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3/02/27
-
回程日期2023/02/27
-
相關路線破子寮越嶺古道
-
相關山岳東柑腳山
旅遊日期:112.02.27 天氣:晴天
旅遊路線圖:三叉坑橋08:35→後寮仔嶺古道入口08:46→後寮仔嶺10:06→大樟嶺古道入口(廣欽禪林)11:22→大埤壩12:02→大樟嶺12:50→回三叉坑橋13:45
08:35車停三叉坑產道「三叉坑橋」前路邊空。今天與一對朋友父子來走後寮仔嶺古道、大樟嶺古道再走三叉坑產道回到這裡。
過三叉坑橋左上往雙泰公路辭職嶺古道口,右邊進入往外柑村15鄰後寮仔嶺古道。取右進入沿著三叉坑溪右岸走。
產道叉路,左往慶山慈惠堂右下產道往後寮仔嶺古道。取右下產道。
水泥橋過三叉坑溪,後寮仔嶺古道入口就在水泥橋右前方,石階步道爬上菜園旁就是古道入口。
石階步道灣爬上廢棄的水梯田,古道入口很明顯。看古道入口就很喜歡就不知後面的路況如何!
入口樹上釘有「往後寮仔嶺古道/泰平後寮仔雙泰11K」約120分。指標牌是藍天隊2018.9.22所釘,已有5年了很舊,就希望路況不回太差!
綠草青苔石階步道續沿著田頭邊往上爬。如果都是如此那就是100分了。
心裡高興一下子路況就變臉了!雜草山路往稜線上走,看起來似乎沒有多少登山客走。
山路上眺望下方的民宅。
叉路,左邊看似山腰路往前上稜線。取左邊山腰進入卻雜草阻路退回來,只有上稜線看看路況。
雜草及野牡丹掩徑,古道似乎變成獸徑了!只有鑽過去看看!今天有三人成行較在膽,如果只有單獨一人可能就要撤退了!
路跡再右轉上山頭,爬上去看看再說,今天有伴不能輕易放棄!
山頭上的路況好一點了,最起碼沒有草比人高。
小山頭下切。
接上剛剛左邊過來的山腰路。路跡還算可以,但那頭就是路跡難辨!
往前的路跡還算可以,似乎要爬上稜線!也許上稜線路況會轉好!從古道入口到此(古道口指標牌除外)未發現任何登山條及指標牌,這實在讓人有點狐疑是不是走錯路!
稜線上終於發現一條很舊很舊的登山條,可以說就的可憐!這顯示這條路線很久沒有人走過。
路徑轉入山腰爬升,路邊有兩個被截掉的舊木電桿頭,以前這是電線走的路嗎!
爬升的山腰路,路況感覺愈來愈好!
很舊像抹布的登山條又很久很吝嗇出現在樹枝上。最起碼不會懷疑走錯路只是路況差。
稜線又是野牡丹叢阻路,撥開前進。
通過後路況又變好,路況時好時差,就這樣繼續前進。
路徑時而進山腰時而上稜線在交錯前進。這棵小樹上又發現一登山條也是很舊。
上稜線的路況又變的很好,路徑上又發現一個被截斷的木電桿頭。這條古道在產道未開通前曾是電線走的路線!
右側山谷對面窺見的屋舍應該是「慶山慈惠堂」。
稜線路況依然保持好的狀態。希望繼續保持下去。
耶!登山條雖舊但出現的頻率似乎高了一點。
路徑從登山口到此一直都保持在爬升的狀態,可能要一直到「後寮仔嶺」才會轉緩下來。
有幾段稜線路徑是較平緩的,但都是一小段就再爬升。
爬上另一道稜線,路徑還是清楚。
爬過一處綠竹叢。以前爬上這麼高來種竹子,真是有點不解!
這次換冷清草掩徑了。不難通過,總算前面有了很長一段好路況。
有石階殘跡彎繞過山腰。
路徑轉緩下山腰。路況稍微差一點。
又要撥鑽野牡丹叢了,這是今天路況最差的一段,跟進古道不久的路況一樣。別無選擇只有往前鑽過。
鑽過野牡丹叢又陷入綠色掩徑的冷清草山腰路,最起碼不用鑽的。
經過這一段路徑又稍微轉好。
噫!前面好像有柱子及標誌牌,應該是「後寮仔嶺」到了!
