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6/25
-
回程日期2022/06/25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枋山坑山
旅遊日期:111.06.25 天氣:晴天
旅遊路線圖:北42鄉道枋山坑古道入口10:30→枋山坑2號民宅11:08→枋山坑3號民宅11:30→中坑頭鞍部12:10→北42鄉道19.5K12:37→回枋山坑古道入口13:00
10:35北42鄉道坪林「闊瀨壹號橋」。橋頭旁有小空地停車。整裝後過橋往枋山坑古道入口。
闊瀨壹號橋下這段應該是灣潭溪,屬北勢溪上游。橋上下兩側都是茶園。天氣相當炎熱,還好古道上都有樹蔭遮陽。
10:38鄉道右邊有往「枋山坑古道」官方指標及導覽圖。
中坑頭小土地公廟3000m。入口石階長滿雜草野花。
右側石壁上還坎有淡蘭山徑雙扇蕨標誌及「枋山坑」字樣。可見「枋山坑古道」也是淡蘭山徑的一段。
導覽圖標有崩山坑古道、北勢溪古道、闊瀨古道、枋山坑古道及中坑古道可連走成一個大O型古道。這幾段古道就差今天這段「枋山坑古道」未曾走過。
踏上滿是綠草野花的枋山坑舊石階古道。今天假日卻未見有其他登山客,看來又是獨行俠了!
開始就來一兩段有古意的舊石階。
古道轉為平緩的山腰路,沿著枋山坑溪右岸逆行而上。
一兩段小落差的石階,古道還是平緩前進。一路無風但在樹林下有遮陽倒也不會熱到不行。
溪邊林間空地,看似昔日的梯田,切過空地的排水溝後來才砌的。
沿溪邊再往前,幾個石階爬上上一層的梯田。以前靠近溪邊都是層層的梯田,而梯田旁的路也是這村到鄰村的聯絡道路,一村接過一村就形成昔日的步道網。
以前在這裡這段石舖路可算是很新穎了。
古道右轉下溪,立有敬告遊客「山洪暴發前兆、切勿過溪」。
石頭堆起的一條過路,溪水相當清澈。
潮濕的原始溪谷景色,可真清淨只有輕輕的流水聲。
過溪原始的石階沿溪左岸往上走。
石頭路左繞過右邊的荒地,研判應該也是廢棄的梯田。
一段舊石階沿著山腰陡爬而上,石階保留的相當好。
古道轉為平緩山腰路,有些崩塌而用木頭沿路鞏固路基。
古道左下方就是枋山坑溪。
滿眼深綠的冷清草及樹幹上的山蘇植物。
跨過潺潺水流的小溪澗,很有蠻荒的景色。
古道石階又進入昔日的廢棄梯田。
水溢流在石舖古道上,昔日的墾作地皆已荒蕪!
古道經過竹叢,古道有被山水沖毀的跡象!
靠山溪沿山坡層層而上的廢棄梯田路。右邊的小溪被大型蕨類、姑婆葉及冷清草所掩蓋。
枯木倒臥古道石階上,寄生在上的山蘇也掉落在小溪上。
愈往上石階古道愈完整。陽光明亮的撒落在石階上。
經過山澗小水潭旁,清澈冷涼的山澗水讓人不由得洗涼一番。
沿著山溪而上的石階愈來愈見陡峭。石階一步步的陡爬而上。
有古意長滿青苔的石階彎曲而上,感覺已經爬到民宅的「厝腳」了!
抬頭仰看,石階上方老樹、竹叢空曠透光,一定是有民宅住家了。
爬上石階,右邊樹下有一魚池左邊石階爬上駁坎。
爬上民宅稻埕前下方的果園空地。空地上有菜園也有果樹。
11:08枋山坑2號民宅。大門深鎖四周寂靜無聲,聽不到雞啼狗叫。屋旁產道續往第二段的枋山坑古道。
屋旁的老樹、石塊平台,跟小時候柑腳下坑的住家很像,只差水泥屋與茅草屋不同。
產道叉路,水泥擋土牆上有三角點標示往右上。取右轉續走枋山坑產道。
枋山坑產道越嶺處,彎道右側樹下有條山路入林,不知往何處!續走產道越嶺而下。
左側產道往枋山坑崙、枋山坑3號民宅、枋山坑古道、中坑古道等。取左小產道。
小爬一小段產道,已看見前方的枋山坑民宅。左邊水泥護牆上釘有指標牌,小路進入往枋山坑崙。
前方樹林小山崙就是。民宅前有大片的菜園地,用黑色網圍起來。沿網圍進入。
左上進入樹林,樹幹上有指標。
11:32枋山坑崙海拔528m,有礦務課第六百七十六號基石。林間無展望。
枋山坑崙就在枋山坑3號民宅的正對面山崙。枋山坑3號民宅依樣也是大門深鎖寂靜無聲!
