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7/05/12
-
回程日期2017/05/13
-
相關路線
旅行日期:17.05.12~17.05.13 閱讀時間:5min
發表日期:17.07.09
關鍵字: 溪頭、鳳凰山天文臺、鳳凰山
螢光成千上萬地飛舞在樹林當中,和星點一樣,從緩緩消散的朦朧夜霧裡嶄露光芒,對大自然認識的淺薄,使得我們無法辨認螢火蟲的種類,就像是滿天星斗一般,但是心靈上的感動,不需要知識的通關密語,大自然波瀾壯闊的神祕,柔和卻有力地滲入魂魄,震盪著左心房的溫熱。
「這是馬頭星雲,中間看起來暗暗的,那是因為被氫氣擋住,」晚飯後,「天文星象之認識與觀測」講師簡明毅操控「The Sky」軟體,隨機闖蕩於星座圖上,「北極星又叫作『勾陳一』,春季觀察星空的時候,確認方位要從北斗七星開始找。」轉眼間,他又將螢幕轉移到天狼星,說天狼星旁有顆白矮星伴星,接著又移動到武仙座、牧夫座,介紹得不亦樂乎。
搭乘中巴,循鳳凰林道登上鳳凰山天文臺,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岳夜晚微涼,一圈一圈手電筒的燈光打亮通往天文臺的木棧道,踩踏木板的敲擊混雜喘息碾碎松林的靜寂,在此同時,夜空逐漸明朗清晰,浮現滿天星斗。
1.
「你們運氣真好,下午才剛下過雨,現在天空很乾淨,」簡明毅點亮手中雷射筆,一道銳利的黃綠色射線穿透薄雲,彷彿正中北極星,要是當下有人正好立在那裏,恐怕會被雷射光驚醒;逐一介紹肉眼可見的星點,此時我才發現他的解說,只有實際到戶外觀察才能體會,流連於「The Sky」對他只怕是虎落平陽吧。
良久,樹林剪影之間透出雪白色的光輝,夜幕中飄泊的雲彩也撒上聖潔的光澤。
「那是銀河嗎?」我凝視著東方的亮光久久不語,隨著時間的推移,亮光逐漸渲染、擴大,否定我心中的揣測,「啊,天有異相!」人群中有人發出驚嘆,激起清脆笑語一陣,原先的混沌,也在同時悄悄地聚集延伸,化作潔白線條,潔白中泛起深藍、寶藍、水藍光輝奔流,好似一對天使的翅翼。
又過了一陣子,一輪瓷白的圓盤由翅翼中央緩緩上升,我們才終於曉得,自己正目睹鳳凰山上的月出,「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孟德「短歌行」裡的詞句,因為前赤壁賦千古流傳,百前年前幾經千錘百鍊的詩篇,此刻更猶如熱鐵烙膚,成了手機螢幕上璀璨的剎那。
2.
「現在電腦上跑的是『The Sky』,它會連接到望遠鏡的赤道儀,也就是乘載望遠鏡的機器,我們先幫望遠鏡定位,選擇天上兩個星點去align,設定好之後,再去追蹤想要觀察的星體。」天文臺內,講師鄭建宗坐在電腦旁,一邊轉動螢幕上的星圖,一邊解釋望遠鏡操作原理,「那我現在將目標設定成『月亮』。」輸出指令,樓上傳來儀器轉動的轟鳴。
鳳凰山天文臺由臺大物理系架設,屬於研究用的望遠鏡,位居海拔1800公尺的高崗上,半圓形屋頂可以360度旋轉,整體而言,雖然是體積不算大的儀器,卻已經足夠追尋人們所熟悉的宇宙,藉由鏡筒傳遞的圖像,伽利略衛星還有月球表面清晰可辨。
3.
鳳凰山海拔1698公尺,屬於阿里山山脈的一部份,地勢南北狹長,山頂立有一等三角點一座,無論是從竹山市區,或是鹿谷境內各個村莊,幾乎都能看見它巍峨氣勢,夜宿天文臺下方的小木屋,計畫隔日凌晨攻頂,「山徑不明、顛躓難行,基石周圍被竹林圍繞,無展望」竟然是相關登山記錄的評價,沙盤推演多次決定放棄。
慶幸的是,原本氣象預報陰雨天氣的不安,在隔日和煦微光下一掃而空,打開房門,中海拔的清晨依舊是冷冽的,寒氣由腳底迅速竄升,不得不使我裹上厚外套。
順著崎嶇階梯登上林道,拖著有些踉蹌的步伐前往天文臺,這時,身後突然傳來陣陣喘息聲,原來是冠宏、俊霖等人踏著碎步,同樣從小木屋趕來等待日出,簡單寒暄,我們加快步伐抵達平台,回到昨晚觀星的地方。
平台地形險要,視野遼闊,朝向北方能遠眺雪山、白姑大山,東北面則與合歡群峰以及能高諸峰遙遙相對,和玉山山脈以陳有蘭溪分隔,郡大山以及玉山群峰被松林遮蔽,玉山山脈最北一座三千公尺級山峰──西巒大山海拔3081公尺,正好是太陽升起的位置。
山脈頂上的烏雲始終沒有消散,一天的起頭從雲底橘紅色霞光,還有能高鞍部若隱若現的晨曦展開,似乎暗示著今日天氣的曖昧不明。
4.
「做早操囉,早操很簡單,請問大家聽過『虎姑婆』這首歌嗎?」享用早餐之後,助教羅啟元──綽號小元──站在人群組成的圓圈中央,為整天長途健行暖身,「早操的動作很簡單,跟著我的動作做就可以了。」
「好久好久的故事,是媽媽告訴我,
在好深好深的夜裡,會有虎姑婆。
愛哭的孩子不要哭,他會咬你的小耳朵;
不睡的孩子趕快睡,他會咬你的小指頭。
還記得還記得,瞇著眼睛說。
虎姑婆別咬我,乖乖的孩子睡著囉。」
當我們活動筋骨時,助教唐政綱──綽號阿綱──拿著手機錄影四處走動,有時惹得人哈哈大笑,「耶,健身操做完了,大家都還記得動作,好厲害!」早操結束,小元笑著與我們拍手鼓掌。
「我叫作『廖慶森』,在溪頭這裡當了兩年志工,今天早上總共四個小時,要帶大家沿著林道走到神木,看看路上遇到哪些鳥類。」早上八點,兩部箱型車駛入鳳凰林道盡頭,志工從車內運出兩箱望遠鏡,整梯隊伍再次分成兩班,導覽廖慶森示範使用望遠鏡的技巧,他將鏡筒瞄準不遠處的樹冠。
「哇!這應該是大冠鷲。」他驚喜地說,要在溪頭遇見不容易,「真的很幸運啊!」
延伸閱讀:森多概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