稱為打狗山「高雄山」,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喚醒了我們探索的靈魂, 好奇、萌芽、醞釀,拉開抽屜,整理一張張的手繪地圖, 自資訊尚不發達的年代,就讓我一次次的探訪,這座長期守護高雄的母親山 - 壽山「柴山」。」 |
▲港都【高雄】天際線、火燒雲
「高雄是我的家鄉、因身處於此、更想對這個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這紛亂的世界裡、讓我把心暫時抽離、在天未亮之際、踏足於此、 控制好自己的心跳、調整呼吸、讓整個身體都放慢下來, 跟隨鳥鳴的方向前行、獸鳴低吼、遠方都市滿滿星火、使我不會迷失方向, 當我們對自己的山川土地有更多的認識、歷史文化更多的了解、更能疼惜台灣這塊土地」 疫情間研讀不少與山相關專書、回顧百年前「長野義虎、鳥居龍藏、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等探險家」的冒險故事與歷史人文洞察,但願本文章,能以深度了解、取代趕路登峰,承襲其精神,介紹高雄壽山之美。 壽山、隸屬於「壽山國家公園」,包含豐富動植物生態系與歷史人文,分為幾個篇章,分別介述: ~ 有沒有哪一座山,就算你走了100次都不會膩?, 有的、是我故鄉的山「壽山」 零、 壽山簡介 壹、山海交織、夢幻的港都天際線 貳、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系 叁、深厚的情誼、柴山奉茶文化 肆、一個令人懷念的地方、迷人的歷史人文底蘊 「史前遺跡 X 百年廟宇 X 日軍遺址 X 軍事基地 X 西式建築 X 動物園 X 台泥礦區 」 伍、多變的地形、陸地上的海底世界。 「天然石灰岩鐘乳石洞 X 柴山名樹 X 一線天大峽谷 X 完善的步道系統 X 外來種的入侵一簾幽夢」 |
壽山簡介
Shoushan (CN: 壽山, also commonly known in English as Monkey Mountain, in Japanese as Kotobuki-yama) is a mountain in Gushan District, Kaohsiung, Taiwan, north of the main entrance to Kaohsiung Harbor. It was named Ape Hill by the Dutch in the 17th century to describe many monkeys on this mountain. It is also called Chaishan (柴山), and Long Life Hill (壽山) – named by Japanese in 1911-1915 for the crown-prince Hirohito (昭和天皇). Now it is a nature park where biological diversity can be seen.
【歷史進程】
參考資料:楊龢之《三百年前臺灣西岸大縱走》、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柯耀源《柴山:高雄的綠色瑰寶》、連橫《台灣通史》、杉山靖《臺灣名勝舊蹟誌》、鄧柑謀《柴山自然生態之美》與柴山維基百科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位置示意圖 【壽山國家公園】
▲GPX:壽柴縱走O形(南壽山-北柴山三角點)(標示路點) 【納維布魯】
▲感謝前輩提供,圖片來源【背包客棧】:曾騰桂、黃文俊
壹、山海交織、夢幻的港都天際線
「山上的晨霧與微風,以好像擁抱我們一般的觸感,輕輕地撫摸,走在林下的山徑,讓旅人的心也變得溫柔,我傾聽著,從樹梢滴落的霧滴,以及天真無邪的鳥鳴,目光盡頭,白雲升起,飄盪空中,這時我的心仿佛回到從前安詳平和的世界」 - TADAO KANO 雲海、都市、大海、「叁者並存」:上有波濤雲海、中有鋼鐵叢林、下有無盡汪洋 感謝山神 - 雲海、對於登高山的人而言,已是大景當前,然而都市中的雲海,可又更難能可貴。破曉之際、昏暗的夜空被劃出四大橫溝,由上而下依序為拂曉的藍橘色天空,波濤洶湧的浩瀚雲海、逐漸復甦的繁忙都會與地平線下方的無際汪洋。光影快速切換,天空中的顏色分秒不同,正式上演一齣「雲海大戲」,這獨有的風景僅出現於鄰近大洋的都會區中。此時部分的高樓像似飄於空中,如同空島。人們居住住所一分為二 - 略稱為「雲上」和「雲下」,而在遠處眺望的我們,難得以高空飛行的視角,欣賞這上天的恩賜,難得美景。 |
