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宥伶探勘心得分享文

  • 陳宥伶
  • 18,873 次點閱
  • 104 次拍手
  • 相關路線
    3000公尺以上高山探勘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這篇文章是今年三月我發在臉書「靠北登山社大小事」的。
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58762891130930/permalink/1713561672317709/
原本沒打算納入健行筆記,因為它純粹只是一篇我個人探勘的心得感想文。
但是最近我發現了有人把我這篇的文字刪刪減減,再加ㄧ些字,然後寫在他的文章裡,不過他的文章很完整,我的只是佔其中一小部分。
但那ㄧ小部份的大綱都是我的,所以我知道。(不過我發佈完之後又補充了一小點,顯然這位作者你沒看到,所以你沒有補進去🤣)
其實我看到有點難過,我本來就不介意分享…
但我覺得是你的心血,你可以寫
但如果你的大綱是複製別人的文章
你真的要寫出出處,這樣才好。
原本就已經有朋友跟我建議,不要只發在臉書,因為臉書翻閱率太快,很快就不見了。
但當時因為我太傷心,又很懶,就擱置了。
現在我把整個原文複製到健行筆記。再重申一次,這只是我個人探勘前習慣做的一些功課,也許不甚完整,但我相信絕對對ㄧ些人有幫助。

(註:對方已經看到我的文章,也補上了原始放在靠北登山社的出處,我很開心,正向的溝通真的很重要☺️)

~~原文如下~~

今年才到3月,已有2位我認識的,非常傑出的女山友離開。
我感到不可置信、震驚、難過和不捨。
我覺得她們的能力都很好,都在我之上。但ㄧ旦碰到意外,再怎麼強,怎麼厲害,都留不住😭

也許有些喜歡爬非百岳的山友,可能對我有ㄧ點點熟悉
因爲我有在網路上分享ㄧ些我曾走過的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連帶的ㄧ起把gpx 公布。
之所以公布的原因是想讓一些已完百,想爬不同山頭的人有更多的資訊可参考。所以我在網路上留下行走時間,路徑,水源,要注意事項之類的。
但我卻從來沒有寫過,我事先是怎麼做功課,我要避免的是哪些風險等等。

此刻我決定把每次做行前規畫的粗淺心得跟大家分享,希望對想爬探勘路線的人有一點點的幫助。
而不是用「反正網路上都有人po了,我拿著軌跡照走就好」的心態來爬山。

當然有的細項,若想要深入了解,你都必須上網查(或者去上課),我沒有辦法在這邊ㄧ一教學。
沒有人天生就會,我也是透過上網學習,ㄧ步步走過來的。

現在就來說說我出發前會做的事!

首先,ㄧ定是先上網查看看有沒有人爬過這座山,有資訊可参考嗎?!
但我爬的山很多都沒有資料可參考!所以我必須先做下面的功課。

1- 定出山頭~ㄧ定要拿出地圖先定出正確的山頭,不然你走錯山頭不就好笑了嗎!也不要只参考魯地圖的山頭,魯地圖上有很多山頭是錯誤的。
不過說到正確山頭,我真的很想要問問我們的上河地圖,為什麼新上河地圖很多山頭都移位置了呢?!

2- 沿著稜線預畫軌跡~預先畫出可以或可能行走的多路軌跡,這個對我來說ㄧ定要。
畫軌跡可以讓我計算要走的公里數。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在不小心走錯稜時,很快的就發現,然後再回頭修正去對的稜。
也可以在這條路不通時,從我預畫的多種可能軌跡下,換路走。
(這時有人會說,我就是不會畫軌跡呀!沒關係,那你就找出有軌跡的、前人走過的路,做我說的第3項吧)

3- 下載google 地球~把你畫的軌跡或別人的軌跡導入看看有沒有危險地形,斷稜,等等。(google地球用的是kmz 或kml 檔。你只要把你載的gpx 檔轉成kmz 檔就行)
那為什麼這個很重要呢?因為魯地圖裡看的比較明顯的就只是高度線和山頭。但在Google 地球裡面,有3D畫面,你可以看得更清楚你要走的可能是谷地、平原、或濃密的樹林、崩壁等等。
這也可以幫助你,要帶什麼樣的輔助工具去爬山?例如帶繩子輔助危險地形。例如帶鋸子開路或闢出臨時營地。
再者,如果你在Google 地球裡看到一堆斷稜崩壁,那你更要審慎考慮,這段未知旅程,你有能力冒險嗎?

