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尖後山與翠翠谷紀事

  • 莫利(mori)
  • 1,551 次點閱
  • 13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大尖後山: 昔日「大嶺牧場」最佳放牧地。

         大尖後山和翠翠谷,係屬陽明山國家公園磺嘴山生態保護區範圍。而大尖後山,為一磺嘴山之寄生塊狀火山,海拔H885m,有一未列名15號基石,又名為冬瓜山,因山形看來起來像冬瓜,故稱之。

        自清同治年間以來,大屯山區種茶面積頗為廣泛,全盛時期從山腳分布至嶺頭,甚至遠及大尖後山、翠翠谷附近。而冬瓜山至大嶺(今擎天崗)一帶,因冬季寒冷多雨,並不適合茶葉生長,以致茶園漸至荒廢,鄰近山頭便成為優良牧牛場地。

         早在1934年「大嶺牧場」未成立前,大屯山區已有私人代管寄養牛隻的紀錄。據《竹子山耆老口述》,當時「大嶺牧場」主要兩個最好的放牧地,一是冬瓜山,即今大尖後山,另一為牛埔,即今擎天崗。又以大尖後山草地最為豐美,因此有「大嶺牧場」最佳放牧地之稱呼。

        現今大尖後山自不可能再成為公有牧牛地。而水牛的存在卻是扮演維持短草原景觀之重要角色,當牛隻數量不斷的減少,原為地毯式草原,自然演替為白背芒。難怪大尖後山的芒草範圍,有日漸擴大之趨勢,目前僅剩小部分的綠草如茵的草原。

翠翠谷: 稀有植物重要生育地。

        翠翠谷,舊稱為後尖湖,夾於磺嘴山西南稜與大尖後山之間濕地沼澤。日治時期並無翠翠谷之稱呼,此名稱應戰後才出現。目前為磺嘴山生態保護區稀有植物重要生育地。據該區植物相調查研究,區內共有9種稀有植物,其中翠翠谷就佔有4 種,分別為小毛氈苔、大吳風草、連穀精草及大葉精草,其中「大吳風草」在台灣僅見此處,顯見此區成為生態保護區之必要性。

       1923日本裕仁太子來台訪問,為紀念此一盛事,遂在翌年開始推動大屯山及裏大屯山造林運動,並由台灣總督府專賣局負責於造林。當時造林的地區多在後尖、死磺子坪(今天籟社區)附近,樹種以樟樹、柳杉、黑松等為主,並在三角窟、坪林(今平等里內)及後尖設有造林事務所。其中「後尖造林事務所」位置即在翠翠谷內,並在靠近大尖後山這一側建有屋舍。當時造林工人約有數十名到數百人之間,工頭標到工程到後至庄內招募工人,有時幾乎是全庄(含婦女)出動。

       現今大尖後山已是高芒充斥加上翠翠谷附近山徑錯綜複雜,而磺嘴山每到冬季又雲霧籠罩,讓人不辨呎尺,因此登臨此處不可小覷! 以免再度發生民國64年元旦台大三位學生在磺嘴山翠翠谷發生迷途遇難之憾事!

目前登臨大尖後山及翠翠谷有幾條路線:

1.上磺溪谷線:

      由「上磺溪停車場」沿魚路古道到「打石場」,循上磺溪谷上溯,溪底到處大石磊磊並不好行,先遇一小瀑布,續行有一「炭窯遺址」,再沿溪上行又到達另一瀑布,路到此為止,稍退回轉之字上稜,繞上先前瀑布上源,過後有一「菁礐池遺址」,再續行即到達「翠翠谷」沼澤地,此路相當泥濘小心踏點,過此有分岔路右往磺嘴山避難小屋,取左行過石厝遺址,此石厝遺址是昔日的「後尖造林事務所」或是大嶺牧場「監管寮」之牛舍遺址,就不得而知? 續行路通往「榮潤古道」,又有分岔路往右可通磺嘴山,若再續行分岔路往左即可上大尖後山,再往右循稜至花草磺嘴山。

2.頂中股山、冷水大山路線:

由「上磺溪停車場」上來走一小段魚路古道,遇分叉路往左走「水圳路」,往後陡坡循稜至頂中股山,有一內務局補助三角點 海拔550公尺,續上冷水大山 H748M無基點,山頂有告示牌生態管制區,往右循溪谷路上爬進入高芒區,即抵大尖後山,擁有近360度好展望,磺嘴山、竹子山、小觀音山,甚至雪山尾稜等山岳盡收眼底,往左下山路通過芒草區,不久進入雜木林,遇分岔路右往榮潤古道,往左下稜線路再回冷水大山後,改取溪谷線仍回到「上磺溪停車場」。

3.榮潤古道線:

       榮潤古道又稱後尖古道或磺嘴山古道,其名源於民國79年為紀念台北市登山會熊隊副 隊長蔡榮潤前輩,曾參與探勘這條己湮滅的古道。此古道為早期金山死磺子坪居民聯絡萬里大坪、大尖聚落與內雙溪之古道,在1921年日治陸測部古地圖已明顯畫出。

     路由天籟社區產道盡頭富貴山墓園進入,大致沿八煙溪谷上緣腰繞後,過乾溪溝,續行不遠往右可到大尖後山,再續行往左有路通磺嘴山,直行則進入翠翠谷沼澤地,由此翻越磺嘴山西南稜出鹿窟坪古道到大坪,或沿磺嘴山山道至避難山屋後、取道往左下大尖聚落,若直行出風擎步道出坪林坑溪下內雙溪。

大尖後山腳下魚路古道與大油坑:

   金包里大路,為昔日金山至士林間的交通要道,當時居民運送魚貨、茶葉及硫磺等多藉由此路,又稱「魚路古道」。1898年日人曾利用簡大獅率歸順的部眾加以整修,1901年因軍事用途需要,再依等高線迂迴整修,此段稱「日人路」,全線自擎天崗嶺頭喦到上磺溪停車場登山口止,長約3.5公里。 

    魚路古道下方大油坑一帶,舊稱為冬瓜湖,以產硫磺聞名。清朝初期有鑑於硫磺易於成為台灣動亂的根源,於是便厲行查禁政策,以杜民眾私自煎硝。同時又派「毛少翁社」於該地把守營地,並責成艋舺縣丞會同艋舺汛參將,於春夏秋冬四仲月,每季赴山查燒一次,且對私採者施以嚴厲的懲罰。

網站連結:相片及地圖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