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塱衛山位於台東縣大武鄉,被列為臺灣的小百岳之一,在山頂可以欣賞美麗的東海岸風景,而且是很容易親近的一座山,甚至還可以開車直達三角點。
1950年代有一位瑞士籍的神父來到山腳下的南興村傳教,他看到這裡無所事事的排灣族年輕人,總是醉酒後倒臥在路邊,他的內心發了一個宏願,想要翻轉原住民年輕人的命運,但是他有機會可以達成這個心願嗎?
雖然可以開車直達巴塱衛山,不過如果要享受健行的樂趣,可以將車子停在台九線「南興地磅站」附近,然後走產業道路上山。我則是選擇開車到「日盛農場山莊」的岔路口,開始這一趟輕鬆的小百岳之行。剛開始會先經過一段木棉道,沿路的木棉樹才剛長出綠葉,花期應該才剛過沒多久,地上還殘留許多掉落的木棉。
走到一處農園,視野相當遼闊,可以駐足欣賞一下東海岸的美景,近處的小海灣就是「大武漁港」,這座小漁港建於1953年,漁港周邊有幾家海鮮餐廳,提供新鮮在地的各式海鮮料理。
大約走一公里左右,即可登頂巴塱衛山,山頂有一座小公園,腹地很寬廣可供停車,廣場旁則立有一顆刻著山名的大岩石,看起來這座公園應該是水土保持局所興建,另外還設置紅色的「忘憂亭」和「解愁亭」兩座觀景亭。
巴塱衛山的海拔為324公尺,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為1177號,「巴塱衛」其實是大武鄉的舊稱,是排灣族語「用棍棒捶打」的意思,過去排灣族人從山區移居大武溪河口附近時,就是用棍棒擊打地面,以分辨為溼地還是夯實的土地。
在觀景亭上看東海岸,海岸線又更為廣袤綿延,讓人有舒適自在的感覺,這附近的舊地名又稱為「山豬窟」,以過去曾群集許多野生的山豬而得名,此處也曾經是臺東主要的林場,居民先用斧頭砍倒樹木,再用鋸子將樹身分段,然後以人力運用木馬拉運下山。
下山後經過山腳下的「南興村」,這是一個恬靜的排灣族小部落,連一部外來的汽車都會讓居民側目。我來參觀當地信仰中心「南興天主堂」,看到教堂旁設立了一個外國神父「錫質平」的紀念碑,他到底是什麼背景,在這個小村落又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
這一位瑞士籍的天主教神父,名字叫做錫質平(Hilber Jakob),1953年在他36歲時來臺東傳教,成為第一個天主教「白冷會」派任到臺東的神父,他首先落腳在一個排灣族的小部落「魯卡加斯」(現大武鄉南興村),排灣族語意思是很多九芎樹的地方,當時居民對於外國人不太友善,對外來的宗教也相當抗拒,這使得他的傳教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
南興部落的頭目叫做「劉樟」,因為染患了肺結核,來到了臺東的醫院就醫,趁著這個機會,錫質平(如圖)三番兩次去探望劉樟,並向他介紹了天主教的教義,劉樟被這位年輕神父的熱誠所打動,認為這位老外是真心對族人好,於是病癒後以頭目的身分,推薦錫質平給族人們,他才慢慢地被南興村民接受,順利拓展了傳教的工作。
錫質平觀察這些排灣族的年輕人,因為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導致找不到好的工作,就會經常聚集在一起喝酒,喝醉了就倒臥在路邊,錫質平想起了家鄉瑞士有很成功的技職教育,他心想:「如果我能夠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一定可以讓他們找到好的出路」。雖然有這樣的理念,但是執行的困難度是很高的,不但缺乏經費,師資也是一大難題。
南興村附近就是林務局的「大武林場」,錫質平靈機一動,想要成立一家技職學校,以訓練在地年輕人成為最優秀的木工。他開始到處去募款,但是大家都認為他是傻子,一個外國人要在偏鄉創立技職學校,根本是天方夜譚,甚至有些人認為原住民只適合打獵種田,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技師,就算他們有心要學習,辦學的經費也不是錫質平所能負擔的,這件事似乎就快要胎死腹中了。
可是錫質平不願意放棄,他寫信給歐洲德語區所有的天主教會,闡述他的理念並鼓勵有證照的技師可以來臺協助,而且言明沒有薪水和酬勞,只有食宿的補貼,沒想到真的有歐洲的技師願意來臺貢獻,終於解決了師資的問題。至於機器設備的部分,錫質平把自己的省吃節用的存款捐出來,再加上瑞士天主教會的捐款,勉強買了一些木工機,最後終於在1960年獲得政府核准成立「公東高工」。
