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11/27
-
回程日期2022/11/27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旅遊日期:111.11.27 天氣:晴天
從仁愛橋走菁桐古道汐止段(東山路)上開路紀念碑再轉進作埤內古道上磐石嶺。從磐石嶺再走菁桐古道汐止段(東山路)下仁愛橋形成一P字走。
旅遊路線圖:仁愛橋13:00→開路紀念碑13:38→作埤內古道入口(東山路54號)→仁愛橋叉14:05→磐石嶺14:55→開路紀念碑15:40→仁愛橋16:10
13:00汐平公路仁愛橋。車停仁愛橋頭旁空地,走菁桐古道汐止段(東山路)往磐石嶺,東山路口在汐平公路過仁愛橋4K處。
東山路上的「玄道宮」。廟前階梯兩旁栽滿桂花、杜鵑及七里香。
13:38往作埤內古道叉路。右下產道往作埤內古道入口。座前方大石上是開路紀念碑。
菁桐古道開路紀念碑,立於左側巨岩之上,剛好位在右往54號民宅叉路口。
右下產道往作埤內古道入口。
13:44產道底東山路54號鐵皮民宅。
過民宅草地內側就是作埤內古道入口。
山路一下就進入溪谷,滿眼都是大型蕨類及冷清草。第1次過小溪,要是沒下雨可能會是乾溪!
緩爬的腰繞路,滿山壁及沿路的冷清草。「聯合探勘隊」2022.11.17才剛鋤過草,才能有如此的乾淨路況,一定要跟他們說謝謝,辛苦了。
左邊有綠竹叢,現在已經沒有人在顧了!
這空地應該是昔日的廢梯田或旱地。
腰繞山壁下,碎石土路部是很好走。
這種山腰路如果沒有鋤過草既荒涼又冷門,一般登山客或遊客是不會進來的。
大片竹叢處古道左繞而上。發現脖子上的擦汗毛巾不見了!不知何時掉的!無法回頭找,續走。
今天雖然放晴但林間地面及周遭還是相當潮溼。
13:56左邊林下出現古厝殘牆。有這種古厝遺址證明此條路徑在昔日確實是居民的出入道路。
古早厝地,石砌古厝下半牆身還站立著。隨著道路的開通,這條作埤內越嶺古道也逐漸掩沒在林間荒草中。
過古早厝地古道平緩經過大竹叢下。相當冷門的一條古道。
古道第2次過小溪。
過溪沿著山腰而繞架有輔助繩索。
沿著溪溝而走,經過一處竹叢。沿途見不到任何的登山客。
遇叉路,右側古道往內曾路作埤內古道。續走往磐石嶺。
一段很平緩的山腰路,如果沒有鋤過草一定很不好走。
經過一處隘口。兩邊土壁皆砌有駁坎。
古道上枯倒木不少,這段古道有陽光照射進來明亮不少。
這段平緩的山腰古道相當長。
第3次過小溪,又進入濃密的樹林下。
溯一小段水路。
經過一段長長的石砌駁坎,上頭荒煙漫草看不出是啥!
上下層的廢棄梯田。
古道第4次過小溪。
緊接著第5次過溪。上岸再沿溪而上。
這段應該是昔日的石階路,已被山水沖毀而成亂石路。
左有山溪右有山溝的土堤路。沿途很有蠻荒感。
樹下的破碗片。
第6次過小溪。
第7次過溪。最近常下雨,大小溪或山溝都有水量。這是保長坑溪上游石硿子溪。
14:19經過一處「古早厝地」。只剩爬滿蕨類、小樹的石砌殘牆,厝地內已被雜草、樹木盤據。
繞過古厝角沿著小溪左側往上走。
這段作埤內古道上已出現兩處的「古早厝地」,顯示這條古道在附近道路開通前也是人民常出入的道路。
這段河道是岩石溪床,岩面出現大大小小的壺穴。橫空跨過一支獨木橋,說是猴橋較貼切!
古道稍偏離溪邊進入林下,林下盡是蕨類天地。
又走回溪岸邊,拉繩爬上一段陡落差。
左邊小溪水潭水聲淙淙。
古道愈加陡爬了,沿途出現柳杉林。
遇叉路,左邊過溪直上磐石嶺,右往作埤內鑛務課基石。取右往礦物客基石看看!
右轉上來一小段分左右兩邊,指標牌「左右兩線相通」。已近下午2點半,還是直爬磐石嶺吧!
第8次過小溪往磐石嶺。
過溪拉繩再往上爬。
左側出現一片石砌牆,應該是舊厝地,但上面滿是樹草看不出原貌。
石砌牆旁就是一條小溪。第9次過小溪。
柳杉樹下的小溪水潭。
這段沿溪爬升的古道上出現幾個水潭,像仙女棒開花的山蘇。
古道第10次過小溪,愈上游水愈小了!
已走出柳杉林,林木下開闊的山坡面。古道原被蕨類掩沒現被開出一條明顯的路徑。
小溪上游邊乾溪溝了。古道後面接近磐石嶺更加陡了。
經過一片廢棄的綠竹林。
經過一片滿是蕨類的空地,看樣子也有點像崩塌殆盡的舊厝地!
一路牽繩上去,古道愈來愈陡,爬的上氣不接下氣,今天還很悶熱,糟的是擦汗的毛巾早掉了!
古道上頭見透光也聽到汽機車經過的引擎聲,古道要越嶺了!
磐石嶺古道入口林下的雜草被砍個精光。一鼓作氣爬上磐石嶺再休息。
14:55作埤內古道越嶺處磐石嶺福興宮。福興宮對面還有菁桐古道及磐石古道兩條古道。休息後走菁桐古道汐止段(東山路)下仁愛橋。
東山路上左側往保長溪頭山。
入口蕨類、芒萁掩徑,冷門略過。
東山路上眺望汐平公路山谷。
經過東山路59號民宅。
右側有小路爬上開路紀念碑。進入看看。
開路紀念碑矗立在一塊大石上。
15:40回到開路紀念碑下作埤內古道叉路口。
16:10回到東山路口下仁愛橋。結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