▲港都【高雄】天際線、柴山日出
貳、高雄諾亞方舟、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系
面對山裡的種種 - 陌生的環境,多變的天氣,為什麼理當嚮往舒適安逸的我們一次次的往山裡走去 ?也許是喜歡山的純真與自由,又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個性與靈魂。平時日復一日穿梭於城市的鋼筋水泥城牆中,忙於工作;每當回到山上,總是可以重新得到力量。
「平衡忙碌之餘,爬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不是種形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庸碌的世界中,尋找一絲浪漫與慵懶。」 - ZOEY |
每當工作壓力大、就會想往山上走走,去看看一陣子沒見的猴子朋友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園區內因具獨特的珊瑚礁植被及多樣性的動物資源,根據調查已知的植物約有917 種、鳥類137 種、哺乳類16種、爬蟲類 22 種,還有無數的昆蟲及其他動物,為一座自然寶庫,更是絕佳的自然教育與自然科學研究基地。 資料來源:國家自然公園 【內有清單】 |
▲每當工作壓力大、就會想往山上走走,去看看一陣子沒見的猴子朋友
台灣獼猴:
|
▲壽山國家公園、白腰鵲鴝
▲壽山國家公園、血藤
延伸閱讀:【登山植物學】資料持續更新
叁、深厚的在地情誼、柴山奉茶文化
「你我試飲一杯,藍天調和綠地的酒, 杯面飄著新加的陽光薄荷,明靜、透亮 呈現出粉藍色日昇的耀人光彩」。 |
▲柴山特有的奉茶文化,除了可以供應山友熱茶亦可同時鍛鍊體能
更多資訊詳見:「柴山志工奉茶隊」
一、柴山志工奉茶隊的支出與資金來源 : 柴山山上共有三個奉茶站1.雅座、2盤榕、3.七蔓奉茶站,三站提供大麥養身茶的材料都是中藥材有洋蔘、糙米、大麥、決明子、 紅薏仁熬煮而成,另盤榕還有洛神花茶、薑茶及19種中藥材熬煮而成無重金屬的青草茶,奉茶站財務各站自行管理,每站一個月支出費用大概3、4萬元左右,由各站內部揹水義工自發性繳交,絕對不接受外界捐獻,以避免事非產生。 二、柴山志工奉茶隊目前組織 人員: 1. 奉茶揹水隊正式名稱為「柴山志工奉茶隊」,由愛好爬山的山友所組成共約200多人,志工分類為:煮茶(最辛苦)、揹瓦斯(48公斤)、揹水(10、20、30、40公斤都有)、修損壞的木棧道、撿山上遊客丟的垃圾、清猴大便等等。 三、柴山的奉茶文化意涵 : 奉茶隊已成立二十幾年了,由喜歡爬山的山友組成,再慢慢經由揹水、訓練體力來開始,並在上面煮養身茶給爬山的山友們喝,成員由奉獻中獲得成就感,也幫助了他人,形成一個良好的風俗。 資料來源:「柴山志工奉茶隊」 |
肆、一個令人懷念的地方、迷人的歷史人文底蘊
柴山林相豐富、遺跡處處與散落文物,如同時光凍結一般,像似訴說著高雄的過往歷史,「史前遺跡 X 百年廟宇 X 日軍遺址 X 軍事基地 X 西式建築 X 動物園 X 台泥礦區 」交織出豐富的柴山人文歷史,輕撫旅人的靈魂、使我們一如既往地向山走去。讓身為老靈魂的我們在錯綜的樹幹與枝條中穿行、走入時光的縫隙中。
|
(1) 橫跨七千年,高雄目前發現最早文化遺址「小溪貝塚」
▲壽山國家公園、小溪貝塚
北柴山西北側舊桃仔園聚落海邊的桃仔園貝塚,是高雄市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化遺址,推估年代約在西元前四千至五千年,出土文物包括陶器、石器等工具,並有貝塚及棺槨墓葬的遺跡,屬於牛稠子文化層。小溪貝塚遺址是早期原住民食用貝類後堆積的遺跡,貝塚的層次相當豐富除了貝類之外,陶片數量亦多,也發現陶環、石斧、骨針等。小溪貝塚和後方山洞均為日治時期時高雄中學的日籍博物學教師土屋恭一首度發現,後山洞遺址為蔦松文化層,距今約二千年至四百年,洞穴內發現成年男子骨架、砂鍋,並有鐵器出現。 資料來源:WIKI |