學校雖然已經成立了,不過很多人還是很質疑,要學技能就去跟師父學就好,何必到正式的學校就讀?再加上錫神父堅持要用小班制,來提升學習的效果,導致學費收入遠少於支出,這個學校的命運,還是在風雨飄搖之中。於是錫神父繼續到處去跟人募款,而學校也決定販賣學生的木工作品籌資,所幸學生的作品頗有水準,獲得市場不錯的評價,此外錫神父也要求學生絕不可浪費,例如鐵釘掉到地上,一定要撿起來再利用,以培養節約的習慣。
錫神父非常關心學生們,每天夜裡都會巡視宿舍,幫學生們蓋好棉被,如果有付不起學費的孩子,他就會問學生:「你想繼續上學嗎?」只要學生回答:「我想要」,他一定會想盡辦法幫忙籌措學費。但是錫質平也十分嚴厲,如果有學生攀折花木,或是沒把實習工廠打掃乾淨,他一定厲聲要求學生改進。而歐洲技師們也教導學生們,做木工絕對不可以馬虎,一定要做到絕對的精準,那種德國一絲不苟的精神,就這樣逐漸帶起了公東高工深厚的技能水準。
難道原住民就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技師嗎?公東的學生們不想被貼上世俗的標籤,於是他們很努力地學習木工技能,逐漸打響了名號,1970年他們首次參加國內木工技能競賽,竟然就獲得了金牌獎的肯定,翌年,再代表臺灣參加世界技能競賽,過去臺灣從未獲得國際技能競賽的獎牌,竟然由公東的學生打破了這個紀錄,獲得了臺灣在國際競賽的第一面獎牌,1974年甚至還獲得國際木工的金牌獎,震驚了社會各界。
錫質平的努力沒有白費,公東高工成為了熱門學校,畢業生也變成家具公司搶手的人才,很多學生甚至還沒畢業,就有企業提供獎學金,希望一畢業就可以進入公司就業,更有公東的畢業生自己創業,現今很多知名家具公司的老闆就是公東的校友,創造了一個東部偏鄉的教育傳奇,也翻轉了許多原住民和弱勢家庭子弟的命運。雖然外國技師後來陸續離開了,但是有很多畢業的校友自願回來母校,秉持錫神父的奉獻精神,繼續將以前學的木工技能,無私地傳授給學弟學妹們。
錫質平雖然獲得空前的成功,但是他沒有忘記劉樟的幫助,並和劉家結下深厚的交情,劉樟後來因病過世,而且劉樟的兒子也不幸早逝,孫子「劉德仁」從小就成為沒有父親的孤兒,也因故與母親分離,變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兒童,連家人都已經放棄了他,只有錫神父還是視如己出地照顧著他,對他不離不棄,最後感動了德仁,知道世界上還有人會在乎他,改過自新且奮發向上,最後成為一位國中老師,自願回到故鄉服務,成為地方一個美談。
1982年錫神父再回到瑞士籌募捐款,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竟然被發現已罹患腎臟癌末期,醫院要求他住院治療,他卻掛心臺灣的孩子,回答說:「我已經是臺灣人了,要死也要死在臺東」,於是他匆匆忙忙趕回臺東,他的家人只好匯了75萬元給他,希望他在臺灣就近醫療,沒想到錫神父一心只想到學校缺乏經費,也顧不得自己的健康了,竟然將這一筆錢都捐給學校修繕設施,捐完錢沒多久,錫神父就過世了,享年68歲。他的送葬隊伍包括學生、校友、教會會友以及地方民眾,在小小的南興村裡,竟有超過千人來送他最後一程,有許多人都悲傷得泣不成聲。
錫神父過世之後,南興村排灣族人將他的遺體葬在頭目的墓穴中,並且長眠在他多年好友劉樟的墓旁,兩位超過了半世紀的異國情誼,竟真的翻轉了東臺灣的教育,直至今天,公東高工每年都還是技能競賽的常勝軍。只可惜花不長好、月無長圓,受近年少子化的拖累,公東竟也因為財務狀況不佳,今年被教育部列為退場的專案輔導學校,聽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我就打定主意要寫這一篇文章,並在隔天立刻買了飛往臺東的機票,實際走了這一趟東臺灣之行。錫質平曾經給了這塊土地滿滿的愛,相信臺灣一定會珍惜他遺留下來的寶貴資產,給臺東的孩子一個希望,也讓神父的愛持續下去,永不止息。
木棉道->觀景點->巴塱衛山->木棉道
距離1.5公里,步行時間30分鐘。
筆者是「一山一故事」作者,該著作被選為2022年博客來人文社科年度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