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嶺步道(三層瀑布)、中坑古道、柴寮古道出猴洞

  • 出發日期
    2022/04/09
  • 回程日期
    2022/04/09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魚寮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中坑古道 (37).JPG - 中坑古道

旅遊日期:111.04.09  天氣:晴天

旅遊路線圖:三貂嶺火車站10:40→碩仁里三貂嶺步道入口10:53→福興宮11:57→越嶺鞍部13:20→柴寮古道入口13:55→猴洞火車站14:30

三貂嶺步道 (36).jpg - 三貂嶺步道

10:40三貂嶺火車站,一大票的登山隊伍下車很是熱鬧。應該大部分都是衝著三貂嶺步道(三層瀑布)而來,也是我今天行程的第一段。總覺的三貂嶺的月台已失去昔日的原始味道。

三貂嶺步道 (1).JPG - 三貂嶺步道

出車站右轉小巷道,斑駁坍塌的屋牆,但還能記憶昔日的景貌。時光流逝讓人不勝噓唏!

三貂嶺步道 (2).JPG - 三貂嶺步道

三貂嶺舊隧道改建為自行車道已是期日可待。舊隧道頂書有「至誠動天地」。

三貂嶺步道 (3).JPG - 三貂嶺步道

機車頭通過基隆河三貂隧道前鐵橋,想起念瑞芳高工時常在星期六中午從瑞芳搭平快車,就雙手抓著門旁的鐵桿吊掛著晃過基隆河進入三貂嶺隧道回到雙溪站。

三貂嶺步道 (4).JPG - 三貂嶺步道

過鐵道涵洞沿著平溪線鐵道旁小路走往碩仁里。紅磚獨立厝面對著平溪線鐵軌有種說不出的靜寂,屋旁的蓮霧樹真高大,屋況很好有人居住。

三貂嶺步道 (5).JPG - 三貂嶺步道

跨過平溪線鐵道。右側白色建築物是碩仁國小(已廢校)。

三貂嶺步道 (6).JPG - 三貂嶺步道

碩仁國民小學大門緊閉。

三貂嶺步道 (7).JPG - 三貂嶺步道

這條古道從三貂碩仁里沿著基隆河上游走,中途跨過「中坑溪」及「五分寮溪」。路徑沿著五分寮溪,途中有「合谷瀑布」、「摩天瀑布」、「枇杷洞瀑布」,稱作「三層瀑布 」。因沿著五分寮溪抵達平溪的五分寮聚落,故也叫做「五分寮古道」。

三貂嶺步道 (8).JPG - 三貂嶺步道

石階步道上回眺碩仁里。

三貂嶺步道 (9).JPG - 三貂嶺步道

三貂嶺 步道一開始是約近百公尺的石階步道,整齊有致的舊石階揭開序幕,一旁是石砌的排水溝。

三貂嶺步道 (10).JPG - 三貂嶺步道

這條昔日平溪「五分寮」聚落來往猴洞、瑞芳所走的道路,在經過「台北縣風景特定區管理所」整理後正式命名為「三貂嶺 步道」。

三貂嶺步道 (11).JPG - 三貂嶺步道

合谷瀑布是三貂嶺 瀑布群中水量最大,也最為壯觀的瀑布,它位處三個瀑布中的下游位置,瀑布有上下兩層,上層高約25公尺,寬約9公尺,下層略窄,高約15公尺,寬約6公尺。