10:05沒錯是後寮仔嶺越嶺處。
後寮仔嶺海拔450m,有雙溪水源基石。
古道越嶺鞍部十字路口,左為稜線山路(路跡不清)往大埤山(大樟嶺)約100~120分,右為稜線山路往東柑腳山約30分,直行古道下往後寮子、虎豹潭。
越嶺古道直下後寮仔、虎豹潭。過大竹叢,這一面的古道應該路況會好一點。
果然路況好很多,途中有叉路沒標示往何處!
兩根圓木橋跨過土水圳後再沿著水圳走出。
圳堤路滿是青草像地毯,水圳的圳水依然水流潺潺。
父帶子出來爬山走古道,很是羨慕啊!來張父子同框照。
這段圳堤被冷清草佔據,很容易通過。
這段換是大型蕨類的天下,但比前一段好多了,最起碼水圳及路跡是可看見的。
右下方有個大水埤還停靠有塑膠筏。
蕨類水圳路持續平緩走出。
隨著水圳右彎而下,這裡有左側來的叉路,無標示。從後寮仔嶺下來似乎也沒有看見登山條或指標牌!
這裡又有些雜草掩徑但還算好走。
左側是廢棄的田地,右邊是一條小溪,路徑上的雜草算很多。
路徑沿著小溪一路走出後寮仔。
有後寮仔的居民在此接水,算是一處水源頭。
過水源頭路跡就較清楚了,因為居民有時要來巡水,路況就會較好。
路況愈往外愈好,經過一片雜竹叢。
四根厚重的方形枕木橋跨過小溪,已有綠竹叢的出現,應該要進入後寮仔農作地了!
左水圳路有雜草右是明顯的土路,研判後面應該相通。取右邊走看看再說。
剛翻土整理好的嶄新菜地,不知有沒有撒菜籽!
左邊下有大片的廢耕地,田邊有一舊鐵皮工寮。
愈靠近民宅的耕地就比較有種菜。
剛才的左叉路就是左下沿著水圳走出來的水圳路。
已到大平38號民宅旁的農作地。竹叢內就是大平38號民宅。
大平38號民宅。
民宅前的木造簡易涼亭。
左下田埂路為了就是前面開的通紅的杜鵑花。
滿樹通紅的金毛杜鵑也叫滿山紅或播田花。以前多長在田頭及田尾或耕地附近。
沿著車道而出經過大平39號民宅前。
續經過大平41號民宅前,續走車道往大平41-1號民宅。
叉路,左越嶺保甲路往破子寮、大樟嶺右出雙泰產道。取左往大樟嶺。
經過大平41-1號民宅前。宅旁遇見屋主老伯說經過柚樹沿溪而走一段後面再左轉就是往大樟嶺。
經過柚樹沿著溪邊走,這就是大樟嶺古道舊路底。
沿路有很多的竹叢。
右邊有後寮高分21電線桿,這叉路左轉往大樟嶺。這叉路口確實需要一塊指標牌,不然很容易誤走。
續走產道往大樟嶺古道。
左邊土產道用三角錐阻路用意明顯,過水泥橋往大樟嶺古道。
左邊山壁有山洞,洞內供奉著神像。
11:22過水泥橋右彎是「廣欽禪林」,寺前有水池。沿著寺前車道進入。
11:24竹叢前叉路,左邊保甲路就是大樟嶺古道入口。叉路口無標示無登山條。
進入後在竹叢對面小樹上發現有嶄新的指標牌。
這是藍天隊/聯合艦隊今天走過剛剛釘上去的指標牌。看樣子他們是從雙泰公路7.5-8K上大樟嶺過來往後寮仔雙泰公路11K出去,難怪一路過來未遇見他們。
寬大的大樟嶺古道也是一條保甲路,沿途上的些許雜草已被藍天隊/聯合艦隊砍除。
右邊出現一個小埤塘。
大樟嶺古道緩爬而上,經過一處蕉叢。
經過一處綠竹叢。
在竹叢間左轉過山溪。
過小溪後古道加陡進入柳杉林路段。
大型蕨類路段已被簡單砍除,這樣走起來就感覺差很多,跟前面後寮仔嶺古道就差很多很多。
古道愈爬愈陡,前面上方竹叢後似乎有要越嶺的跡象!
