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臺中公園:湖波盪漾裡的百年興衰

  • 邱求慧
  • 7,329 次點閱
  • 4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臺中公園是臺中市知名的景點,距今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裡有舊臺中市的最高峰、全臺灣第一顆三角點,日本時代還曾經有一座「臺中動物園」,知名的「湖心亭」是為了舉辦一場重要的慶典而興建,另外,公園內還甚至有一座城樓,記憶著臺中曾經是臺灣的首府。

3837b32f3312810e5056c65bc2637ef6.jpg

臺中公園是臺中市歷史最悠久也最知名的公園,公園內有一個碧綠的日月湖,早期市區內沒有太多景點時,這裡是很多情侶約會的地方,租一艘手划船悠遊在湖裡,感情也在浪漫中逐漸升溫。另外湖中有一座「湖心亭」,是臺中市的重要地標,甚至臺中市的市徽也是以湖心亭為意象設計的。

3c78e1f1ecdb33048135a86ca04e10d6.jpg

在公園的西北側的高處,豎立了一座「台灣三角點原點紀念中心碑」,這裡是全臺灣第一顆三角點所在地,臺灣所有山岳的三角點都是以此處為測量的基準點,是重要的「岳界聖石」之一。

6f2b628f22114fcc11c766790ae37699.jpg

在公園內的最高點稱為砲臺山,只要幾分鐘就可以登頂,海拔89公尺,附近共有三顆三角點,除臺灣第一顆三角點(編號89)以外,其中照片是三等三角點編號120。砲臺山又稱為大墩,是舊臺中市的最高峰,也是臺中最早開發的地點之一,所以過去臺中的舊名就叫做大墩,在日本時代曾經架設大砲防禦,故才改名砲臺山。

7d310bed6da4be2d23cafa02d6e6411d.jpg

公園內還有一棟特別的清代建築物,是興建於1880年代的「更樓」,更樓又稱為鼓樓,是清代用以守望並且擊鼓報時的瞭望樓,原來是清朝臺中富商「吳鸞旂」公館的建築物之一,位置在現今大智路和復興路交叉口附近,在1980年左右移至公園內保存,是全臺灣唯一留存的一座更樓。

63b6fad311bb7dbbc87db48566244314.jpg

公園內的一隅有一排參道,參道上則殘存石燈籠基座,記載著捐獻的人名或是商號,其實這是日本時代的臺中神社遺跡,興建於1911年,另外神社的銅馬、狛犬、石橋和鳥居等也都還有留存下來,看起來很有日式的風格。

f48b2b3a6cbb8dcc9cff74e997a085d3.jpg

追溯臺中公園最早從3500-4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因為在公園內曾被挖掘出石鋤、細繩紋陶罐等物品,考古專家鑑定其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遺物,而被歸類為「牛罵頭文化」的一支,據考證當時這些先民是以農耕和漁獵為生。

47c8a951da06596bc84852909526c4e6.jpg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在臺中公園南邊的柳川和綠川之間,就已經發展成街,並以砲臺山的舊名稱為「大墩街」,有許多農產品在這裡交易,形成臺中地區最熱鬧的街市之一,甚至朝廷也在這裡設立了兵營以為防禦。1787年發生林爽文事件,依據《欽定評定臺灣紀略》記載,林爽文從大里率眾起事,第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大墩,1月16日攻下大墩後,兩天後接著攻下彰化縣縣城,將臺灣知府孫景燧殺害,開啟了清朝時期最大的民變,大墩因緣湊巧成為事變的第一個戰場,也意外地躍上臺灣的歷史舞臺。

9201df003da15a3ba66c71ddaae160be.jpg

到了清朝末年,劉銘傳建省之後,將大墩街和其他街市合併取名為臺中,並且進一步將臺中推上首府的地位,當時他奏請朝廷將省會設在臺中,並稱臺中「氣局開展,襟山帶海,控制全臺,實堪建立省城」,獲得朝廷批准後,即委託吳鸞旂負責營建省城,沒想到臺中成為臺灣首府只維持了幾年,接任的邵友濂下令建設停工,並且將省城移往臺北,只留下大北門遺跡還保留在臺中公園內,並改名為望月亭,照片是劉銘傳時期的省城小北門。

6f7fb9e73870eefb17c8f413054623fb.jpg

失去省城榮銜的臺中,在日本時代卻意外成為土地測量的中心點。當時為了進行全臺的土地調查和測量,於是總督府在1898年成立「臨時土地調查局」,由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親自擔任局長,並採用最新的「三角測量法」,由於這個方法的特性,所以選擇當時臺中最高的山,也就是臺中公園的砲臺山設立第一個三角點,然後再逐漸往南北方向測量,一直到了1903年終於完成全臺灣土地的丈量,總計全臺共設立了三角點1176顆,圖根點則約有2300顆。

b0afa5be06e29b497d715f1ab3f86f90.jpg

隨著土地的測量,日本政府發現臺中市區沒有完善的規劃,於是在1900年決定進行市區重劃,以日本京都為藍本,用棋盤式街廓規劃臺中市區,並且計劃在大墩周邊設立公園,但當時大墩周邊尚有墓地或是河川地等,於是日本政府將墓地加以徵收(如公文),而原來綠川在此形成沼澤地,故也將沼澤地開闢成為日月湖,經過一番整修及植林,到了1903年終於整建完成,成為臺中的第一座公園,立刻成為市民最喜愛的休閒場所。

