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經在新竹待了四年,卻從沒登過知名的五指山與鵝公髻山,雖然以前也經常往山裡跑,但除了飛鳳山、大崎崠這類老少皆宜的步道外,也盡是些名不見經傳的荒郊野嶺了。
離開新竹後,我也曾多次安排新竹的登山行程,比如說知名的霞喀羅古道、高島縱走,或是循早年隘線攀登錦屏山、油霞麥等,最終也都因為天氣和交通因素頻頻倒團。
繼前陣子去走龍鳳連稜後,難得有機會再度到新竹爬山,我決定先別貪心,從交通還算方便,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的小百岳鵝公髻山開始走。
這次和我一起行動的只有 Ariel。
其實我們隔天和寶哥等人約爬水社大山,前一晚得先到台中會合,所以在南下途中正好順路爬個新竹山。
鵝公髻山有好多個入口,最廣為人知的是位於竹 67 隘蘭道路上的第一和第二登山口,其他則還有山上人家、東河與陸隘寮,以及通往鳥嘴山稜線路等等。我在事前查找路線資料時,心想著不走回頭路的方案,原本想從山上人家接雲霧步道返回第一登山口,但是考量到下山還要開車去台中,時間會太緊迫,正當一籌莫展之際,突然瞥見地圖上有一條通往愛心瀑布的捷徑,從這兒接上雲霧步道就可以省不少時間。
「就決定走這條路了!」我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拍手叫好。
原本從地形圖上看,以為一路都會是陡峭的上坡,實際走起來卻意外平緩,剛進入山徑時看見高聳筆直的柳杉夾道而生,甚至還以為走上了林道。
鵝公髻山有一個東北峰,其實嚴格說起來這裡並不能算山峰,但是有一個基點,展望也不賴,爬上來看風景也是相當值得的。隔著上坪溪。遠方是霞山與石鹿大山一脈,往北則可以近距離俯瞰五指山。
以前從溪谷裡的 122 縣道看五指山,覺得高聳入雲,肯定又陡峭又難爬,沒想到居高臨下,才發現原來山體廣闊,像是一大片緩草坡。
繼續往山頂方向走,沿途並沒有太多記憶點,除了森林鬱鬱蔥蔥,呼吸起來很放鬆以外,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全身爆汗了。不曉得是因為風向還是地形,這一路上幾乎都吹不到風,甚至連山頂也因為四周被樹包圍,只感受到頭頂正上方的艷陽不斷加熱乾禿的地表。
基點旁的樹蔭下聚集了一群山友大姊,大家席地而坐,分享各式各樣澎湃的食物。大姊推薦我們從一旁小路走下去,不出一分鐘就會抵達一塊平坦小空地,從那兒可以看見東河與南庄一帶。更重要的是,那邊是唯一可以吹到風的地方。
我舉起雙臂,把袖口對準風吹來的地方,享受涼風帶走皮膚熱氣的舒爽感。
(二)
從山頂原路往回走,大約下降海拔兩百公尺後,會來到一處平緩的樹林,從這裡往右轉離開主稜,繼續下坡,最終就能抵達雲霧步道。
剛開始的路紮實好走,植被乾淨,路徑清晰,而且出乎意料地一點也不濕滑,我們一下子就走到標記為「大血藤」的平緩腹地。
其實在離大血藤還有一段路時,遠遠就聽到有人在說話,我心想這條看起來有些荒僻的路線竟然能遇到山友,實屬難得。隨著越走越近,我發現人聲簡直到達鼎沸的程度,腹地上萬頭攢動,一問之下得知原來總共竟有將近五十人!
面對五十人團體,實在不曉得該高興還是該擔憂。高興的是這樣大團人走過的路徑肯定變得清晰好辨認,免去找路的不確定性;憂的則是這條原始路徑恐怕無法負荷短時間內這麼多人密集踩踏,除了森林底層的植物受到傷害以外,比較脆弱的邊坡也可能變得更加不穩定。
對方提醒我們繼續往下的路陡峭難行,起初我不以為意,離開大血藤後不久,腳下的路果真變得又陡又滑,甚至有拉繩輔助還是走得相當辛苦。在把雙手弄得髒兮兮,雙腳也沾滿泥巴後,我們來到一處地圖上沒有顯示的三岔路口。根據鐮刀隊釘在一旁倒木上的路牌,左轉可通往雲霧步道上線,右轉則往愛心瀑布。
地圖的路線畫在左邊,然而我原先計畫便是走訪愛心瀑布,右轉似乎能免去一段繞路。從地形上判斷,左路沿谷線而行,而右路推測在橫渡谷線後會循稜線下行,照理比較不會潮濕,於是我決定走看看地圖上沒畫的右路。
果不其然,爬上稜線後地面變得乾燥許多,坡度也不像鄰近谷線時那樣陡峭,而且不久後同樣接回雲霧步道上線,省下好一段冤枉路。
突然之間,愛心瀑布出現在眼前。
愛心瀑布是雲霧步道上、下線會合之處,過溪之後往右岸上爬的路叫做「赤柯神木步道」,可以通往山上人家。而我們要沿雲霧步道下線返回第一登山口,則是位於溪流左岸。不過由於位在溪谷深處,衛星定位誤差極大,我們拉著不太牢靠的麻繩,搖搖欲墜地渡溪以後,才發現不是我們要走的路,只好又搖搖欲墜地渡回去。
原本想像雲霧步道是一條平易近人的大眾路線,實則不然,雖然比起從大血藤下切的路好走許多,卻也是相當濕滑,需要步步為營。距離愛心瀑布不遠處還有一個靜心瀑布,也是個非常舒服,適合放鬆身心的好地方。
雲霧步道的終點是竹 67 的斯卡嵐慕露營區,距離第一登山口停車處不到兩公里,我們漫步在紮實的柏油路上,彷彿不到一小時前幾乎腳踏不到實地的記憶,只是虛無的錯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