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劉銘傳興建基隆到台北鐵路時,工人意外於七堵橋下發現砂金,隨後湧入大批淘金人潮。清朝政府為便於管理遂在1892年2月1日開辦「金砂局」,並向淘金者收取釐金(註1)。1893年發現小金瓜露頭,此消息一出,來自四面八方採掘者,為一圓黃金夢紛紛投入採金之行列,尤以來自雙溪、貢寮一帶居民,因地利之便來此採礦者眾多。後因該局人謀不臧等因素,1894年轉由「金寶泉」商號來承包此事務(註2)。
「樹梅坪古道」及「百二崁古道」為採金所形成的古道。當時採金礦工人,由土地公坪上來,到達九份四號福德祠後,多由廟後山徑前往小金瓜露頭採礦,於是便形成現今的「樹梅坪古道」。至大金瓜露頭之採礦工人,循金西坑溪谷經貂山古道前往,此段路即為現今所稱的「百二崁古道」。而百二崁古道,原為早期凱達格蘭族採金之秘徑(註3),到了嘉慶年間,因燦光寮塘、三爪仔汛及柑仔瀨鋪之設立,成為兵勇巡哨及鋪兵遞送公文之便捷路(註4)。
日治時期百二崁古道兩旁,屬於田中長兵衛之金瓜石礦區,因採金工人大量移入,於是便形成茂風、金西坑兩聚落。茂風聚落全盛時期約住有了七、八十戶人家,而金西坑聚落約住四十幾戶人家,直到戰後才後陸續搬離此區域。
由九份走崙頂路出來,來到102號公路,取右往樹梅坪古道,經公路16K後就來到九份四號福德祠,其左側又有座大眾廟。2009年立有兩廟興建緣起:「係為感念福山寶地採金古道,讓礦山人得以驗證礦山精神之機會,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為九份小金瓜礦脈大發現之隔年,三貂保長潭莊人氏江茂土先生暨眾股夥等為感謝神恩,重修大眾廟並立碑紀念。原廟用本地石材打造而成,年代久遠古意盎然,上方之採金古道可連接百廿階仔古道,是昔日採金者往返燦光寮及牡丹坑等礦場之捷徑。」
碑文中三貂保長潭莊,即為現今貢寮區長潭社區,當時屬三貂保之範圍。後據日人調查,1894年「金寶泉」承包時期,每月領牌採金之人多則在四千人以上,少則亦有三千人。江茂土先生應屬前述時期眾多採金領牌成員之一。另據文獻顯示金寶泉於該段期間,獲有純益二十萬元,平均每月約二千兩,如此優厚的利潤,難怪前往採金者趨之若鶩。
由廟後上爬發現有昔日採金所留下的山皮坑,續上階梯路抵達約102公路18.7K處樹梅坪停車場,越過馬路即是通往樹梅坪的草山戰備道入口,這裡立有往燦光寮古道解說牌。沿此戰備道前行來到貂山古道口,這裡有座「金瓜石福德宮」。此處土地公廟為什麼會冠上「金瓜石」的地號? 十多年來路過此處,並未注意到有甚麼不對勁,直到最近終於了解這一帶以前叫做「金瓜石」,因其附近有座大金瓜之岩嶂。1894年發現大金瓜露頭,當時附近居民因其山形像南瓜(台語叫作金瓜),便稱此處為「金瓜石」或「金瓜石山」,日本領台後將金瓜石改名為「本山」,不過金瓜石的地號卻一直沿用至今。
由貂山古道口往左下行,即是百二崁古道。沿山徑進入來到金西二坑礦場遺址,續下則是茂風聚落舊址,昔日聚落魔已在荒煙草中。「茂風」地名之由來是東北季風自水湳洞吹向金瓜石,經金西坑溪谷上到貂山古道口,在此山谷形成漏斗效應,使得這裡風勢特別強勁冷冽,故有摩風(魔風)之稱,此風吹到貂山古道口,剛好是個風切口,常使人站立不穩,甚至會被吹翻,因此此處舊稱為「風吹輦(輪)格」。
沿著金西坑溪谷下行,來到「福德正神」石牌土地公。回想2009年3月21日由陳岳前輩帶領藍天及北聯隊初次來此踏查百二崁古道,當時赫見有一石碑矗立在路中央,清理後浮現「福德」兩字,猜測應為土地公廟,現在將此石牌土地公重新建廟,是件可喜可賀之事。續下不遠又有座「福安宮」土地公廟,此廟踏查時已有隊友發現散落廟柱殘跡,惟我並未特別關注。該廟事後新北市政府整修步道時,將殘跡重新組合恢復為現今土地公廟。此福安宮門聯題有:「人興天賜福 民旺地生金」,其旁並有模糊不清的字樣:「光緒甲午(二十年)金長興答謝」。金長興是否是金寶泉下之小承包商,就不得而知? 最後下一段木梯路回到102公路18K處,續行來到金瓜石地質公園稍作休息。
註1:金砂局,由當時台灣巡撫邵友濂主持開設,由金礦委員張經甫為總辦,設總局於瑞芳(龍潭堵),設有四腳亭、暖暖、七堵、小水返腳、三貂(頂雙溪)等分局。
註2:金寶泉為當時淡北地方蔣樹柏(瑞記洋行)、仕紳蘇秀冬、王廷理(暖暖武舉人)、潘成清(芝蘭堡舉人)等五商所組成之民間公司。 以租金七萬五千圓,包辦金砂局相關事務,期間自光緒十九年元月起至光緒二十年六月底。
註3:荷西、明鄭時代已有「基隆金山」之傳聞,惟未獲知實際產金的地點。當時淡北凱達格蘭族(巴賽族),為達到守密之目的常以「哆囉滿」(今立霧溪一帶)為產金地,來混淆視聽以防範漢人之入侵。直到1684年諸羅知縣季麒光在《臺灣雜記》始提到較明確產金地點:「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主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番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氣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其中三朝溪,即三貂溪,今之牡丹溪,後山即是金西坑溪溪谷(今本山一帶)。由此可知百二崁古道為早期凱達格蘭族(巴賽族)採金所形成的道路。
註4:清嘉慶十三(1808)年添設三爪仔汛(今瑞芳國中一帶),嘉慶二十年(1815)設柑仔瀨鋪。當時兵勇巡哨和舖兵遞送公文,可不經三貂嶺古道,由柑仔瀨(今柑坪社區)到九份土地公坪經百二坎古道到燦光寮塘(嘉慶十年(1805設),此路更為便捷。
參考資料:
1. 清光緒間基隆河砂金之發現與金砂局始末 唐羽著 臺灣文獻季刊36卷3期 民國074年12月。
連結---地圖及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