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112.07.11 天氣:晴天
白鶯石以形狀似老鶯臉部著稱。
旅遊路線圖:白鶯石福德宮13:15→摸乳巷13:30→嚴家古厝13:53→臺和本礦14:05→北43鄉道(東勢格產道)14:35→白鶯橋14:50
13:15午候車停白鶯石福德宮前,走過跨越竿蓁林溪的「白鶯橋」。對岸右上方就是「白鶯石」。
過白鶯橋水泥護欄終就是白鶯石古道入口,山壁上釘有「往灰窯/台和煤礦/越嶺保甲路古道」指標牌。這裡是106縣道64K處。
順著山壁下水溝進入白鶯橋下右側有一座舊橋跨過竿蓁林溪。白鶯石古道繼續沿著山壁側往下。
古道沿著竿蓁林溪右岸上的懸崖峭壁前進。山壁上有新架的繩索,下面就是竿蓁林溪。
白鶯橋下的竿蓁林溪深水潭。
出現水泥階步道。很有古道的味道!
水泥階步道通過石壁下繼續往上緩爬。6月在聯合艦隊的除草整徑及架繩下,此條古道又重見天日,可以很輕鬆地爬上平溪子山。
爬升一段後路徑轉為平緩,路況依然很棒!
這條古道不長但沿途卻有大型古厝遺址及煤礦、吊橋頭遺址,可以讓人尋幽探古一番。
經過一條乾山澗。
柳杉林叉路口,右下路徑屋標示往何處,左上往灰窯、越嶺古道、台和煤礦。取左上往台和煤礦。
路徑在柳杉下往上陡爬,陽光忽隱忽現,就怕午後雷雨驟降!
緩爬而上的古石階古道,讓人走起來相當的舒服。
鬆滑的斜路徑,還好架有繩索可啦!真是感謝聯合艦隊。
13:30摸乳巷。路徑切過土堤,右側土丘上有「摸乳巷」標牌。
右側土丘上有「石棚土地公」。
古早厝地。石厝已崩塌殆盡只剩正面殘牆。環顧四週有些滄傷感!
經過古厝地有小山澗,還流有淺淺清澈水流,這是古厝昔日的水源。在此洗水休息片刻。
古厝地附近的綠竹叢。
土路徑從陡坡面直攻上稜線,還好不是很長。
爬上稜線再左轉走稜線。
一段瘦稜穿過奇形怪狀的老樹。白鷹石古道從入口到此在樹林間沿途並無很好的視野。
稜線一小段後路徑右陡下離開稜線,路跡有舊路的感覺,沿途架有繩索。
一路陡下溪谷,經過一條乾山澗。
從乾溪谷再緩爬過一片綠竹林。
大型鐵皮屋,正面還有石砌牆,應該是石砌屋改建的鐵皮屋,屋前稻埕上還放著一台舊電視機。
屋前左側水泥小路下台和煤礦,左轉山路往灰窯、平溪子山、嚴家古厝。取左去嚴家古厝。
約2分鐘右側出現石砌駁坎,上方應該就是「嚴家古厝」。
樹林間出現大型的古厝遺跡,可惜大都已崩毀只剩些許殘牆。
從屋內正中穿過後有山路往上,無標示應該是往平溪子山。
回鐵皮屋放棄平溪子山往台和煤礦遺址。從鐵皮屋前是水泥小路往煤礦遺址。
水泥板橋跨過大溝,已可看出一些人工造物。
一路往下的水泥階,沿途有不少碩大的蒲桃樹。
台和本礦前叉路,先左去看台和本礦。
14:05 臺和煤礦開坑於昭和13年(1938)位在平溪紫來區芊蓁地方,屬於基隆河南岸,早年所開採之煤礦,運往嶺腳車站集貨再依賴平溪線鐵路向外運輸。
臺和煤礦辦公室,這棟二層樓內除了辦公室外還有宿舍、福利社及浴室。樓體大致很完整只是已陷在草叢樹林間。
辦公大樓旁有大型的水泥水塔。水應該是抽取底下的竿蓁林溪溪水。
辦公室前階梯往下走,右側林間出現大型的水泥建物,看樣子應該是洗選煤場。
台車道從儲煤槽外往吊橋方向而去。
小樹林下的「吊橋鋼索基座」。基座上還有生鏽的鐵輪。
臺和煤礦吊橋頭遺址。昔日運煤台車經由此吊橋跨過底下的竿蓁林溪運送至嶺腳車站。
運煤吊橋已無影無蹤。由此可見現在的北43鄉道(東勢格產道)昔日就是運煤的台車道。
吊橋頭遺址旁有水泥階下出東勢格產道。右邊可從另一側看礦櫃。水泥階往上台和本礦。
這間水泥建物裡面有配電設施,應該是煤礦的配電室。
洗選煤場及儲煤櫃。
水泥階梯直下竿蓁林溪岸邊。
一座狹小筆直有水泥護牆的水泥橋跨過竿蓁林溪。
竿蓁林溪上的水泥橋。
竿蓁林溪。
回拍竿蓁林溪水泥橋。
過水泥橋步道沿溪岸走一小段爬上東勢格產道。
幾乎被掩埋殆盡的「台和煤礦礦坑口遺址」。
14:35水泥階步道爬上東勢格產道,有「台和高幹21號」電桿。
東勢格產道上眺望竿蓁林溪上的水泥橋及對岸的吊橋頭遺址。
眺望白鶯石稜線上的「藍鵲峰」。
藍鵲峰岩山。
14:50回到白鶯石福德宮。這時雲層漸籠罩有午後雷雨欲來的跡象。果然在回程的汐平公路上已下起雷雨來!