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魚路古道:石門的茶金歲月

  • 邱求慧
  • 10,482 次點閱
  • 4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魚路古道是一條位於陽明山公園的步道,其歷史已超過二百年以上,沿途的風景十分優美,歷史遺跡也相當豐富,是一條非常值得推薦的登山路線。

過去先民沿著這條步道將金山的漁貨運送到士林販賣,但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這條古道其實也是一條茶路,一百多年以前,石門、金山地區的茶葉也會透過這條古道挑運到大稻埕,甚至還行銷到全世界,創造了一段輝煌的茶金傳奇。

8c0b85d8dd9bf14fb45d11657e5a3a75.jpg

魚路古道是過去金山地區和陽明山、士林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先民將金山的魚貨,透過這條古道挑運到士林地區販賣,同時陽明山的茶葉和硫磺也會運用這條山路運往山下,當年可以說是熙來攘往的重要通商路徑。由於靠近金山的古道大多已經荒廢,或是已經改建為現今的陽金公路,所以一般登山客會從陽金公路上的「上磺溪停車場」開始起登,古道會沿著上磺溪而行,風景十分秀麗。

36d2f19b7ec14f327f3ae121eb938431.jpg

古道的路況整理得相當舒適,途中會經過幾處木橋,源自大尖後山及磺嘴山的小溪流,淙淙地匯入上磺溪,並形成一個小型的瀑布,走在茂密的森林和清新的溪澗之間,可說是大臺北地區景致非常優美的古道之一。

f3ed3d031daa2bc9d6dd24b30a6107fd.jpg

據陽明山管理處的解說牌,古道途中的許顏橋建造在1896年,是當初石門地區的茶商「許清顏」所捐資興建,以方便石門、金山一帶的茶葉,可以透過這條古道挑運到士林、大稻埕去銷售。原橋已經被颱風沖毀,現在的橋是陽明山管理處於1995年考據原貌所改建。

660c24643d57b68825065e622164d0d8.jpg

憨丙厝地是古道上的中途休息站,當初設有柑仔店等小型店鋪,販賣草鞋和糕餅等物品,以供來往行人補給,而且這個「憨丙」家族也是居住在附近,周邊還遺留著石屋的牆面、生活用品等遺跡。目前陽管處在原址復建了幾座石板屋和涼亭,也設立了解說牌,以解釋先民的生活和歷史背景。

5930ca8ee9cbd85973b559434b0d3846.jpg

經過厝地不久,在古道邊出現了大片的梯田痕跡,陽管處將之命名為「大路邊田」,一層一層的駁坎,顯示過去這裡曾經是先民種植稻米的農田,因為附近有溪流經過,提供給稻作足夠的水源,所以先民們不但可以利用農作來自給自足,也可將農產品販賣給來往的旅人,顯示了古道經濟活動的旺盛脈動。

990ee4744c90548650f546d29af835f6.jpg

這顆古道邊的大石頭被稱為「大石公」,過去是一個土地的界線,做為金包里和草山的分界點,當初的古道也是以大石公為分界,北部古道由金包里的居民維護,南部路段則由草山、山豬湖的居民整理,由此處往北看,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山巒,風景相當開闊青翠。

8b720c52915fcb9f26a4bc404dabf538.jpg

古道爬升到最高點就是「擎天崗」,陽管處在此建立了一座意象城門,因為據考證日本時代的抗日份子「簡大獅」曾經據此為基地,並且也搭建了城門以為防禦,後來因寡不敵眾而歸順了日本人,不過沒過多久又再度叛變,終於被日本人派軍警剿滅勢力。由於這裡剛好是魚路古道和陽明山大縱走的交叉路口,總會聚集許多遊客在此拍照取景,相當熱鬧。

3c86db80ed972e21919a09b7498eb2fb.jpg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附近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稱之為「嶺頭喦」,規模較大的新廟在前,超過200年歷史的小舊廟在後,是過去古道旅人祈求平安的心靈寄託,從廟旁的一個涼亭往山上走,只要短短一兩百公尺,就可以登頂海拔799公尺的擎天崗山,有一顆北市都計三角點編號144,山頂有360度的壯觀視野。

4169853ca4186579f26f41e3dbb42525.jpg

魚路古道有「河南勇路」和「日人路」兩條路線,前者是古道最原始的路線,可供挑夫運貨行走,後者則是日本時代為了可以移動山砲,另外再開發較為平緩的之字形道路,兩者數次在古道中互相交會,可以上下山走不一樣的路線,體會各異其趣的風貌,照片是擎天崗山上的全景,整個擎天崗、七星山和魚路古道的美景都映入眼簾。

82fb6c3d77bedfcda395e2cd0c3cf68f.jpg

回程走「日人路」會經過「山豬豐厝地」,當年是一位很會捕山豬的「阿豐」家族住所,另外還可以看到一處採石場(如圖),「許顏橋」所使用石材就是來自於此,現場還遺留一些尚未使用的石板,其實根據我的研究,捐獻建橋的並不是陽管處考證的許清顏,而是他的兒子「許里」,而且他的父親名字也應該叫做「許清言」,今天我就來講述這位許里的故事。