三貂嶺步道 (12).JPG - 三貂嶺步道

左邊竹林間可見昔日礦場的房舍及設備遺跡,以前曾鋪設五分車運煤鐵路,所以沿途山路才能這麼寬闊平緩。

三貂嶺步道 (13).JPG - 三貂嶺步道

第一座繩索吊橋通過中坑溪。

三貂嶺步道 (14).JPG - 三貂嶺步道

三貂嶺 步道為宜蘭鐵路開通前,瑞芳、侯硐、三貂嶺 、平溪、菁桐等當地居民出入要道,為淡蘭古道支線之一。

三貂嶺步道 (15).JPG - 三貂嶺步道

第二座繩索吊橋通過五分溪。臨溪處竹叢搖曳、幾顆柳杉成蔭。

三貂嶺步道 (16).JPG - 三貂嶺步道

過繩橋左邊叉路往合谷瀑布瀑頂及五分寮山。取直行續往摩天瀑布,右側有一大片的柚園。

三貂嶺步道 (17).JPG - 三貂嶺步道

古道沿著五分寮溪岸而行,路徑雖有起伏,但依然輕鬆好走,沿途有柳杉林與竹林相伴, 為五分寮古道中的菁華路段。

三貂嶺步道 (18).JPG - 三貂嶺步道

摩天瀑布前觀瀑平台,平台旁大樹林立,樹蔭遮天,即使夏天來此觀瀑也相當清爽。

三貂嶺步道 (19).JPG - 三貂嶺步道

摩天瀑布崖壁內凹, 彎如月亮,岩壁的彎弧,既壯觀又優美。 瀑水自崖頂灑落而下,柔弱如絹輕擺,瀑布最後沖擊瀑下的大石而水花四濺,偶現彩虹於瀑下。

三貂嶺步道 (20).JPG - 三貂嶺步道

石階爬往枇杷動瀑布。

三貂嶺步道 (21).JPG - 三貂嶺步道

一段垂降石壁,下半段已被呂梯取愛。

三貂嶺步道 (22).JPG - 三貂嶺步道

只剩上面一小段還保留鑿岩為階的原有狀態。

三貂嶺步道 (23).JPG - 三貂嶺步道

枇杷洞瀑布高峻內凹岩壁頂部懸空窟窿形狀有點像枇杷,因而名為枇杷洞瀑布吧!瀑布高約十幾公尺,岩壁險峻氣勢萬千。

三貂嶺步道 (24).JPG - 三貂嶺步道

三貂嶺步道 (25).JPG - 三貂嶺步道

大岩壁下拉繩爬岩壁上枇杷洞瀑布的瀑腰。

三貂嶺步道 (26).JPG - 三貂嶺步道

進入瀑腰從內往外看瀑水傾瀉而下的景觀。

三貂嶺步道 (27).JPG - 三貂嶺步道

繩索木梯沿壁爬上枇杷洞瀑頂。

三貂嶺步道 (28).JPG - 三貂嶺步道

接上稜線小水泥路,左往大華火車站右走中坑古道、柴寮古道出侯硐火車站。取右往侯硐。

三貂嶺步道 (29).JPG - 三貂嶺步道

三貂嶺步道 (30).JPG - 三貂嶺步道

水泥墩越過枇杷洞瀑頂五分寮溪。

三貂嶺步道 (31).JPG - 三貂嶺步道

平坦淺流枝葉低垂的溪面。

三貂嶺步道 (32).JPG - 三貂嶺步道

枇杷洞瀑頂岩床。

三貂嶺步道 (33).JPG - 三貂嶺步道

步道越嶺。

三貂嶺步道 (34).JPG - 三貂嶺步道

步道出五分寮產道上接106公路。續走往福興宮。

三貂嶺步道 (35).JPG - 三貂嶺步道

12:00福興宮(四品財神公)。步道至此右轉進入中坑古道往侯硐,直行出五分寮產道再出106公路。取右過福興宮進入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 (1).JPG - 中坑古道

福興宮四品財神公。

中坑古道 (2).JPG -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沿著五分寮溪左岸緩爬而上。

中坑古道 (3).JPG - 中坑古道

簡單木板橋過小溪流。竹叢處處。

中坑古道 (4).JPG - 中坑古道

枕木沿著小溪流鋪設行走過空地。

中坑古道 (5).JPG - 中坑古道

枕木步道與山路交替開始陡爬。

中坑古道 (6).JPG - 中坑古道

古道第一次越嶺,越嶺處有休息區。今天古道上也是有很多登山客。

中坑古道 (7).JPG - 中坑古道

枕木步道越嶺後彎曲陡下山谷。

中坑古道 (8).JPG - 中坑古道

短木板橋過山澗,幾顆柳杉林立。

中坑古道 (9).JPG - 中坑古道

古道山丘上的「中坑福龍宮」土地公廟。小廟前有石板堆砌的簡單供台。

中坑古道 (10).JPG - 中坑古道

古道沿著山腰繼續陡降而下。

中坑古道 (11).JPG - 中坑古道

古道下至溪谷在此涉水過「中坑溪」。

中坑古道 (12).JPG - 中坑古道

平坦淺流清澈的中坑溪。

中坑古道 (13).JPG - 中坑古道

古道過溪沿著中坑溪左岸緩走而出。

中坑古道 (14).JPG - 中坑古道

中坑溪岸石壁,通過滿是壺穴的潮濕岩石路段。

中坑古道 (15).JPG -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 (16).JPG - 中坑古道

進入一段山溪的溪岩路,與溪水共走。

中坑古道 (17).JPG - 中坑古道

在溪床裡往上走。

中坑古道 (18).JPG - 中坑古道

離開溪床石階古道陡爬而上。

中坑古道 (19).JPG - 中坑古道

遇見一段人馬逆向下來,今天此古道上倒是很熱鬧!