4- 連走時,探勘路徑從A點到B點的方向選擇~ 選擇哪點進,哪點出也很重要。通常我會選由下坡到上坡的路徑來攀爬。這個表現在垂直路線最有感覺。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在走「關山大斷崖之關山北峰連走鷹仔嘴山、恐龍塔到塔關山」這個路段。(註:文章請自行翻閱健行筆記。)
這個行程若方向是逆著走,那你在下垂直斷崖的時候會因為看不到踩點而容易摔下去。所以要減少危險,進出點的選擇也很重要。

5- 抓時間排行程~通常叉出去的探勘山頭,我行走時間輕裝1公里會抓1小時,所以這座叉出去的山如果有3公里,那走來回的話我就會抓6小時甚至再多ㄧ點點。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因爲探勘行程最怕摸黑,預抓時間可以讓你避掉摸黑的風險。
當然除了公里數也要考慮爬升的高度,萬一1公里要爬升300M的話,那我可能會把行走時間抓在1.5小時左右甚至2小時這樣。
不過我的做法只是參考。你必須在每次探勘行後做出修正,然後抓出屬於你自己的時間。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要怕多抓時間。留ㄧ些讓自己喘息的空間,也才能避開更多風險。

好了!有上面這5項,這個行程基本上就大約規劃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找可以ㄧ起出門,對這個行程有幫助的隊友。
拜託!ㄧ定要察覺你的弱項,帶上比你在這方面強的隊友。

以我來舉例:
我的眼睛不好,太遠看不到,兩眼修正完視力約0.9。所我都會先詢問我的隊友視力有多少,探勘行程,視力比我差的,那我一定要考慮。

還有我是個很嬌小的女生,如果已知這個行程有較大的高低落差或垂直岩壁需走,我一定會約一個有力量,會過地形的男隊友ㄧ起同行。
而且,最好都能夠帶上20米的繩子當輔助。

再來,需要涉水的爬山探勘行程,我ㄧ定選水性能力佳的夥伴和最好的枯水期,不然就是不要去。

最後,探勘行程事半功倍最重要的ㄧ點
要會看天氣~要觀看預報雨量圖和windy。
windy我本身還蠻愛参考的,它可以看十天前的預告天氣,我爬山不能少了它。然後也要教會留守人看windy,隨時上傳最新的天氣訊息供你参考這樣。
所以不是我人品好,每次爬山都出大景。而是我都先看完天氣,才決定要不要出門爬山。

每次的行程前都要謹慎的規劃。
用最完整的行程規劃換取最小的風險!

至於其他出發前,該帶的裝備、食物、輕量化等等,很基本該有的能力在這邊就不提了!

最後,我知道的,能分享的,我都盡力了!也歡迎喜歡探勘的山友ㄧ起來討論留言,補充我的不足處。(但千萬不要在留言處一直問我怎麼畫軌跡。拜託,請上網學習或去上課。)

現今,不能出國讓爬山的登山人口遽增
希望愛山的人都能多點分享,多點學習,少點責怪。
願我們ㄧ起創造出更安全的登山環境。讓山行者大家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下面圖示有簡略的說明我的作法~

1- 這是我自己畫的軌跡檔,我行前一定做的功課4156989a9d68e965bf66f547c8c39415.jpg


2- 拿我最近剛走完的行程舉例
行前我預畫了2條軌跡
第ㄧ條可能路線:我畫了從八通關山接八通關山東峰再接巴奈伊克山的稜線
第二個可能路線:不走八通關山大山,從下面的三叉路直上八通關山東峰。
然後順便測量公里數。e84a034fa0e67b248ef31fcb905a1edb.jpg


3- 再把畫好的軌跡變成kmz 檔,導人google地球,觀看地形。576a4d6ada8c17d501cc4439f2e1f26f.jpg


4-再細看地形,看是否可行12f5e359db3b5885e2d2396d529470ea.jpg


5- 這是剛好有人跟我討論,那如果從巴奈伊克山到秀姑巒山的可行性,我順手又畫了軌跡導入google 地球這樣。

但我看完覺得危險性很高。也許你會問我怎麼看的?
其實很多地形你常看,常做行前觀看,行走時驗證,就會越來越熟悉。4cf66ffa8c5cee2cfdf61b11cc24c996.jpg


6-這是預報的雨量圖,請問出發前你有認真看過嗎?https://watch.ncdr.nat.gov.tw/watch_tfrain_fst?fbclid=IwAR335yItssAEaszaE1JQnN6fpvz3owBbsh5l8PKaSh6EjLplV7UvFnzZ8aA

00e084189de62a997bcf3c2f2f6d1aac.jpg


7-這是windy,看右邊我圈起來的地方,它可以點開看10天的預報天氣。77fa8ac24ccb2814dd622b90add850b7.jpg

行前大致做完這些的功課,我就可以出發啦!

最後再次叮嚀大家我上面說過的:用最完整的行前規劃,換取最小的風險。

這回就沒有軌跡可以分享啦!謝謝大家收看❤️

(文章歡迎分享, 但請補上出處和連結)

留言

預設頭像


  • 陳小J的頭像 陳小J

    謝謝宥伶,這是篇很實質的分享!!!

    • 塵飛揚的頭像 塵飛揚

      大師,想請問一下如果辨別山頭是否移位或誤植了

      • 黃文林的頭像 黃文林

        謝謝幼齡..我又拜讀完

        • Eric 林永諒的頭像 Eric 林永諒

          感謝

          • MaSo Kuo的頭像 MaSo Kuo

            謝謝您的分享

            • Tina Tsao的頭像 Tina Tsao

              謝謝你的分享,對新手的我很受用,我真的該好好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