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3/05/27
-
回程日期2023/05/27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北台灣的山海圳
金包里大路為昔日金山至士林、大稻埕間的交通捷徑,亦為居民運送魚貨、茶葉及硫磺等物資的連絡通道,故又稱「魚路古道」,全程約40餘公里。山友一般以古道最高點擎天崗為中點,分為北段及南段。其中北段路線會經過八煙圳(即頂中股圳)、南段則會經過山豬湖圳,又因此一步道貫穿陽明山南北兩端,故為山友將其稱為陽明山南北大縱走,此一路線由台灣東北角海岸金山磺港出發,經八煙圳翻越陽明山擎天崗,再由山豬湖圳下至士林,直到淡海唭哩岸,沿途可見清澈溪流、梯田駁坎及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是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起義抗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走完全段等於是經歷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可謂是北台灣的山海圳。
▲八煙圳(水源引自大尖後山,水路環山而行,約有3.8公里,是陽明山區最早最險的水道,2011年由北基農田水利會進行翻修)▲翻越陽明山(俯瞰嶺腳庄聚落)▲山豬湖圳
消失的漁人之路
魚路古道為金山地區漁人擔魚至台北販賣的重要道路,由金山「磺港」經由古道翻越陽明山到臺北山仔后、士林,甚至遠到大稻埕。目前山友較常走的魚路古道全段,南起絹絲瀑布,經擎天崗、金包里大路至金山,絹絲瀑布以南至士林路段,因城巿開發,大部分已為道路取代,因而消失迨盡,陽管處前於109年曾請同仁進行3天2夜的魚路古道全線41公里探勘,並協請工程單位修復路段,筆者於2022年曾參考陽管處2020年之踏查報告、2018年9月號季刊及法蘭克之踏查紀錄,自行規劃完成魚路古道全段踏察。本次有幸獲選行腳陽明山特派員,擬擷取前述踏察行程之精華,由魚路古道北段八煙端登山口起登,經金包里大路至擎天崗,再由絹絲步道走南段下士林,接著騎Ubike至唭哩岸淡水河邊,完成結合鐵馬及健行的北台灣山海圳之旅。
▲圖取自經典雜誌【篳路台灣】金包里大路 重返步行年代
▲八煙登山口起登
行程規劃 | 7:00台北車站(1717皇家客運) →8:34八煙登山口→許顏橋→憨丙厝地(至此分日人路及河南勇路)→打石場遺址→山豬豐厝地(河南勇路經大梯田→土地公)→11:20金包里大道古城門→11:30擎天崗(午餐)→12:10出發→絹絲步道→13:30登山口→山豬湖→大厝地→燒庚寮→陽明教養院→嶺頭→16:00芝山岩→換騎UbiKe→外雙溪→蜆仔港公園→洲美運動公園→17:30唭哩岸站(賦歸) |
交通資訊 |
|
▲7:00台北車站公園路搭1717皇家客運至八煙登山口▲本日天氣太好,一早公車即客滿,二話不說搭Uber上山(一車9百多元),8:00即抵達八煙,比公車快30分。
▲前段為石階步道,兩側竹林成蔭,走起來十分舒爽。▲經過崩塌地,陽管處以欄杆圍起的繩梯(因為這個崩塌陽管處封閉了八煙段好幾年)
▲一大片的水鴨腳秋海棠(為台灣原生的秋海棠屬植物,主要生長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林下陰涼潮溼的路旁、土坡。)
▲八煙水圳(頂中股圳)水道
▲野牡丹(臺灣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常見的原生灌木,花瓣正常為5瓣,偶爾可見4瓣或6瓣)
▲番坑瀑布(本次活動健行筆記贊助之斜肩小包,收納方便,有五種變化背法,自由拆裝為單層或雙層)
▲9:15來到上磺溪停車場(此為金包里大道另一處登山口)叉路。
▲許顏橋為茶商許清顏為避免在運送過程中溪水濺濕影響茶葉品質,出資修築而成。(據考證應為「許清言」兒子「許里」所建)
▲橋上眺望竹子山主峰
▲9:30來到「憨丙厝地」,在此稍做休息,此為當時過路旅人的中途休息站,設有柑仔店等小型店鋪,販賣草鞋和糕餅等物品,如今整建為休憩涼亭。
▲「打石場」是興建許顏橋的岩石採集之處,利用原木作為搬運軌道運送,展現先民的智慧。
