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2/02/02
-
回程日期2022/02/05
-
相關路線中央山脈南一段 、中央山脈
布農族是日本政府定義中的「高山蕃」,也是居住於台灣最高海拔的原住民族。布農抗日英雄有三傑,他們的傳奇故事是吸引我們讀行山林的動力。
有人說,阿里曼西肯是風一樣的人物,心思機靈,隨著時勢變化方向;阿荷阿雷像大樹,巨大沉穩足以庇蔭族人;拉馬達星星則是像火一樣的男人,性格陰騭,一旦被激怒,就成為燎原大火,最後這把野火也燒向自己。
2021年我們首先讀行八通關越嶺古道加華巴諾砲台,主角是大分部落總頭目-阿里曼西肯;而後探查的玉穗社-塔馬荷則是拉賀阿雷的根據地;至於最難到達的天險,應屬於伊斯坦大.拉馬達星星的伊加之蕃。
多年前,南一段縱走時,經過馬西巴秀山後的石洞營地,發現有個拉馬達星星的紀念牌,引起我們興趣,回家後查閱相關資料。拉馬達星星是葉巴哥社人(今海端鄉下馬部落),日警視為「兇蕃之王」、「台東廳理蕃之癌」,他頭腦靈活長於謀略,果敢行動且飄忽不定,台東廳警務課長淺野義雄還稱譽為原住民中的「北條早雲」呢(日本知名的武士)!
2022年的的春節,我們預計由中央山脈南一段叉出,探尋伊加之蕃,再由卑南東稜接回卑南主山。然而,理想常常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走這種高山結合中級山探勘路線,遇上不佳天候,是非常累人的。這趟行程,有一半的天數裡,是強風下雨的天候;除此之外,不知道老天爺還會帶給我們什麼考驗或驚喜呢?
參與人員:老爸小黃、媽媽、阿寶、蕭老師+溫阿姨、德仁阿伯+麗詩阿姨與小松叔叔
第一日,2/2,天氣:晴多雲
以往有首打油詩-「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道出了南一段縱走的困難,原本小關山由寶來可從林道27K處起登,是近年興起的捷徑,但不巧的是,小關山林道從一月底因疏伐作業而從7K的檢查哨之後封閉。於是凌晨5點,我們就得開始踢林道,傍晚才能到達神池營地,海拔從1000M拉到2400M,小關依舊難纏呀!
途中遇到兩隊單登小關山的小隊伍,不過因為踢20公里林道的因素,未能登頂而撤回。這段路程相關資料可以參考2020年紀錄,當晚我們包場該營地,後來,連續六個晚上,也沒有其他隊伍與我們同遊共宿。
芒草叢
神池,以往是個堰塞湖,後來湖水滲漏,湖底空留枯木。營地美麗,溪水清澈,當晚我們包場。因為林道得封閉半年,山友與遊客難以造訪,而得以暫時回復原有的清淨與美麗,應該也算是山林休養的機會吧!
神池營地包場
我們拉起天幕,煮起飯菜,喝杯清茶,看營地南側雲海翻滾,雲霧湧上,抓住精彩瞬間拍照。雲霧增多,陣陣飄過青翠山巒,好似夢幻仙境,卻也是預告明日天候將轉差。
當下溫度4度,笑聲陣陣,不覺寒冷,阿伯還帶著大顆的藍芽喇叭,讓登山也能有高級的音樂享受。
0640出發,越過湖底走向對岸登山口,之後一路陡上,路徑清楚,和2020年初次造訪的路徑原始雜亂狀況大不相同,可以參閱我們小關山紀錄。
0745一個可緊急用營地
0820展望西部的點,天氣還不錯,石山和溪南山等稜脈清晰
0836一個較平坦營地,休息,之後繼續於箭竹和松林稜線上前進
0927水鹿池,水量較先前多,大休
0950松林剝皮區,都是台灣水鹿幹得好事
1000狹長營地,透光處可以望見北邊雲霧湧上,蕭叔叔撿到一隻NOKIA手機,要背下山報案。
1100離開樹林,進入岩壁,此際雲霧壟罩,已經毫無展望了
1111最後長拉繩岩壁
1115登頂小關山,三次登頂,只有第一次有好展望,後面兩趟都是白牆,同時,還有走南一段的一小隊伍登臨,今晚要住雲馬最低鞍。他們問道走哪裡?阿姨回答:伊加之蕃,對方愣了一下,問道:你是在講哪一國的語言?...這實在有點難回答,可能對方覺得這些字詞太怪異了吧?