412ce1366d0638be9eb5c720f232bdb8.jpg

許里出生在清朝時的1877年,父親許清言是則石門地區的農戶,在家鄉擁有一些田產,許里也因此受到不錯的漢學教育,當時臺灣烏龍茶的國際知名度很高,所以陽明山及周邊地區也種植不少茶葉,但是石門地區因為海拔較低,茶葉的品質較為低劣,導致農民的生活相當困頓,許里成年繼承家業後,一直在苦思可以讓茶葉品質更好的方法,照片是1895年大屯山地區的茶園風光。

07201489ab1bfc2fb007141f0cec6da2.jpg

許里認為大家一窩蜂製作烏龍茶不是明智之舉,應該找出地方的優勢,他又發現石門地區的水質相當良好,發源自大屯山區的水源會經過火山安山岩的自然過濾,且富含各種的礦物質,其實比較適合種植紅茶的茶種,但是很多人都覺得許里不切實際,放著知名的臺灣烏龍茶、包種茶不做,卻要去做當時歐美已經很強勢的紅茶產品,照片是當時知名的英國立頓紅茶廣告,其紅茶已經暢銷世界各地。

a00f10945383bdc3764a066973f91536.jpg

許里不理會他人的冷言冷語,還是堅持他的理念,努力試種不同茶葉的品種,發現「硬枝紅心」小葉種茶樹最適合在石門區栽種,所以他開始採用這種茶苗,而且他也不斷地改良製作紅茶的過程,沒想到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竟然被他做出極為香醇出色的紅茶,而他為了彰顯家鄉的特色,把產製的紅茶命名為「阿里磅紅茶」,阿里磅是石門的一個傳統地名,是平埔族語「染布坊」的意思,因過去附近種植許多大菁可以做為布料藍染而得名。

de232380828daf4a4e8d9cedff4e0b1d.jpg

產品到底好不好,也不能自己說了算,為了推廣阿里磅紅茶,許里於1921年試著參加了臺北州製茶品評會,在許多知名的包種茶、烏龍茶的對手中,竟然獲得一等獎的肯定,讓他大感振奮。翌年在日本所舉辦的「平和紀念東京博覽會」 (如圖) 中,許里也獲邀在臺灣館展示他的紅茶,與全世界的農特產一起競爭,沒想到也獲得了大會一等的大獎,連續兩年在臺灣及國際均大放異彩,轟動了臺灣的茶葉界,阿里磅紅茶也因此打開了國際知名度,並創下每斤價格高達15圓的市面最高價紀錄。

5e5f333a893e210a0b368c422e53a53d.jpg

獲得國際大獎後,許里並不藏私,他將茶苗提供給石門地區其他農民栽植,也教導他們製作的方法,於是大家終於相信了他的本事,石門地區開始都改種「硬枝紅心」的茶葉,並且以「石門茶」享譽國際,並外銷到日本和英國等地,當時石門地區栽種的面積達到一千公頃以上,甚至擴大到金山、三芝和大屯山等區域,大幅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由於石門、金山地區的茶葉必須要經過金包里大道運送到大稻埕去,於是許里捐獻了800圓興建了「石橋」,避免農民們茶葉運送過程中被溪水濺濕而受損,這件善行還被刊登在1923年的「臺灣日日新報」。

27eb1b104d2a12dcf51fe62355750a8d.jpg

許里的事業成功之後,除經營阿里磅茶葉公司外,也擔任石門庄的協議員,非常熱心地方公益,之後獲聘為臺北州製茶教師,貢獻他的研究心得,讓更多的茶農可以種出高品質的茶葉,1928年因為貢獻產業和鄉里,還受到總督府的授勳獎勵(如圖),和高木友枝、辜顯榮和林熊徵等社會賢達一同獲獎,以一位石門鄉下的茶商來說,絕對是創下了地方的一個傳奇。

ba242827213c3a04d0ad82144c7f6b02.jpg

許里成名之後,還是留在鄉里不斷地改良農業技術,1947年過世之前,都還在石門從事製茶的工作,留給石門地區茶農無限的懷念,也讓石門茶揚名世界超過半個世紀,可惜到了1980年代,由於地方人口外移,石門的茶業才逐漸沒落。現在的石門地區還留有一些茶園,或許名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不過還是種著當時許里引進的「硬枝紅心」茶葉,並改製作為鐵觀音,努力還在延續著石門茶的榮光。

cb3045973c66dae22e897034bed923b4.jpg

如果有機會走一趟魚路古道,當您經過許顏橋時,請務必停一下腳步,想像著一百年前的此處,絡繹不絕的挑夫擔運著石門茶,一路經過擎天崗運送到大稻埕去,然後銷售到世界各地,就靠著一位地方的茶農,竟帶動了整個石門區的發展。如今商旅客雖然已經不在,但是那傳奇的故事,彷彿還在古道上閃耀著茶金的光芒。

0645185287db5fa51e5f7377c8dd11f5.png

上磺溪停車場->許顏橋->憨丙厝地->大路邊田->福德正神->大石公->獅子望圓山->金包里城門->嶺頭喦->擎天崗山->日人路返程->山豬豐厝地->打石場遺址->上磺溪停車場

距離7.18公里,步行時間3小時50分。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