▲9:50抵達「山豬豐厝地,因屋主「阿豐仔」善於獵捕山豬而得名。
▲10:10步道旁的土地公默默守護著來往的旅人。
二百多年前,金山鄉的漁民必需挑著漁貨揮汗爬上擎天崗、經山豬湖、山仔后到士林或大龍峒、大稻埕等地販賣個好價錢,再補給些日常用品,接著循原路趕回家。透過耆老口述,古道也重新鮮活了起來,金山住民柳登文在接受雜誌訪問時,這樣描述挑魚人的行程:「在黃昏漁船入港時買魚,晚上七、八點從金山磺港出發,提一盞電土燈(又稱磺火燈,以電石加水產生化學反應為燃料,比煤油燈光亮持久),三人一組互相照應,順著磺嘴山的山腳,慢慢爬上第一個台地─焿子坪,經過八煙後,路開始陡升,爬到擎天崗先向嶺頭喦土地公拜拜,半夜十二點即可至山仔后,稍事休息後就走下台北,大約清晨四點可到士林或北投,趕得上魚市(以上節錄自經典雜誌-篳路台灣)。」
▲因為截稿時間限制,筆者在5/20梅雨鋒面過後即啟身出發,無奈大雨整日未歇,只好在絹絲瀑布後即先撤退,卻意外發現藏身在雲霧中的金包里大路,更加感受先民在風雨中挑擔賣漁,往返奔波的艱辛。
金包里大路八煙段
金包里大路可分為兩條路線,「河南勇路」是較為早期興築的傳統道路,相傳因清代曾有「河南營」的清勇在此駐守而得名,以石階為主、坡度較陡、距離較短;另一條為「日人路」,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行軍和拖行大砲而另外開闢的道路,較為寬敞平緩,又稱為「砲管路」,呈現「之」字形迂迴,兩條路沿途有許多交會點,山友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路線,抑或交錯走不同路線,感受兩條道路不同的風景。每到深秋此步道兩旁的芒花恣意盛開,迎風飄逸,是山友們賞芒的絶佳地點。
▲秋天的金包里大路
▲左為河南勇路,右為日人路,二條路線彼此不斷交會
▲ 百二崁河南勇路
▲日人路
▲10:40抵達金包里大路城門(據傳日據時代抗日份子簡大獅曾經據此為基地,並搭建此城門以為防禦,後來因寡不敵眾而歸順了日本人,不過沒過多久又再度叛變,終於被日本人派軍警剿滅勢力。),致此歷時約2時40分。
漁人往返古道的驚歎
我們站在擎天崗眺望士林地區,想像漁人翻山越嶺辛苦挑魚到此,卸下肩頭重擔,看見目的地已在咫尺,在廟前誠心拜謝擲筊,一來祈求一路山行平安,二來請示土地公接下到何地做買賣。回程由擎天崗循金包里大路而降,在南勢湖古道眺望金山地區,開心的踏著輕鬆的步伐返回家裡。雖然這條漁民們披星載月、往返奔波營生的古道,在陽金公路開通後,逐漸被荒煙蔓草給埋沒,但它背後蘊藏的豐富人文史跡,則讓今日造訪魚路古道的道友,可以拉近時空的差距,想像一下先民為討生活奔走之艱辛。
▲擎天崗大草與野放的和牛。
嶺頭喦土地公廟
嶺頭喦土地公廟係2百多年前由竹子山茶廠遷來,門聯刻有「嶺高真福地,頭舉有神靈」。嶺頭喦(岩石的古字),即在廟的後方有一巨岩。據聞當年金山漁民半夜循山路上來,大多會在嶺頭喦福德祠休憩。擔魚者到此廟前,通常會拜謝或擲筊,一者挑擔到此都已半夜,自當祈保山行平安,二者請示土地公接下到何地做買賣。但也有一說,魚販挑至此,隨即換人接手。因而此地也是商賈、漁民和挑夫交易處,形成重要的十字路口。
11:10在嶺頭喦土地公用餐大休息
▲嶺頭喦土地公廟後方依原廟重現之小廟
絹絲瀑布步道
絹絲瀑布步道為早期金包里大路南段、連通擎天崗與士林地區的通道。此步道以菁山路101巷絹絲瀑布步道口為起點,至擎天崗遊客服務站止,全長約2.7公里。沿線因鄰近水域且位於山谷之間,因而終年潮濕多霧;另因受地形斷層與落差影響,使得流經其間的冷水坑溪在此形成著名的瀑布景觀。此外,與步道前段平行的「山豬湖圳」,日治時期即是山豬湖地區(即今菁山路一帶)居民灌溉、生活使用的圳道,亦為本步道重要的歷史人文特色之一。
▲陽明山牧場辧事處遺圵
▲因受地形斷層與落差影響,使得流經其間的冷水坑溪在此形成著名的絹絲瀑布
▲此段步道與山豬湖圳平行
▲出登山口接菁山路,續行不久即來到山豬湖土地公。
錯綜複雜的步道
由於魚路古道並非單指一條由南往北貫穿的固定古道,而是由數條同方向的支線小路拼接而成的統稱,其路網錯綜複雜,四處串連。南段在越過擎天崗後,在頭湖聚落一分為二,左往菁礐,右往山豬湖,到大厝地再會合;快到山仔后時又一分為二,左往歪庄(即現在陽明山國小一帶),右往山仔后,到嶺頭時再會合,一路下到士林,之後再沿外雙溪、五分港溪、磺港溪至唭哩岸。如今因淡水河淤積,河岸遠離,連接百年繁華與沒落的磺港溪都被遺忘在高樓大廈裡,部分道路也被淹沒在荒煙漫草中,僅剩陽管處園區內的金包里大路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風貌。