強烈鋒面來襲,很快就風雲變色,我們拍照後躲在三角點下吃餅乾,吃水果還有餅乾。
1148太陽能雨量計,蕭叔叔發現附近的藍桶子裡面有乾淨的雨水,於是盛了6公升當中餐水,這樣就不用取黑水塘的咖啡水了。從這裡到石洞營地的紀錄請參閱2016年南一段紀錄。
1238兩個黑水塘,後方的較大。
1246巫婆(樹林)營地,我們卸背煮中餐。這是個避風的營地,稜線上風雨交加,風聲狂嘯。
1400收拾好穿上雨衣、雨披出發,進入稜線,立即感受到風強雨大,瘦稜上推進約300公尺,人難以站立,老爸宣布撤回巫婆營地,大家如獲特赦般,趕緊退回。拉起天幕,先躲入帳下。這風雨又大又急,只好緊急紮營,聽稜線旁狂風怒號,真叫人心裡害怕!這背風面營地相對安全許多,我們在西邊堆起石牆,以免風雨由帳篷邊灌入。因為大雨,營地缺水的問題也解決了,天幕下很快就收集了15公升的雨水。大家聊天說笑,聽音樂,討論未來幾日行程的調整,風雨中,不減樂觀,當晚溫度降到負1度。
第三日,2/4,天氣:早上雨霧,中午強風下午轉多雲
1020霧雨,出發,稜線上風很強,需要小心地行走。大家雨衣雨披和背包套等五顏六色,打扮也各有不同,好似百鬼晝行圖般。這種天候,最痛苦的就是戴上冰冷的工作手套,不戴又不行,忍一下就好了,媽媽則是內層還加入一雙橡膠手套,一雙35元,防水又防寒,勝過一千餘元的狗鐵絲手套。
1130雲水池,池水甚多而清澈。
1138雲水山,風很大,我們還是穿著雨衣跑上去山頂拍照,一不小心,帽子就被吹得老遠,雲霧快速流動,有時候露出山稜,應該是好轉的預兆。
1210取水並補充食物後,出發。往雲馬最低鞍沿途有許多看天池。濃霧散去,大家都開心起來,不過稜線上風超級大,像似刮颱風,即使身負大背包也都站立不穩,常常得停下來”避風頭”,要緊緊拉住箭竹,以免仆街。
途中的空地是雲馬最低鞍
東倒西歪
1338雲馬最低鞍,營地位於左側,比較避風但不大,大休息,吃台南的傳統大餅。遇到一位走南一段大隊伍的前鋒,告之後面還有16人與5位協作,這樣應該會爆滿!
1449出樹林,路邊有個乾淨大水池,可以拍倒影照。今年雨量超多,沿途有許多水池。
1533馬西巴秀山,叔叔說只要有馬的,都不太好搞,如駒盆山、馬博拉斯山等。我倒是覺得,只要天候不好,每座山都難搞呀!
1550出發,芒草與刺柏松針混合林中上攀,西邊雲霧甚濃而東邊較薄。
1603亂石營地
1606進入亂石區,大小石塊布滿青綠色彩好似碧綠世界,但也要小心濕滑,地上有一乾淨小池,猶疑是否要先取水。
1611石洞營地,有拉馬達星星遺址鐵牌,岩石下會滴水,算是珍貴水源,不過地面潮濕且腹地小,並非紮營的好去處。老爸說,拉馬達星星第二任妻子是浦來溪頭社人(浦來是寶來的舊名,而浦來溪頭社就位在荖濃溪和寶來溪分水嶺,日治時期設有砲台),所以是有可能從伊加之蕃溪底翻上來,於此休息,再經小關山出寶來。第二任妻子因為體弱,不耐冬季的苦寒,拉馬達星星曾多次背著纖弱的妻子,翻越中央山脈南一段回娘家過冬,體力驚人,後人還曾撰文歌詠其愛情呢!