(2) 建於大清,壽山山腳下的百年廟宇,「龍泉」
▲壽山國家公園、龍泉宮 【大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創建】
龍目井龍泉宮,位於台灣高雄市鼓山區青泉街106號,主祀天上聖母。平日香火鼎盛,是當地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主神天上聖母媽祖的聖誕千秋日。
|
▲壽山國家公園、龍泉寺 ( 大清乾隆9年(1744年)所創建)
|
(3) 山海連線、大船入港、「柴山阿朗壹」
▲壽山國家公園、柴山阿朗壹【舊軍事基地管制區】
|
(4) 台灣現存最早現代西式建築「打狗英國領事館」
▲壽山國家公園、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打狗英國領事館」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為建於咸豐8年(1858年)天津條約及咸豐10年(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之後的英式建築,位於高雄港(清打狗港)口北岸的鼓山上,基地高度離水面約30公尺,東側、西側及南側皆緊臨陡峭的懸崖,北側連接鼓山,形成背面靠山、三面環水的形勢,是當時英國掌理海關稅務工作的重要據點。在臺灣目前現存的西式近代建築中,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年代最為久遠,同時為臺灣第一座由英國工部出資興建的領事館官邸。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目前保存「領事館」與「領事官邸」兩棟主體建築,是臺灣當前最完整的西方領事館設施,建館工事由英國工部負責設計監造,也是南臺灣第一棟由外籍技師監造的建築,其兩棟建築物反映在高雄開港後對於當地殖民建築發展的重要地位。 清領時期: 1858年(咸豐8年),由於鴉片戰爭戰敗,清廷簽訂《天津條約》,被迫開放臺灣淡水、雞籠(今基隆市)、安平、打狗四大港口,因此在1861年7月英國駐臺領事郇和四度訪臺後,正式開埠。英國為拓展對臺灣貿易的經濟利益,在1864年(同治3年)於打狗港設置海關,正式開港,英領事館也因此自淡水遷至打狗,7月英國副領事史溫侯(R. Swinhoe)則向甸德洋行(Dent & Co.)租用打狗港內的廢船「三葉號」(Ternate),以作為打狗副領事館使用。1865年(同治4年)2月,打狗副領事館正式升格為領事館,改租旗後華人房舍為館舍,同年8月天利洋行(MacPhail & Co.)則於旗後碼頭邊建造完成一座兩層樓的洋行建築物。1867年(同治6年)5月,英國新任領事賈祿向天利洋行承租位於旗後的洋行建築物五年,以作為打狗領事館的館舍。數週後天利洋行破產,建築物拍賣給怡記洋行,但租約未受影響。英國為拓展對臺灣貿易的經濟利益,設置領事館,行使保僑、商務、領事裁判權及地方交涉。最後在1876年(光緒2年),英國政府永久承租取得哨船頭碼頭邊與海關相鄰的一塊土地,擬規劃興建打狗領事館的新廳舍。英國政府與海關並在土地交界處各樹立下石界碑,其中兩塊界碑今日依然保存,一為「VR大英國地界1876」;一為「台灣關地界」。1877年1月,英國政府正式取得哨船頭山丘上兩塊相連的土地,擬規劃興建領事官邸。此兩塊土地也與山丘下的領事館預定地相連。並在年底開始動工興建,最後領事館及領事官邸則於1879年8月落成,在相關文件中即將之稱為「打狗領事官邸與打狗領事辦公室」(Takow Consular Residence & Takow Consular Offices) 日治時期: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進入日治時期,1901年,英國政府對於領事官邸進行整修,並將外牆紅磚敷以水泥,以避免空氣中海鹽成分對磚面的侵蝕。