山豬湖
由絹絲步道登山口至山豬湖山,必須踢一小段菁山路,假日車多,要靠邊小心行走,山豬湖山海拔僅465公尺(台北市三角點No. 31),由菁山路101 巷49弄轉入產業道路,山豬湖產業道路二邊竹林翠綠,形成一綠色隧道,走起來非常舒爽,快至山頂前水塔可眺望大屯、七星山脈,展望極佳,可說是此次山行的一大亮點。
▲沿菁山路至山豬湖山
▲菁山路101巷49弄右轉
▲景色優美的山豬湖產道
▲眺望七星山
大厝地
由山豬湖山循稜下山,進入菁山莊社區,沿社區小巷及農路接回菁山路101巷,至T字路口取左,接菁山路110巷經士林第11公墓(上次踏查為了避開公墓走捷徑切上原始山徑,入口無布條,但有明顯修草痕跡,惟爬升一段後進入密林,路跡極不明顯,要藉接航跡指引才能穿越密林至菁山路110巷如無判讀手機GPS能力,建議繞行菁山路較為安全),再踢一小段馬路至大厝地。
▲於101巷5弄34號民宅前進入菜園
▲一處民宅前有18羅漢雕像,十分奇特。
▲菁山路101巷下行於此叉路取左,經公墓至大厝地。▲大厝地一處古厝非常質樸。
▲大厝地土地公
燒庚寮(土匪窟)
由大厝地沿巷道至菁山路72巷20弄底轉入小徑接建業路68巷5弄,再次進入山徑接中庸一路,踢一段馬路至髮夾彎右轉中庸五路進入私人社區,由社區警衞室旁小巷接新安路抵達燒庚寮(又稱土匪窟),此地名由來可由先民生活文化與歷史人物兩方面談起。其一,早期此山谷中的先民是以提煉鹼為生,因而此地名為燒庚寮;另外日據時期漢民簡大獅率眾約800名,據此山谷抗日,日軍先誘其遷往擎天崗,復於擎天崗開闢日軍路,意欲將其剿滅,之後簡大獅不敵日軍,遂率餘眾返回燒庚寮療養生息,日軍因此稱此山谷為土匪窟(此處有水墘土地公廟及燒粿寮顯媽)。
▲菁山路72巷20弄
▲建業路68巷5弄口
▲再次進入山徑接中庸一路(惟有一小段步道年久失修,建議在前面中庸一路口即直接踢大路,不走山徑)
▲中庸一路取右進入社區,由警衛亭小巷下行接新安路
▲新安路225號民宅
▲水墘土地公廟
▲燒粿寮顯媽
嶺頭
離開燒粳寮後要踢新安路接上永公路,在永公路235巷右轉沿石階而下進入山徑(上次踏查即發覺此一山徑路跡不明,要仔細辨認輔以航跡協助方向,惟本次行腳發現路跡已完全消失,只能看著地圖硬切回永公路,建議不要跟著航跡切入235巷,直接走永公路為佳)。離開山徑後接上永公路向右一小段,即可往左下狗殷勤古道,烈日下沿著金合興水圳走這段路,彎下腰來沖沖清涼的溪水,多少可以消暑一下。其後接上莊項路再次踢馬路至頂莊(陽明教養院),因為天氣太熱,搭一小段公車,省去踢仰德大道閃避來往車輛的危險,至嶺頭下車循山徑下山至芝山岩換騎Ubike。
▲永公路235巷右轉
▲於此民宅左轉進入路跡不明山徑
▲一大片姑婆芋,完全看不到路徑
▲由永公路進入狗般殷勤古道(金合興圳),再由莊項路至陽明教養院。
▲莊項路
▲福德宮
▲仰德大道搭公車(避免在仰德大道步行的危險,順便吹個冷氣消暑一下)
▲嶺頭福德公
▲下切至芝山岩
舊雙溪河步道
雙溪發源於大屯火山群擎天崗附近,流經洲美,匯流於磺港溪注入基隆河。現在五分港溪則由雙溪分流進洲美蜆仔港公園,走原始河道,經北投焚化爐旁匯入基隆河。舊雙溪河步道位於五分港溪上游,設有為周邊農地進行灌溉用水大壩,所以能見綠油稻田一片在步道旁,也可見五分港溪潺潺流水。本次行腳最後一段行程,即換騎Ubike沿外雙溪向西而行,欣賞河岸風光,至洲美蜆仔港公園接舊雙溪河自行車道,飽覽關渡平原的田園風光,至唭哩岸結束行程。
▲外雙溪河岸風光
▲眺望陽明山(早上即由右邊的鞍部一路下山)
▲洲美蜆仔港公園
▲本次行腳適逢小滿前後,水稻已屆抽穗末期,進入乳熟,黃熟期,此時正是造訪關渡平原的最佳賞味期。
▲五分港溪自行車道
▲關渡平原彩繪稻田▲健行筆記贊助之斜肩小包,容量大,收納方便,▲有五種變化背法,自由拆裝為單層或雙層。▲可放置行充及行動糧,24時不斷電,隨時視需要補充。
▲安全扣環,拆裝非常方便。
感謝本次活動由陽明山國家公園及健行筆記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