中坑古道 (20).JPG - 中坑古道

古道第二次越嶺,嶺上一樣設有休息區。

中坑古道 (21).JPG - 中坑古道

越嶺後木樁土階隨即陡下山谷。

中坑古道 (22).JPG - 中坑古道

石階、石砌駁坎,應該是古厝地。

中坑古道 (23).JPG - 中坑古道

荒煙漫草中斷牆殘壁的古厝殘跡,石臼還是靜立在殘牆邊。

中坑古道 (25).JPG - 中坑古道

又遇一隊人馬從逆向下來,隨隊的這隻小狗似乎很累的樣子!

中坑古道 (24).JPG - 中坑古道

過古厝地木樁碎石路又開始爬過嶺。

中坑古道 (26).JPG - 中坑古道

古道第三次越嶺,嶺上都設有休息區。

中坑古道 (27).JPG - 中坑古道

越嶺後古道一樣隨即陡下山谷。

中坑古道 (28).JPG - 中坑古道

古道轉平緩,左側經過一道長長的石砌高牆。研判應該是古厝地基。

中坑古道 (29).JPG - 中坑古道

果然不錯、仰頭看見石砌牆上林間有石頭厝的屋牆。這處古厝地的規模不小,昔日是大戶人家。

中坑古道 (30).JPG - 中坑古道

水泥墩越過小溪。

中坑古道 (31).JPG - 中坑古道

古道沿著平緩的小溪緩緩而走。這段是中坑古道的精華路段,沿途緩緩水流、竹影搖曳、古厝殘跡!

中坑古道 (32).JPG - 中坑古道

簡單的木板橋連續左右過溪。

中坑古道 (33).JPG -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 (34).JPG -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 (35).JPG - 中坑古道

古道、溪流、水瀑在溫暖陽光下,讓人頻頻放慢腳步享受這天然的景觀。

中坑古道 (36).JPG - 中坑古道

這段平緩的溪水古道上不少這種簡單的木板橋。

中坑古道 (39).JPG - 中坑古道

原始的溪床景觀,夏天來時水裡有不少的溪蝦。

中坑古道 (40).JPG - 中坑古道

古道沿溪而行忽左忽右。

中坑古道 (41).JPG - 中坑古道

通過一處林樹遮天深邃的林道。

中坑古道 (42).JPG -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上最後一次過溪。

中坑古道 (44).JPG - 中坑古道

溪岸上右邊芒草地昔日應該是梯田地,現今已是芒草地了。

中坑古道 (45).JPG - 中坑古道

古道在此右轉漸離溪岸。

中坑古道 (46).JPG - 中坑古道

又出現石階古道、石砌駁坎,又是一處古厝地。左邊叉路山徑往五分山。取右石階而上。

中坑古道 (47).JPG - 中坑古道

昔日古厝地已是平坦的碎石休息區。古道從此厝地又要開始陡爬!

中坑古道 (48).JPG - 中坑古道

筆直陡峭的木樁碎石路準備又要越嶺。

中坑古道 (49).JPG - 中坑古道

13:20越嶺鞍部,大隊人馬在嶺上休息。中坑古道至此結束,鞍部往下進入柴寮古道路段。

中坑古道 (50).JPG - 中坑古道

越嶺而下進入柴寮古道一路下坡出侯硐。

柴寮古道 (1).JPG - 柴寮古道

木樁碎石步道一路輕鬆而下。

柴寮古道 (2).JPG - 柴寮古道

古道轉為原始下坡土石步道。

柴寮古道 (3).JPG - 柴寮古道

步道轉緩在山腰小木板橋通過小山澗。

柴寮古道 (4).JPG - 柴寮古道

這座約20米長的木板橋通過一處山溝崩塌處。

柴寮古道 (5).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在通過木板橋後路基變寬且平緩而下出侯硐。

柴寮古道 (6).JPG - 柴寮古道

柴寮路13號獨立鐵皮屋,屋旁一台生鏽廢棄的三輪車。

柴寮古道 (7).JPG - 柴寮古道

這應該是土石產道了,只差沒有鋪上柏油。

柴寮古道 (8).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9).JPG - 柴寮古道

左側木樁土階截彎取直,有指標牌往侯硐車站。取左下土階。

柴寮古道 (10).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11).JPG - 柴寮古道

古石階步道沿著山壁而下,已能聽見下方火車經過的聲響。離古道出口部遠了!

