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營古道,位於屏東縣枋寮鄉及臺東縣達仁鄉之間,西起屏東枋寮,橫越中央山脈至臺東,是一條越嶺點最低、使用頻率最高、且壽命最長的古道。
東段部分已被林務局規劃為「浸水營國家步道」,沿途有豐富珍貴的熱帶霧林動植物景觀,還有州廳界、清代營盤、日警駐在所、木炭窯和舊鐵線橋墩等多處遺跡。
古道全長15.9公里,全程路徑明顯,西入口「大漢林道23.5K」、古道東入口「姑仔崙吊橋」,需申請入山。
由西走到東較輕鬆,先緩上到高點「州廳界」後再來大部份是下坡,有幾段下坡稍陡,西段較潮溼,東段坡度大部份較平緩,也較乾燥,沿途偶有泥濘,但不影響行走。
更多相片請參閱我的相簿:浸水營古道。
這天跟團搭車來到西入口:大漢林道23.5K。
起點是0K,每500公尺設有一里程碑。
步道先是緩上坡,沿途植物生態豐富。
大部份皆在林蔭下行走,偶有透空處,可惜陰天,天空灰濛濛的,看不到遠方的景觀。
叉路口,有明顯指標,取左,這裏也有解說牌,詳列各遺跡的位置。
一路緩上坡,來到州廳界(高雄州、台東廳),標高1437公尺,這裏也是古道最高點。
再來是下坡,有幾段稍陡,不過還算好走,只是地面較潮溼,要稍加小心。
叉路口也有指標,起霧了!
浸水營駐在所遺址。
遺址前方有「禁止穿越」標示,沿途的遺址也都設有此標示,只能遠觀。
上方遺址遠看只剩一片空地。
沿途也設有涼亭,有二座。
涼亭後還放有鏟子,有一面「有屎有終」的教學說明,蠻有意思的。
陡下坡的路段。
漂亮的林相。
某種榕的果實,看起來像是由樹幹長出來的,有點特別。
抬頭往上看,也有一些變色的樹葉。
沿途樹幹上不少的松蘿,垂下來還蠻漂亮的。
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小的鳥巢蕨。
開在葉間枝幹的花(冷清草?)。
長相奇特的樹。
8K里程柱,步道走了一半了!
一段較平緩的路段。
第二座涼亭,這裏也是出水坡駐在所遺址。
涼亭旁有指標往上走是古里巴堡諾駐在所、出水坡駐在所、出水坡神社遺址。
領隊走上去,也拍了幾張照片給我們參考。
步道旁還有一些駁坎遺址。
沿途有不少的洞穴,原來是穿山甲的家。
走10k了!
往出水坡山的叉路,只有30公尺,取右。
出水坡山,655公尺,二等三角點1196號。
步道也有些懸崖、岩壁的地形。
木炭窯遺址,在步道的左下方。
新姑仔崙駐在所遺址。
一座拱橋。
步道右側透空處,下方是大武溪谷。
清代溪底營盤遺址,前方這個水槽不小,不知是否是解說牌上的游泳池?
右側一排高大筆直的樹木,有點像是道路旁的行道樹。
再來是姑子崙吊橋遺址。
前方是姑仔崙吊橋,過吊橋就是終點了。
吊橋下的大武溪谷。
15.9k終點到了,含休息總共花了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