1625出發,繼續鑽行於巨石區。雲霧逐漸開朗
1631離開巨石區,草坡松樹下有個小水池,明顯是水鹿的家
1645老爸看到稜線東側下方有個不錯的平坦營地,決定紮營,樹下也有個水鹿家,我們稱為水鹿谷營地,這是地圖上所無的營地。東部雲霧漸開較少,剩下中低層雲海,景色轉好,往後幾日要走的伊加之蕃山、馬蕃帕山等稜線都能看得到。
我們趕緊曬裝備,因為昨晚大雨而溼透。老爸到稜線上曬地布,躺在草地上睡覺。我和叔叔去看天池取水,這樣晚上用水更充沛。
冰凍帳篷
0810出發,0815走在單面山稜線上,太陽出來後,帶給大地活力,眼前開大景了,前方是卑南群峰,右前方稜線是石山與溪南山,還要四天才能走出去,地面都是碎冰,右側是斷崖,需要小心行走。
地上冰霜,右側斷崖的單面山地形
0828石瀑
0839靠近稜線鞍部,我們離開南一段稜線,往左切下,進入陌生的領域。眼前巨鼇形狀的山頭是伊加之蕃山,而溪谷已經在雲海中。
沒有特別的路徑,也很少布條,就是抓著方向往下切,往後三日大致上就是這樣,發現跟隨著獸徑,大致上比較好走。不過分稜紊亂,我們尋路切來切去,耗費很多時間。
往東切過去
1015松林草原坡,休息,德仁阿伯撿到一小鹿角,大家開始撿鹿角。附近有一大長條形水池,好像護城河,溫阿姨撿到一枝大鹿角,大家歡呼起來,開始瘋狂地到處尋覓,好像忘了今日還有目的地。
1102爬上山頭,松樹下有個雙連小水池,但沒有找到基石
1109找到伊加之蕃山基石。
1143大型水塘
1256出現檜木,右側15公尺有棵巨大雙主幹檜木,枝葉繁茂。
1342路旁左側有棵單主幹巨大檜木。欣賞其巨大之餘,不免要慶幸這裡因拉馬達星星威名之故,日人測量隊不敢進來,加上過於僻遠,而免去斧鉞之災。
1356進入殼斗科植物林(山毛櫸林),地面上有許多紫色大便,樹幹上有多處的五爪抓痕,與水鹿磨角的狀況不同,是台灣黑熊無誤呀!想像牠往我們頭上一抓,這九陰白骨功…自從布農族人被集體遷移之後,這裡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大家開始討論遇到黑熊的應變措施。如可以帶著鈴鐺或哨子,敲鍋盆等,或是往下坡跑,老爸說國外常用防熊噴霧。不過,我覺得我們8人,你只要跑贏其中一人即可。
1431過乾溪溝,枯獨木橋。
1440終於可以放飯了,大家快速製作高山飯糰。這裡下降到雲霧帶,樹林間雲霧開始湧入。
1500繼續下切找路
1550溪邊上河階地,蕨類區
1558過溪處,如果不想涉水而過,如果不想涉溪而過,上頭有兩顆大倒木可走,不過,這平衡木也太過刺激了!
1604老爸堆石,找到比較好的過溪處,過對岸,繼續走,穿越大片落葉樹林
1630伊加之蕃匯流口營地,一開始,老爸與叔叔誤判方位,決定先開帳紮營,然後去走拉馬達星星家屋遺址,後來發現,還要半小時才到叉路口,上下遺址要40分鐘,回程應該會摸黑。
於是調整一下,明早早點起登吧。這營地就在溪邊,取水方便,不過要稍微整地才行。巨石矗立,溪水聲隆隆不絕,我們做布丁,用溪水冰鎮,山谷風勢加大,趕緊進入帳篷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