出現熟悉的舊石階準備越嶺。
爬上舊石階通過一處小鞍部越嶺而下。
越嶺後的路況更好,緩下的綠草路徑。
左邊有一小濕地,左有叉路往東柑腳山但路跡不清。
古道續往前經過大片的雜竹叢。
長滿綠草的保甲路。
叉路,右邊古道支線出雙泰產道9K左往大埤壩、大樟嶺。取左往大埤壩。
左行後切稜緩下。
緩下的保甲路可行一輛小車的寬度。
古道在此過小溪做一個右彎。
古道過溪後平緩腰繞而走。
古道再度切稜而過。
這段保甲路真是五星級的路況。
大埤壩已出現在前面。
走上壩堤。古道支線叉路,位於大埤壩另一端,右下為大樟嶺古道支線往雙泰9K、破子寮。
群山環抱中的大埤壩。湛藍、寧靜的湖景風光。
連日的下雨讓大埤壩保持滿水位的狀態。
過大埤壩古道續往大樟嶺。經過濃密地的雜竹叢。
古道上出現箭竹林及零星柳杉林。緩爬而上。
緩爬山腰,左邊下是連續的箭竹林。
進入腰繞平緩的柳杉林下。
叉路,左邊叉路往後寮仔嶺、東柑腳山。從東柑腳山及後寮仔嶺直接過來的稜線山路。續往大樟嶺。
古道菜此又切稜而過。
緩繞山腰而行。
往大樟嶺最後一處叉路,右下叉路出雙泰公路8K處蘭平千里。
續往大樟嶺。離大樟嶺不遠了。
真是很棒的大路!離大樟嶺不遠了!
轉為緩爬的大路徑。
大路徑右轉林間爬升,抬頭已看見大樟嶺觀景台旁的欄杆,終於到達「大樟嶺」。
12:23大樟嶺觀景台。觀景台空地舖有水泥磚,四周架有圍欄。在此觀景休息及簡單午餐。辭職嶺古道舊稱「流眼淚坡」,原稱大樟嶺位於丁子蘭坑與泰平村交界處,是雙溪通往泰平必經的唯一步道,嶺頂海拔約450公尺,是雙泰公路最高點,也是雙溪、泰平之間中心點,可遠眺東北角一帶景色。
眺望靈鷲山上老蘭山十一面觀音塔及福隆海域。
遠眺草山、三貂嶺方向山稜。
12:50往前平緩水泥磚步道登頂。大樟嶺又稱大埤山或三叉坑山海拔515m,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樹林、林投圍繞無展望。
往前循水泥磚步道下往雙泰公路古道入口。
辭職嶺古道山勢陡峭,古道崎嶇難行,行人走到嶺頂,無不汗流浹背,氣喘如牛,而在此稍作休息,以便繼續前進。民國60年間,3位臺北師專畢業生分發泰平國小分校任教,由雙溪徒步至此,已筋疲力竭,但尚須翻山越嶺前往任教之泰平國小,感慨前途艱辛,次日毅然返回縣府教育局題出辭職,辭職嶺因而得名。
約7分鐘抵達辭職嶺古道入口「福德祠」土地公廟。
辭職嶺古道乃是雙泰公路開闢雙溪通往泰平的唯一要道,沿途草樹蒙翳,仰不見天日,下臨絕壑,終日雲霧渺渺。古道入口有座土地公廟,土地公廟為「明治己酉季冬重興」,廟門有對聯「白雪知公老,黃金賜福人」對聯上有「大樟嶺 」。
13:00古道入口有明顯「大樟嶺(辭職嶺)古道」牌樓及有辭職嶺站。
車停三叉坑橋,所以只能梯三叉坑產道下三叉坑橋,有3.2公里。
三叉坑產道上部分路段有成排的青楓樹,農曆年前深冬季節楓葉飄落楓黃飄飄也是美。
13:45花45分鐘從辭職嶺古道口走回三叉坑橋。取車結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