柴寮古道 (12).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13).JPG - 柴寮古道

古道上看見鐵道了,經過山坡菜園。

柴寮古道 (14).JPG - 柴寮古道

13:55古道出口接上水泥車道。

柴寮古道 (15).JPG - 柴寮古道

水泥車道通過鐵道涵洞。

柴寮古道 (16).JPG - 柴寮古道

侯硐礦工工寮「內寮仔」。右邊立有簡單導覽圖。

柴寮古道 (17).JPG - 柴寮古道

內寮仔:民國57年本礦坑口南向鐵路邊興建的工寮,由靠北向兩棟一樓磚造及靠南向的二樓半加強磚造建築組成。現存的二樓半寮仔內部是隔成三層樓功能的礦工宿舍,每一個窗戶位置就是一戶礦工全家生活起居的空間,舉凡吃飯、小孩讀書、睡覺等都是在此小空間內,內寮仔的兩端樓上樓下各設有爐灶工礦工炊事。。(資料來自:周章淋,黑金的故鄉 猴硐,台北縣政府2009)

柴寮古道 (18).JPG - 柴寮古道

瑞三本鑛:昭和15年(1940)為了開採南端落差500尺斷層下的本層煤所設立的礦坑,原坑名為「本坑」,是瑞三公司產量最大的礦坑,主坑為平水坑道,其內設有一、二、三、五斜坑及再卸、又卸做為通道,而採煤點是在「腳塔」(片道)的坑道,最遠卸底距本礦坑口4,572公尺,深度由坑口海拔+96公尺挖至海拔-348公尺。。(資料來自:周章淋,黑金的故鄉 猴硐,台北縣政府2009)

柴寮古道 (26).JPG - 柴寮古道

今天碰到坑外有導覽員,可以進入礦坑參觀,雖然只有短短約50公尺深,但還是慶幸有機回可以進入參觀。

柴寮古道 (20).JPG - 柴寮古道

可看出這段坑壁是岩層,裡面還用圓木樁頂住坑頂。

柴寮古道 (21).JPG - 柴寮古道

只能走到地面這根圓木前不能再深入,原路走出。

柴寮古道 (22).JPG - 柴寮古道

坑內水聲隆隆,右側坑壁下有水道。

柴寮古道 (23).JPG - 柴寮古道

接近坑口才能看清水道內水。

柴寮古道 (24).JPG - 柴寮古道

從坑內流出水又清又涼水量又大。

柴寮古道 (25).JPG - 柴寮古道

本坑吊橋橋墩遺址:昭和15年(1940)本坑(本鑛)開坑時,於舊斷橋處重新興建供運煤車及人員通行的鋼索吊橋,其中一座橋柱以河床上巨大石頭當柱敦。民國35年整煤廠南向礦車斜坡道完成,本坑礦車改由基隆河西岸行駛後,吊橋僅供人員通行,復興橋通車後吊橋多年未修鋼索已斷,僅留傾斜橋柱及橋墩。。(資料來自:周章淋,黑金的故鄉 猴硐,台北縣政府2009)

柴寮古道 (28).JPG - 柴寮古道

柴油機車庫:本礦坑內的平坑及坑外平面運送礦車都由柴油機車頭負責牽動,此電車庫是專門負責本鑛6台執勤中及2台預備柴油機車頭的維修保養,由電車組機電人員負責機車頭各種故障排除、更換、維修、保養,除了少數零件進口外,一切自己製造改修,所以電車庫幾乎就是一處全功能的柴油引擎機電工廠。。(資料來自:周章淋,黑金的故鄉 猴硐,台北縣政府2009)

柴寮古道 (29).JPG - 柴寮古道

穿過侯硐柴寮路老街道,街景樓屋好像回到幾十年前。

柴寮古道 (30).JPG - 柴寮古道

古厝地已變成菜園地。

柴寮古道 (31).JPG - 柴寮古道

右邊棚下有兩個大的舊郵筒,一紅一綠,記得綠郵筒投一般平信而紅郵筒投限時快遞。

柴寮古道 (32).JPG - 柴寮古道

紅磚古厝很有古味,這在當時是這裡很好的房子。

柴寮古道 (33).JPG - 柴寮古道

紅磚砌的圓拱門廊,大門及正面牆都用原木板。

柴寮古道 (34).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35).JPG - 柴寮古道

一旁廢棄屋內放有一台舊的三輪包車,這也年代已久的骨董了。

柴寮古道 (36).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37).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40).JPG - 柴寮古道

整修中的瑞三選煤場及高跨基隆河的瑞三運煤橋。

柴寮古道 (38).JPG - 柴寮古道

柴寮古道 (39).JPG - 柴寮古道

14:30抵達猴硐火車站,搭火車離開結束行程。貓造型的天橋。

柴寮古道 (41).JPG - 柴寮古道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