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福隆火車站-草嶺古道入口-跌死馬橋-陸軍路-粉倌客棧-雄陣蠻煙碑-虎字碑-草嶺埡口觀景台-大里客棧盧家遺址-護管所(古道客棧休息站)-大里天公廟-大里火車站
從淡水廳往返噶瑪蘭廳
草嶺古道屬於淡蘭古道北路中入蘭正道的其中一段(目前現存的入蘭正道還包括另一段金字碑古道),起點在新北的貢寮福隆火車站、終點在宜蘭的大里火車站,我們再度踏尋著先人的路徑,從當時的淡水廳走到噶瑪蘭廳(也就是淡蘭古道名稱的由來)。
虎字碑有公、母之分? 踏尋劉明燈於冬季時揮毫的虎字碑
劉明燈(1838年—1895年),清朝武官,今天的湖南張家界永定土家族人,同治五年-同治七年間曾任臺灣鎮總兵。
劉明燈就地取材,在大石上面題字。目前現存的重要創作如:三貂嶺的金字碑、草嶺古道上的虎字碑及雄鎮蠻煙碑,都出其手筆。
同治六年的冬天,劉明燈行經草嶺古道埡口附近,有感於東北季風狂暴肆虐,便在砂岩上揮毫,希望能藉此壓住風勢。大多數的說法,虎字是劉明燈取《易經》「雲從龍、風從虎」之義,然而,查詢了一些文獻資料,我比較相信另一說,老虎原本就是出劉明燈老家(永定土家族人)所尊崇的守護者,因此他特別愛寫「虎」字,有趣的是,虎字還有公母之分,草嶺古道上的虎字是母老虎,另外一處收藏於坪林茶業博物館內的虎字碑,則是劉明燈的公老虎墨寶,有興趣者可以查詢比較兩個字有什麼不同,如何分公母?
陸軍路 & 粉倌客棧
從貢寮端登山口開始,不久會遇到一處叉路口,左邊是日治時期日軍修築的陸軍路(土石路),右邊則是入蘭正道的石階路。因為我們喜歡走土石路,且想要拜訪昔日的客棧遺址,因此選擇了陸軍路,兩條路線會在雄陣蠻煙碑再度會合。
現存於草嶺古道上的客棧遺址,共有兩處,一處是靠近貢寮端登山口的「粉倌客棧」,一處是靠近近大里方向的「大里客棧盧宅遺址」。當時由草嶺古道從淡水廳至葛瑪蘭廳步行約需兩天,從台北來宜蘭的人多半會入住在大里客棧過夜,而由宜蘭前往台北者則會在粉倌客棧過夜。
靠近貢寮端登山口的客棧當時並無正式的店號,只因老闆娘名叫黃粉,一般人便稱之為「粉倌客棧」(倌:早期對女性的尊稱),也有人稱之為「三貂過草嶺大飯店」或「遠望坑大飯店」。
靠近宜蘭的客棧稱為「大里客棧」,清末時因經營者過世而停業,後由外地人整修做為居家使用,先後遷入的盧姓、江姓及劉姓居民,多以養豬或種番薯為生;至民國六、七十年間,最後的居住者移居他處,這座老客棧便荒廢至今,現僅存局部的牆面石塊。
▲草嶺古道貢寮端登山口。
▲跌死馬橋。
▲古道一路沿溪而行。
▲遇到岔路,向右為正道,向左為日治時期修建的陸軍路,前者多為石板階梯,後者為土石路徑,我們取右。
▲陸軍路寬敞好走,且充滿古道氛圍。
▲粉倌客棧遺址。
▲陸軍路上的鑛物課基石。
▲陸軍路與正道於雄鎮蠻煙碑交會。
▲草嶺古道貢寮端登山口。
▲虎字碑。虎字左邊的文字有一說為1968年,書法家白玉崢在該碑旁以甲骨文刻上「登此嵯峨西望我鄉哀哉我鄉赤炎為禍」。右邊則被其他人畫上金文的虎。2015年,又有不知名民眾在甲骨文的左側塗鴉,寫上了「白玉崢」三個字,也上了新聞,而後被迅速清理乾淨。
▲草嶺埡口
▲步道上遇到牛隻。▲大里客棧遺址。
▲護管所與補給站。
▲大里天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