同時也將原本的將木構迴廊改建為磚造圓拱迴廊。1908年,由於日本積極建設高雄港,因此哨船頭及旗后山地區均被劃入港口要塞之範圍,英國政府因此放棄打狗領事建物的使用權。並在1925年將領事建物群售予日本政府使用,領事館隨後於1932年作為「高雄水產試驗所」使用,1936年5月4日,日本政府則將英國領事官邸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當時高雄市役所為慶祝高雄海洋觀測所成立、高雄州廳落成與全島實業大會舉辦及,並為宣揚高雄各項經建成果,乃於5月1日至7日舉行「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領事官邸遭受損害。 戰後至今: 1945年,當日治時期結束後,舊英國領事建物群歸中華民國政府所有,領事館仍作為水產試驗所,進行海洋生態、物種基礎調查研究等工作。而領事官邸則充用為氣象測候所。1973年,當氣象測候所遷至前鎮漁港後,領事官邸因而棄置無人管理。又逢多次風災導致處處斷垣殘壁。1976年,水產試驗所遷移,領事館改作為水產試驗所員工宿舍使用,1977年,由於中度颱風賽洛瑪帶來的嚴重破瓌,導致領事官邸的屋頂全毀,直至1983年中華民國文建會評定官邸「為稀有古蹟後,官邸才開始隨後兩年進行修復,並在完成修復並闢為高雄史蹟文物陳列館,陳列有關打狗開拓及近代史之文獻、鳳山縣舊城模型、歷史圖照等歷史發展重要文物資料。最終在198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官邸以「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名義為直轄市定古蹟,並在1999年4月22日,將往昔哨船街通往領事官邸之唯一古道併入領事館範圍列為古蹟。2019年2月22日,文化部正式公告將市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及「高雄州水產試驗場(英國領事館)」合併,指定為國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 資料來源:WIKI 英國首任駐臺灣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 羅伯特·斯文豪等,是一位英国外交官與博物學家。他長期在華南地區與台灣從事於動物學研究,其中又以在鳥類學等研究領域的貢獻最為著稱。他為臺灣許多鳥類、魚類 、哺乳類動物留下最初的學術紀錄,並致力於搜集動物活體及標本,且將之定期寄送至倫敦動物園等機構。1870年,他發表的華南與臺灣地區哺乳類相關報告,是與動物地理學有關的學術論文;此論文之內容被華萊士引述於其《島嶼與生活》(Life of the Island, 1902),也被禮密臣引述於其《台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1903)。 除鳥類與哺乳類外,他也是最早以科學方法記錄台灣昆蟲的研究者。他將在台灣採集的昆蟲標本交給亨利·貝茲(Henry Walter Bates)和華萊士研究,兩人於1866年在倫敦動物學界分別發表兩篇報告;該些報告是關於台灣昆蟲最早的科學性報告。 ▲羅伯特·斯文豪「有史以來最勤奮和最成功的探索博物學家之一」,資料來源WIKI 台灣知名的動物,「台灣水鹿」、「藍腹鷴」皆是以其名命名。以其姓氏命名之物種類別:
參考資料:張譽騰. 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台灣的自然史調查經過及相關史料;打狗開港逾百年 台灣首任英國領事史溫侯子孫跨海尋根...等 |
(5) 日治戰備要塞、震洋特攻隊、「日軍遺址、爐灶」
▲壽山國家公園、日軍爐灶
二戰所建之日軍爐灶與蓄水池之遺址,是日軍為了躲藏與長期抗戰所建造生火造飯之基地。磚造爐灶平台高度不及腰身,平台上設計多個爐灶口,可同時放置大鍋、飯桶或烤網烹飪,以供應部隊伙食,灶口下方則堆積柴火,灶台底部還有通風口可控制燃燒和進柴。爐灶旁還設置蓄水池,可搭配附近的震洋水庫供應烹飪及民生用水。附近亦有「日本海軍震洋特攻隊預備撤退山洞」、「震洋特攻隊撤退點戰備小水庫」、「四口灶」等日軍遺址。 |
