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系列(一)金字碑古道與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北巡

  • 莫利(mori)
  • 1,041 次點閱
  • 1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芎橋里附近三貂嶺古道,相傳為平埔族白蘭氏所踏查出來之古道,為淡蘭古道之一,途中之「金字碑」,乃同治六年(1867)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北巡於此,以鐫詩貼金箔所成,因此又稱為金字碑古道。

       到了清嘉慶12年(1807)台灣知府楊廷理因朱濆侵擾蛤仔難(今宜蘭),由艋舺經三貂嶺古道前去蘇澳平亂,在其「丁卯九日錫口道中」詩中提到:「…漫道經行曾萬里,危巔措足步徐徐由艋舺、錫口至哈仔難中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嶺,過溪三十六里,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嗣後道光元年(1821)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亦提到當時的情形: 「磐石曲磴而上,凡八里至其嶺。嶺路初開,窄徑懸磴,甚險,肩輿不能進。草樹蒙翳,仰不見日色。下臨深澗,不見水流,惟聞聲淙淙,終日如雷,古樹怪鳥,土人所不能名,猿鹿之所遊也。藤極多,長數十丈。無業之民以抽藤而食者數百人。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

       由上述可知嘉慶、道光年間,三貂嶺古道仍是一條狹窄山徑且有原住民出沒之威脅,行經此處是項艱辛及冒險的行旅。有鑒於此,當時北台首富林平侯,田園拓及噶瑪蘭地區,因運送米糧之需要,遂於道光3年(1823) 獨自修葺自苧仔潭至大里簡七、八十里之嶺路和溪梁,其子林國華繼續其義舉,自此之後三貂嶺古道行旅往來變得更加寬敞且安全。

       前述臺灣鎮總兵劉明燈(1838 -1895),字照遠,號簡青,為湖南大庸(今張家界永定)人,抵台任總兵期間自1866.12.08至1868.10.01。清朝總兵在台巡閱營伍,自乾隆39年(1774)每年要南、北巡一次稱為「總巡」,時間大約在十月農閒到年底,封印前結果必須要奏報。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以後規定每年巡閱營武路線,由台南郡城出發北巡到淡水、石門,南巡至屏東枋寮(鳳山縣)水底寮,北巡直到嘉慶19年(1814)才到噶瑪蘭。當時的北巡路線大致為:台南郡城→嘉義縣城→斗六門汛→林圯埔(今竹山)汛→水沙連(今日月潭)汛→彰化縣城→大甲汛→後龍汛→竹塹城(新竹) →中壢→桃仔園→艋舺營→暖暖→三貂汛→隆隆汛→頭圍汛→噶瑪蘭城汛。

連結: 相關紀錄及相片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