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aa7c7ce9ea52de461780c9b458e7fe28.jpg)
-
出發日期2023/04/15
-
回程日期2023/04/15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三峽三星 志繼山
景點介紹
志繼山,海拔977公尺,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和桃園市復興區交界,志繼山,因志繼部落而得名,志繼為泰雅族語(Sqiy),為一種樹的名稱,以該區多此樹木稱之,與東眼山及金平山合稱為三峽三星,屬有木五寶之一座,從公路旁登山口可遠眺金平山,內鳥嘴山,外鳥嘴山等名山,進入步道,映入眼簾的是蒼鬱的孟宗竹林,一段平緩山徑後轉為拉繩陡上,志繼山山勢陡峭,路程雖不長,卻不可掉以輕心,山頂位於樹林之中,平坦無展望,設有兩座基石,分別有一座山字森林三角點及台北州稅務課基石,山頂有多條路線交會,可通往東麓山或東眼山
行前須知
行程規劃:桃119線0.9K處登山口>優美竹林與杉木林>拉繩陡上>志繼山(0.7K)>原路折返
路線里程:單程約0.7K
爬升高度:180公尺
大眾運輸:台灣好行東眼山線
準備出發
今天騎車一路經過三峽的金敏,插角,再到志繼山,沿途風景秀麗,山巒疊綿,一幅幅壯麗的圖畫劃過我的眼前,到達登山口後,視野開闊,景色絕佳,令人振奮,沿途森林十分寧靜,古樹彷彿在低聲呻吟,旅者啊,請沉思這個充滿泰雅血淚歷史的古老山脈
今天騎車從三峽的台7線,過湊合橋後接北114線,一路經過金敏,插角,沿途風光明媚,景色絕佳,路況良好
金敏,三峽地名,原名金敏子,因金敏社而得名,泰雅族大豹社群在三峽大豹溪沿岸曾建立了金敏社、大豹社及有木社
過了插角後,右轉北113線(東眼路)
插角,舊稱大豹,明治39年(西元1906年),台灣總督佐久間訂定理蕃方針,大舉討伐這一帶泰雅族人時,於大豹溪附近突出之高地設置警察官吏在所,因認為豹是會傷人的猛獸,而此地恰巧有兩處突出的高地(牛角坑山,牛角尖),形同牛角,於是就改稱插角
產業道路一路蜿蜒向上,但路況還不錯,大約9公里路程就來到桃119線
志繼山登山口,位在119線0.9K處,展望非常棒,可以清楚望見李棟山,內鳥嘴山,外鳥嘴山等新竹知名中級山群,甚至連雪山都看得到
志繼山登山口,海拔約800公尺,就位在公路旁,距離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並不遠,入口處有一面紅色的告示板,十分顯眼,登頂只需要約20分鐘左右,爬升180公尺
進入山徑後,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孟宗竹林與杉木林,竹林景觀也是三峽與桃園交界之山系多有的林相
長相奇特的特殊月桃,有點像外星人的牙齒
沒多久遇叉路,取右上行,有一小段拉繩
這裡的竹林真的很美
志繼山山勢陡峭,有多處拉繩段
許多樹的樹型相當奇特,林相十分原始
途中有些許展望,能望見三峽與桃園市區,以及鳶山山系
抵達志繼山,海拔977公尺,也稱詩格山,從登山口至此僅約700公尺,路程約20分鐘,志繼山,因志繼部落而得名,志繼為泰雅族語(Sqiy),為一種樹的名稱,因該區多此樹木稱之,與東眼山及金平山合稱三峽三星,山頂位於樹林之中,平坦無展望,設有兩座基石,分別為一座山字森林三角點及台北州稅務課基石
志繼部落原為三峽大豹社泰雅族人,後因大豹社事件戰敗而逃入此地,三峽大豹溪流域自古為泰雅族大豹社之領地,清朝時期在此建立了隘勇線防番,但進入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採取開發山林政策,入山開採樟腦及伐木,遭到大豹社原住民抵抗,在其領袖瓦旦.燮促(Watan Syat)率領下,各部落聯合抗日義軍抗日長達7年,各社族人由原本1000多人剩下200多人(約40幾戶),史稱大豹社事件,戰敗後,大豹社族人流落至今日桃園東眼山各處,如詩朗,志繼,而產生了現在的志繼部落,卡外部落,庫志部落,佳志部落,詩朗部落等
志繼山因登山口海拔較高,所以路程並不長,通常與東眼山,卡外山,或拉卡山連走,可由志繼山山頂後方山徑通往,但記得進入森林遊樂區要去補門票,志繼山亦能連走東麓山,惟路徑較少人走,需自行評估再行前往,日治時期,泰雅族人在大豹溪流域的山群與大溪枕頭山,皆曾與日軍爆發大規模戰爭,如今戰爭會過去,但歷史並不會被抹滅,或許來到志繼山中,有機會能發覺更多的遺跡及過去
若喜歡,歡迎關注,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