(6) 走讀臺灣首座現代化的大型水泥廠、「台泥高雄遺址」
▲壽山國家公園、舊台泥、礦區道路
▲壽山國家公園、入料口
▲壽山國家公園、舊地磅
台灣水泥廠亦稱「台泥鼓山廠」,前身是日本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浅野セメント株式会社)的高雄工場,為臺灣首座現代化的大型水泥廠。該工廠於1917年開始生產,二次大戰後該工廠在1946年4月與其他臺灣的水泥工廠一同被水泥監理委員會接收,同年5月設立台灣水泥公司後成為其廠房;但在1992年11月27日高雄廠因礦權到期而停止開採壽山的石灰岩,1994年7月時停窯不再生產水泥,大部分的廠區已停止運作。隨著市民環境運動的興起,台泥七十多年的採礦歲月也結束了。台泥高雄廠於2014年大部份廠房拆除完畢。至今2016年,高市將水泥廠原址開發成明渠、滯洪池、高級住宅區,與開挖與鐵路地下化,台泥舊廠已成為炙手可熱的開發土地…一切被埋葬的歷史建築,逐漸變化成新一代人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 - Wiki 【迷路狼的廢墟探險】 |
(7) 公義長存,萬世和平 「二二八紀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政府將台灣歸給國民政府,當時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未深入民間體恤民意以致地方與政府之間誤會日深,零星衝突不斷,終於在民國36年(1947)釀成了二二八事件,為了紀念事件中罹難的生靈,以及撫平民族創傷,終於在1993年2月28日於壽山南麓山腰上豎立「高雄市二二八和平紀念碑」,紀念碑由藝術家屠國威規畫設計,碑體是採用義大利進口白色大理石雕砌而成,而基座的兩圓底盤代表和睦圓融,紀念碑文由台大中文系教授陳芳明撰寫,高雄市民合力建碑於此,希望後代子孫能記取歷史教訓,莫讓悲劇重演,用愛來化解猜忌,使公義長存,萬世和平。 資料來源:玩全台灣 |
伍、陸地上的海底世界、柴山地底世界。
「天然石灰岩鐘乳石洞 X 柴山名樹 X 地底下的柴山 X 完善的步道系統」
陸上的海底世界 - 體驗在如珊瑚礁中漫步的登山趣味
|
(1) 完善的步道系統
▲壽山國家公園、完善的步道
(2) 找樹的人「木を探しています」
▲ 找樹的人、百年月橘
▲ 找樹的人、一簾幽夢,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錦屏粉藤」
▲找樹的人、長髮公主
▲找樹的人、久電山
▲找樹的人、樹拱門
(3) 柴山的地底世界
▲陸地上的海底世界、大峽谷
▲陸地上的海底世界、龍尾
▲陸地上的海底世界、龍身
▲陸地上的海底世界、天雨洞 【探洞須合法申請】
▲陸地上的海底世界、猩猩洞 【探洞須合法申請】
後記:
兒時、父母帶我走進壽山,只因一場無心的涉足, 開啟我對山的嚮往,於是在山的一隅,會心的凝視、知心的對話, 激盪出一次次難忘的回憶,這座山有你的記憶、我的感動、你我的心事。 貳十多年來、高雄發生快速的城市變遷, 在外地讀書多年的我,每每回到高雄便會登上壽山, 若山頂有一台縮時攝影機、一定可以見得歷史巨輪快速轉動,見證高雄城市的轉變與發展。 壽山乘載高雄人共同的回憶與情誼,成為你我心中不可抹滅的記憶。 高雄壽山,是一座我願意來訪愈100次,甚至1000次的山;感謝山神,每次的拜訪都會讓我有所成長。很榮幸與山友們分享我的所見所聞與所學,柴山不僅是一座文明的醫院,透過登山的過程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硬朗與健康、更是一座位於都市中的森林教育所,豐富大城市中人們的心靈與內涵。 |
「山是一面鏡子,讓人看到自己的本來樣貌,引領我從生活模式與知識的深谷中走出來,拂過身邊的嵐霧,仰望夜空的繁星,山教導了我們永恆與純粹,山上一日、凡間一年、願本文點滴,帶讀者進入山的世界」。 - <山是一面鏡子> 何英傑。
參考行程記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