94f729016fe6a6495bbfa22c6e09216a.jpg

幾年之後,臺中又因緣際會躍上臺灣的重要版面,因為從1898年起日本政府由臺灣南北兩端分別開工興建鐵路,經過十年的時間,最後整個縱貫線於1908年在中部接軌。原來從南到北要好幾個禮拜的旅程,縮短到只要一天就可以到達,所以縱貫線的完成可是當年臺灣的重大盛事,總督府決定要在臺中公園舉辦隆重的通車典禮,皇室的閑院宮載仁親王被邀主持典禮,而為了典禮的需要,臺中的市區經過大幅的更新修繕,整個市區煥然一新,另外也在臺中公園內興建了典禮的會場,湖心亭也是當時所建成,以做為親王休憩的場所,照片左側就是當時湖心亭,後方則是通車大典會場。

446b950025aa9d0bc7f77137c4b6ef2a.jpg

1908年10月24日正式舉辦通車典禮,載仁親王親自出席主持,超過1000日本國內外政商名流出席大典,可以說是臺中過去從未有過的盛會,從臺中車站到公園的街道兩側都張燈結綵,熱烈歡迎貴賓蒞臨臺中,除了舉行各式節目表演外,晚上甚至還施放煙火慶祝,臺中市民也以提燈遊行的方式參與盛會,雖然名義上是慶祝通車典禮,其實是向外界展現日本治臺的政績,而臺中市區也確實藉此將市區大幅度更新進化。活動之後湖心亭也被保留了下來,標誌著交通建設的重大進展,也成為臺中市最重要的地標。

5d89ee7949d6116e71abfdb5721fc902.jpg

隨著臺中公園成為市民重要的休閒場所,宗教議題也逐漸被當局重視,日本政府基於臺中地區並無神社可參拜,便於1911年由日籍仕紳和親日臺籍人士林烈堂、吳德功等人,捐獻費用並申請設立「臺中神社」,位置就選定在臺中公園內,不過神社的興建引起了部分本土派臺籍人士的不快,以臺中城隍廟被日方改建為軍營為由,也積極募款重建城隍廟,這一座神社的興建,竟導致親日和非親日臺籍仕紳之間的角力。

3d411da069be8d5037aa96455a95f22f.jpg

在日方大力支持之下,臺中神社很快便在公園內被設立(如圖),反之,臺中城隍廟卻僅能依賴民間力量興建,在臺中的富豪吳家父子——吳鸞旂、吳子瑜和地方仕紳林子瑾等人的協助之下,數年之後才完成城隍廟的重建,往後便形成達官顯要、學生軍人都會參拜神社,至於市井小民則仍維持信仰城隍爺的現象,臺中公園意外成為皇民化和本土化的角力場。

f639f4d0df2230006b9df93886e9040f.jpg

臺北和高雄都有動物園,為什麼臺中沒有動物園?其實是有的,在1917年臺中舉辦「教育衛生展覽會」,展期一共持續了13天,展出了公衛、防疫和保健等展品,吸引了超過18萬人的參觀,是當年臺中的一大盛事,為了讓展覽更能吸引人潮,特別從臺北的圓山動物園借來猩猩、白猿和豹等三十餘種動物,在臺中公園內設立臨時動物園,展覽結束後直接就留在臺中,正式成立「臺中動物園」,吸引很多民眾的參觀,讓熱鬧的臺中公園更增加了一個特色景點。

98c28043a01f325df6dc0f4e17afa6d5.jpg

很快地一世紀過去了,現在的臺中公園,一樣還是臺中市民喜歡造訪的地方,望月樓也依然驕傲地挺立著,似乎還在緬懷著當年的省城大夢。而動物園後來因為戰爭而廢棄,戰後也沒有再重建,讓臺中人從此沒有了動物園。所幸湖心亭留存了下來,彷彿還在歡慶著當年縱貫線的通車,彰顯著臺中人的驕傲,至於臺中神社被拆掉了,卻站立著一尊孔子像,倒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我想沒有一個地方像臺中公園承載著那麼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有驕傲也有失落,曾經光榮卻也有過蕭條,但不論如何,臺中公園就是臺中人無法割捨的一部分,雖然有些歷史的滄桑,卻還是顯得風韻十足。

032a6c4cf303229366f17b95a1aa023d.jpg

地下停車場->三角原點紀念中心碑->砲臺山->望月亭->更樓->臺中神社遺址->臺中神社鳥居->湖心亭->地下停車場

距離1.28公里,步行時間30分鐘。

留言

預設頭像


  • Alan  Chen的頭像 Alan Chen

    另一顆三角點已斷頭 , 應為 "三等三角點:16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