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台北大縱走」等任務,陽明山走過很多遍了,但「走遍陽明山」的18條路線,還是讓我訝然發現:原來,陽明山還是有我不知道的曲徑通幽。
(雲氣氳氤的陽明山)
爬山的人通常不在雨天出發,但偏偏我第一天出發之時就遇到梅雨,是那種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綿綿細雨,仗著陽明山交通便利隨時可撤,我出發了,因此得覽陽明山雲氣氳氤之美。首條路線我選擇中正山,來到陽明山這麼多次,我竟然不知道有中正山,儘管不夠知名,但步道卻整理的還不錯,茂林修竹、花影扶疏,即便是雨中漫步,也能感受到林棲谷隱的逸趣。
(中正山步道)
第二條路線我就近走紗帽山,到快山頂時,會先遇到太子亭,據說是日治時代總督府為了接待裕仁皇太子而修建,即使有點年久失修,但也仍看得出,這裡有天皇級步道的規格。在山上的測量點上,我發現一條被山友踩出來的路徑,通常這類路徑會通往觀景台或三角點,但我看了看離線地圖,竟然沒這類行跡,這就讓我好奇了,前往一探,結果走沒幾公尺就到盡頭,低頭往下一看,腳底下竟然有個顆基石「翹臀山」,誰立的?沒人知道,但依稀記得老一輩的人都把紗帽山稱為「屁股山」,這是因為遠望紗帽山時,兩山之間略凹,就像屁股一般,想來是有好事者,作了顆基石放在這裡,讓山友平添尋幽探訪的樂趣。
(紗帽山步道上的翹臀山基石)
(陽明山人車分道一隅)
(雨中的絹絲瀑布)
這天連續趕了幾個行程,直到絹絲瀑布為止,之後的行程,幸好都遇到艷陽天,又看到晴雨天氣迥異的陽明山美態,總計「走遍陽明山」18條路線,雖然都不算太長,但認真走起來,也要至少分三天才能全數完成,但我認為不用趕,好好的在這些路線中尋幽探訪,走遍這些路線之後,你會發現,陽明山真的很不一樣。
(擎天崗上的牛群)
(大屯山助航站的雲氣噴湧)
(難得晴空碧朗的的大屯山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