面對民宅右側土堤上有大水桶,小石板橋搭過水溝,屋旁竹叢圍繞。過石板橋就是枋山坑古道第二段入口。
原始的土石路穿過兩邊濃密的竹叢,很有古道的感覺!
碰到一男一女兩位山友,應該是夫妻。在古道上就地煮咖啡休息。寒暄幾句續往中坑頭安步前進。
幾棵老柳杉樹排列在古道上。平緩的枋山坑古道。
經過高高的綠色竹林隧道,走起來很愜意舒爽。
經過林墓。
古道上滿是枯葉彎曲平緩,經過小山澗。
經過一大片的雜竹叢。
第二段古道上經過這種小山澗不少。這種小山澗的水可是以前行走於路上解渴的山水。
古道稍往上爬,一小段石階古道殘跡!
古道在竹叢處小越嶺,路上的石塊長滿青苔。
左側土丘上有塊石碑,原以為是墳墓,仔細一看石碑是「后土」。根據經驗「后土」都出現在墳墓附近。
幾個石階上去,以為是空地。
林媽,是是清光緒年間的古墓。這下知道前面的「后土」了。
從枋山坑3號民宅到此這段古道相當寬平好走,就不知後續到中坑頭土地公如何!
叉路,左邊往火燒寮古道、枋山坑山,也可繞到中坑頭鞍部,右側直走中坑頭鞍部900公尺。取右往中坑頭鞍部。
寬平的古道依然平緩好走,沿途上老樹、大樹不少。
古道上的竹叢。
古道環繞於山腰上,沿途小山澗水源不少,夏天酷熱有水源還是不錯!
小爬十幾個石階。
爬上石階又是寬平的古道。這段古道真是走的太舒服了!
古道上有台灣野牡丹花正盛開。
前面有竹叢應該是中坑頭小土地公到了吧!
12:10才稍左彎就看到中坑頭鞍部了。鞍部是十字叉路口,直下中坑古道左邊枋山坑山,右保甲路出北42鄉道。鞍部做稍久一點休息。
中坑頭鞍部竹叢旁有古老的石砌小土地公廟。福安宮建於大正十一年(1922)。
廟旁有塊石碑,立於民國七十一年。
鞍部有礦務課第六百七十五號基石,另有大正元年立的四面刻字方向界碑。界碑其中三面為古道方向:西石碇行、南闊瀨行、北頂双溪行。
西石碇行
北頂双溪行
南闊瀨行
新舊方向指標牌。
選擇保甲路往廢產道出北42鄉道19.5K處。稜線路平緩好走。
稜線左邊土丘上有一石棚有應媽。
稜線上很棒的保甲路,一路輕鬆走。
路徑稍微變小但還是很清晰明亮。
橫向叉路,左右有指標牌。右保甲路下往北42鄉道17k處,左山路下廢產道出北42鄉道19.5k處。取左往廢產道。
路徑也是很優,往下進入山腰林間。
山腰路經過一段桂竹林道。
過竹林路段出現寬平的黃土路徑一路平緩而出。
在一蕉叢及老樹下接上廢產道。左往中坑古道右出北42鄉道19.5K處。取右產道。
67號貼門內有民宅。
12:37北42鄉道19.5K。左往柑腳城威惠廟出雙溪右下闊瀨出坪林。休息。
早上從柑腳城過來在此叉路口放小摺(摺疊腳踏車)用以接駁回到枋山坑古道入口。
13:00騎上小摺風馳雷電十幾分鐘就回到枋山坑古道入口。結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